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透历史的人性——宋金战史》
第40节

作者: 梵刀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05-05 11:20:55
  那么“因粮于敌”呢?
  纵兵抢劫这招在敌国境内可以用,在自己境内不大好使,而且即使在敌国,如果抢劫超越了底线,就会遭到敌方百姓的怨恨,由于财富的不规则分布,决定了抢劫的部队必然成小股分散的状态,这很容易陷入危险境地,并大大降低部队的机动速度。
  而且这一方法类似杀鸡取卵,不具备持久性。
  同时基于人性的理由,即便抢劫顺利,如何收拢、奖惩、运输、再分配又是个大难题。在这上面不光需要消耗巨大的精力和脑力,搞不好就会大大地挫伤军队的战斗力。

  所以,古代所说的“因粮于敌”大多是占领了一个城池后,维持秩序拿钱买粮,用市场的手段解决后勤的问题,但这同样说易做难。古代城池的规模有限,十万军队的消耗量很难不造成市场秩序的混乱,把“前方”经营成可以提供补给的“后方”,并非一日之功,真能做好“因敌于粮”,需要军事上的绝对掌控和政治上的稳固统治。
  在后勤的问题上,游牧民族相对简单,特别是蒙古人,出征如同迁徙,每人不但有三四匹马换乘,并能搭载粮草辎重,他们的生活方式就是他们的武器,这上面占了很大的便宜。
  赵构经手柴米油盐当家后,很容易做出判断。以现实的情况看,“直捣黄龙”打到黑龙江仅限于口号,当真了那就是扯蛋,能打到开封都是凶多吉少的拿命赌博。后面将会讲到的“郾城、颍昌大捷”便是很好的实证。
  日期:2017-05-05 11:21:37
  小时候看过杀甲鱼,用根筷子捅出它的脾气,甲鱼解气发狠地咬住,然后再往外扯,然后……。然后就有了一盘菜。赵构当然不会只有甲鱼的智商。
  在这场国仇家恨中,被打脸的第一人就是赵构,没人比他更受屈辱,但怒发冲冠不解决问题,甲鱼般的冲动那是找死。

  从底层的民意看,连年战事百姓早已厌倦,此起彼伏的起义就是最直接的证明,饿成人干的江南民众真那么愿意北伐吗?已然人吃人的中原同胞真那么愿意被“因粮于敌”吗?
  战争从来都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哪怕战胜一方。前车之鉴提供了很好的佐证:
  汉初,历经文景之治的韬光养晦,到汉武帝时,汉朝国力已牛逼到了“强汉”的地步,已能打得游牧匈奴不敢随便撒野,这为后世的一代代汉人提供了极好的精神食粮。但凡事都有代价,杀敌3百的代价是自损1千,以致汉武帝末年,全国人口锐减,国库空虚,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这便是当时最准确的民意。
  换位思考,就算当下满血激活的民族主义者,天天只喂他精神粮食,有几个能受得了?
  只要有可能,战争一定不是最好的办法。
  1134年7月,岳飞收复襄阳六郡后,赵构于8月任命吏部员外郎魏良成和阁门宣赞舍人王绘分别为正副使,带着措辞低调的和谈文书,再次出使金国。
  赵构提出的和谈以淮河、关中为基准线。从军事防御看,淮河是长江的缓冲防线;从经济利益看,淮甸、关中原本的千里良田,因战事已成一片荒芜,若和谈成功,对当地百姓是个福音,对国家财政也是巨大的收获。
  魏、王两人出临安,未到长江,便传来了金军出兵的消息。
  没办法,和平终究要靠打出来,淮甸是赵构认可的有能力坚守而必须力保的底线。

  刚接替朱胜非上任的战和派宰相赵鼎力谏迎战。
  赵构下诏,御驾亲征。
  日期:2017-05-06 11:59:14
  金国此次南侵,名义上是金国对襄阳六郡的反击,但内部分歧严重。
  完颜粘罕派系的刘豫向完颜吴乞买请求出兵,此时已被大幅架空,但依然执掌军部的完颜粘罕力主一战,打出“直捣僭垒,务使六合混一”的旗号,但谁都知道,已当下的形势,这显然不可能。
  完颜粘罕真正的心思应该是“国势易动,浑水摸鱼”,但这同样不切实际。
  1134年9月,金军以军部都元帅完颜粘罕为后方总指挥,“阿骨打系”的左副元帅宗辅,以及刚刚升任右副元帅的“吴乞买系”完颜昌兵分两路,元帅左都监完颜兀术,和完颜昌的嫡系大将聂儿孛堇各率一路先锋人马,联合刘豫之子刘麟指挥的伪齐军共计三十万人,号称50万,南下功宋。
  从人员配备中可以看出,军事前线的指挥权已被“阿骨打系”和“吴乞买系”完全掌控,完颜粘罕的“国相系”战将全部靠边,只能接受整合调配,“国相系”系被联手做掉的迹象清晰明确。
  金军先锋突破淮河后,骑兵攻占泗州(江苏盱眙)、滁州(安徽滁县),步兵攻占楚州(江苏淮安)、承州(江苏高邮)。
  绍兴四年(1134年)十月,赵构下诏:“朕为二圣在远,生灵久罹涂炭,屈已请和,而金复肆侵陵。朕当亲总六军,往临大江,决于一战。”

