日期:2017-05-05 21:31:04
第十章 藩王问题的严重性(二)
藩王在自己的地盘其实只是有军事镇守权而已,说白了就是一个军区司令,只要稳定那边的局势就可以了,其具体的治政必须要交给朝廷任命的督抚,督抚才是管理全面事务的人。
但是随着藩王实力见长,势力日益壮大,各督抚其实成了被架空的傀儡,甚至直接就是藩王的人,其中以云南的吴三桂最为狂妄猖獗。
吴三桂自从总领云贵之后,开始大肆扩充自己的势力,在他看来,有了兵谁也不用怕,对于朝廷法度置若罔闻,其云贵法令皆出自平西王府,而不听从朝廷诏令,甚至直接越过吏部,在云贵大肆任免官吏,几乎整个云贵的官吏都成了吴三桂的藩属。
吴三桂甚至上奏朝廷,直接要求朝廷将云贵官员的任免权交给他,弄得吏部怒不可遏,除此之外,朝中群臣也怒斥吴三桂大逆不道,声讨吴三桂。但是康熙明白现在处置吴三桂还远远不是时候,暂时先由着他了。
吴三桂掌握着云贵两省立法,行政,司法,军事,财政大权,各总督,巡抚都要听其节制,一切文武要事都要由平西王决策,云贵之地的人只知平西王,不知皇帝康熙。
为了进一步壮大势力,吴三桂还向全国派免官吏,朝廷授予他云贵地区的官吏任免权,只不过是让他就近选人而已,可是他竟然在全国范围内安插和任免官吏,人称“西选”,比朝廷的“京察”还被人看重些,有“西选之官遍天下”之说,大有与朝廷分庭抗礼之势。
而吴三桂原来的一些部将也因为立下军功被朝廷任命要职,手握重兵,如陕西提督王辅臣,贵州提督李本琛,云南总兵马宝等,其势力范围达至半个天下,给康熙带来了巨大的隐患,这也是康熙迟迟不能动他的原因。
能让他们如此肆无忌惮的原因关键还是他们手上有兵,有了兵,他们的腰杆子才会那么硬。
三藩手上都有着让朝廷极为忌惮的雄厚军力,尚可喜,耿精忠麾下辖十五佐领,其藩下人丁一万五千人,而军力更强的吴三桂更是所辖五十三佐领,藩下人丁达到五万三千人。
按照清朝军制,两百人为一佐领,相当于现在一个加强连的连长,照这样计算,尚可喜和耿精忠的所属藩府拥兵三千,而吴三桂则拥兵一万余人,当然,这些都只是些表面的编制,如果三藩就这么点人,朝廷会对他们三个忌惮吗,不然早就灭了他们。
以吴三桂为例,除了以五十三佐领为主要力量的核心藩属,另外吴三桂手下还屯集着数万绿营大军,另外还设置四镇,又是一万两千人,这些都是精锐力量。
除此之外,吴三桂多年征讨,有不少农民军和明朝残军投诚过来的士卒,吴三桂将他们编为“忠勇营”和“义勇营”加以重用,每营分为前,中,后,左,右五营,共十营,每营大约一千两百号人,总共是一万两千精兵,而这十营分别由以马宝为首的云南十总兵统率。
而这几股武装构成了吴三桂的主要军事力量,总共大约是七万人,可别小看这七万人,吴三桂带兵有方,治军严谨,决不允许自己的部队战斗力不行,又常年在边境剿匪,他的部队动不动就在刀光血影当中,可谓是身经百战,个个都是精兵呀。
为了更好地控制军队,吴三桂将他带有亲属关系的亲信,如夏国相,胡国柱等人安插在重要的军事要职上,使云贵的军队对吴三桂是相当的忠心,完全是吴三桂的私人武装。
康熙为了遏制三藩军队日益对朝廷的威胁,曾经下诏三藩,命令他们裁撤军力,可是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吴三桂接到旨意之后,对朝廷的命令立即表示服从,对康熙的旨意表示坚决拥护。
可是呢,他表面上对朝廷说正在裁军,实际上暗地里却在扩军,原先的七万人更是增加到了十万人,暗地里扩军完了之后,还对朝廷说自己的“裁军工作”圆满完成呢,当然,康熙才不会信他吴三桂的鬼话。
这十万人还只是吴三桂的武装力量的一部分,说白了,这还只是一线部队而已。如果吴三桂要造反,在短时间内将这十万人变成二十万虎狼之师也不在话下。
而更加可笑的是吴三桂这些兵还要朝廷亲自出钱来养,这只老虎就是朝廷一天天喂大的。
据记载,光是朝廷拨给云南的粮饷一年就高达九百余万两白银,这简直是个骇人听闻的数字,可见吴三桂背后实际拥兵之巨,而三藩之众每年总共需要朝廷拨银达两千余万两,这是个什么概念。
要知道在康熙前期,由于多年战乱,人口锐减,经济恢复缓慢,清朝每年的财政收入只有三千万两白银,也就是说每年国库的一大半都要给三藩吃了去。
康熙的老师,户部尚书陈廷敬深感忧虑,曾上奏康熙直言三藩所耗巨大,国库难继,朝廷难有多余花销,令朝廷的负担实在太过沉重,如果再让三藩消耗下去,整个国库都要被掏空了,而三藩呢,却从未向朝廷交过一颗粮食,一两饷银。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