  命令张俊增援韩世忠,又命刘光世移师南京,并给韩世忠发去手札:“今敌锋芒正锐,小舟轻便,可直达浙西,距朝廷中枢仅数舍之远,我心甚忧。南京各渡口皆为要地,坚守与否存亡所系。我未敢以德君自居,然先祖恩泽犹在人心,望你等莫负皇恩,忠义之举永载史册。”
  韩世忠极受鼓舞,于10月14日渡江,进驻江北重镇扬州。
  日期:2017-05-06 12:00:09
  此时赴金国请求和议的魏良成、王绘也刚到扬州。韩世忠故意拿出之前内容为:“令韩世忠将带军马回镇江口把隘”的御前金牌给二人看,并告知正要开拔,即日回守镇江。

  魏、王二人到达金军兵营后,金军先锋聂儿孛堇便来盘问。
  二人饱读圣贤之书,又身负和议使命,行为举止自然堂堂正正。面对蛮夷二人毫不隐瞒,直言陈述了宋军正全线退守,以期消弭战火的严肃立场。
  北方糙汉暗中观察,只见魏、王二人目光沉稳,语调铿锵,言辞之中既有事实又有细节,怎么看都是真的。
  聂儿孛堇当即下令,全军开拔,欣欣然直奔扬州。
  金军到达扬州北部大仪镇时,遭遇韩世忠部小股轻骑的骚扰,聂儿孛堇以为是未及撤离断后部队,便尾随追击,至大仪镇中一处狭窄泥泞之地,突然伏兵四起,喊杀声振耳。
  聂儿孛堇猝不及防,金军阵脚大乱。

  韩世忠的亲随精锐呐喊杀出,双手持长柄战斧,上劈人胸,下撩马腿,金军纷纷跌落泥淖。
  韩世忠轻骑部队随后冲出,金军遭到“四处蹂躏,人马俱毙”。
  此战生擒金将挞孛也等200余人。
  同日,韩世忠部将董叹与金军在大长(今安徽天长)一带接战,击败金军并擒获金兵40余人。
  次日,吃亏不服气,揣着一肚子火的金军进攻承州,不料被宋金搭准脉搏。韩世忠部将解元的中途伏击,再次击败金军并擒获140多人。
  韩世忠随后率主力乘胜掩杀,追至淮河岸边,金军溃败奔走,落水淹死者无数。
  大仪镇战役获得全胜。
  大仪镇之战虽然规模不大,但这是宋军面对金军主力野战出击的首场胜利,具备精神和战略层面的意义,至此淮河防线成为宋金和谈中双方认可的底线。
  大仪镇之战后来被誉为南宋的“中兴十三处武功”之一。
  日期:2017-05-06 13:06:27
  如果讲究肥水不流外人田,自给自足的中国恐怕至少退回到民国。
  经济的活力在于充分而自由的竞争,市场经济对计划经济的优越性,从实践到理论都已经不需要证明。
  美国几乎拥有全世界所有的民族,可以算是最包容的国家,而他恰恰又是最强大的,而一帮民族主义者却抱紧了朝他翻白眼,吐唾沫以此力图超越,有没有一点反讽?
  美国的强大来自他对于个人价值的尊重,很多人留在美国不是因为卖国,而是因为能实现个人价值。只有个体充分了发挥他的价值,整体才有可能进步。不管这整体是汉族、中华民族、东亚民族还是全人类。没有包容的心态就永远不会有新鲜血液的流入。
  人类的规则是双赢,在利益面前,谁也不比谁更傻。如果追求只进不出,恐怕连自己一个人都玩不转,至少这不符合生物学原理。
  这里不讨论美国价值,只是作为讨论的回应。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