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驿道和两个省的诞生》
第5节作者:
ahada
日期:2017-06-01 21:32:27
作为皇弟的忽必烈本人,前此也未曾亲自独挡一面,率军打过如此艰苦的仗,这对他本人的意志、才干无疑是一次锻炼。忽必烈所率中路大军于九月二十九日至满陀城(今四川泸定),留下辎重,次日轻装渡大渡河。中路大军行进十分艰难,“下西蕃诸城,抵雪山,山径盘屈,舍骑徒步”,以致忽必烈常由部将背着走。 渡大渡河后,“人不毛瘴喘沮泽之乡,深林盲壑,绝崖狭蹊,马相縻以颠死”。田迫近大理边面,“稠林夹路 ”,蒙古军队只能“彪骑单行”,而且还得“小心防暗箭”
,行进更是艰难。
忽必烈率军统率的中路军经四川盐源来到宁蒗的永宁,又从永宁的日月和启程,来到与奉科隔江相望的今永宁拉伯的拉卡喜里附近渡口。据说,是当地纳西人献计用“革囊”来渡江,蒙古军接纳了这个建议.所谓革囊,就是将剥下的完整牛、羊皮的四肢、丨肛丨门等处扎紧,充气后作漂浮器材,纳西人称之为“次笃”。用绳索将多个这样的皮囊绑在纵横交错的木、竹架子上,就成了皮筏。蒙古军队用这种革囊和皮筏渡金沙江,史称“革囊渡江”或“元跨革囊”。
面对滔滔江流,蒙古军凭借革囊和羊皮筏,神不知鬼不觉地到了对岸的丽江县奉科乡,丽江纳西族土酋率众迎降,元军随即顺利翻过太子关(原名雪山关门),进入今丽江宝山乡果乐村,再翻越鸣音直下到丽江大具坝,然后挥师进驻丽江坝。这就是昆明大观楼长联里“元跨革囊”典故的出处。
日期:2017-06-02 10:47:39
而后忽必烈中路大军一路顺风,直下遥贼(今云南洱源邓川)。至打郭寨,“其主将出降”;次三甸,“白蛮送款”, 蒙古军队几乎没有受到任何抵抗,逼近大理都城。
兀良合台所率西路大军取道阿坝草原,穿越吐蕃境南下,行进也很艰难。董文炳随西路军行,《元史•董文炳传》对路途的艰辛有描述:“大将董文炳“率义士四十六骑以行,人马道死殆尽。及至吐蕃,止两人能从,两人者挟文炳徒行,踯躅道路,取死马肉续食,日行不能三二十里。”西路大军经今壤塘、炉霍、新龙、理塘,自旦当岭(今云南香格里拉境)进人大理,在这一带与大理国军队有一场激烈的鏖战。
抄合、也只烈诸王所率东路大军沿川西平原的边缘南下,进人大理国境,在会川(今四川会理)一带遭到了大理国军队的殊死抵抗。
日期:2017-06-02 11:39:35
忽必烈采纳姚枢的建议,改变原来蒙古军攻城掳掠的政策。他率军到达金沙江后,派使臣前往大理劝其投降,却遭到大理主的拒绝。大理权相高祥亲自率军屯戌于金沙江沿线。这时西路军兀良合台首先取得“摩些”部落的支持,进入察罕章(今丽江),占领了各寨堡,打乱了大理之军事部署。高祥见势不利,便退守大理城。忽必烈薛禅又派出玉律述(契丹人)、王君侯、王鉴三人为使者到大理城招降,“许不杀掠”,但大理“罗氏鬼国”互为声援,在四川南部连成防线,拼死抵抗。大理权相高祥拒绝投降,并且杀了蒙古使者“悬尸于树”。忽必烈调整兵力,一举攻取了鹤庆、剑川诸部,由上关直逼大理城。他命姚枢把“止杀之令写在旗帜上”,“分号街陌,由是民得相完保”,而高祥却背城出战。12月13日正在开战时,蒙古东西两路军赶来,三路军会合,奋勇夹击。15日大理城破,国王段兴智奔善阐(今昆明),高祥逃至天逻(今姚安)。忽必烈薛禅派大将也古和霸突鲁追至天逻,擒高祥杀之。大理主段兴智逃至滇池地区,蒙古军迅速占领了除善阐以外的大部分国土。1254年春,忽必烈薛禅率师北还,留大将兀良合台镇守云南。
日期:2017-06-02 13:11:24
大理国既平,兀良合台率四王骑兵数千与云南土军万人,横扫广西直抵潭州(今湖南长沙)城下,大体实现原先的战略设想。
这个设想,就是成吉思汗时期,蒙古军已初步形成“欲借路云南,图我(南宋)南鄙”的“斡腹之谋”。“斡腹之谋”作为蒙古军灭宋总体战略,在成吉思汗、窝阔台汗、贵由汗时期已被逐步付诸实施。蒙哥1251年6月即汗位后,便命“吐蕃等外蒙古军、汉军仍向前征进”,以备假道吐蕃南下大理,次年又命忽必烈率军远征大理,足见其彻底实施“斡腹之谋”以灭宋的雄心壮志。
一二五三年忽必烈的平大理国,便是迂回包围南宋的一个战略步骤,而忽必烈对大理国的出奇制胜便园满实现了自西南方对南宋的战略包围。
日期:2017-06-02 19:15:08
引人注目的是,忽必烈平大理国进军路线的独出心裁。一二五三年忽必烈平大理时,四川仍在宋朝的统治之下,而自古在西线对云南用兵必须经过四川中部和南部的汉源一线,但忽必烈的进军却绕过这条古道,由甘肃临挑出发,经今甘、川、藏边界人烟稀少高山狭谷之地,绕道二千余里抵达金沙江畔,“乘革囊及皮筏渡”,不久就直抵大理国都,很快取得胜利。这种战例在中国二千多年的历史上,只有忽必烈平大理国这一次。
日期:2017-06-02 20:08:04
忽必烈基本上平定大理国后,留兀良合台处理善后,他本人率一部分军队北归。宪宗九年( 1259),兀良合台率四王骑兵数千与云南土军万人,攻破广西横山寨,乘胜东进,连破贵州、象州、静江府、辰州与沅州,直抵潭州(今湖南长沙)城下。得知忽必烈率军渡江至鄂州(今湖北武昌),乃率兵与忽必烈大军会合。兀良合台的此次出击,大体上实现了蒙古汗廷“斡腹之举”的设想。
唐朝朝廷和云南(南诏)太紧密,起矛盾,结果唐朝灭亡了。宋朝廷对云南(大理国)不理不顾,但被忽必烈长途奔袭钻了个空子,占领大理国后形成对宋朝廷的夹击。忽必烈从攻击云南中看出了云南的重要性。
日期:2017-06-02 20:41:52
元朝统治98年,其中忽必烈在位的31年,云南战略位置之重要与民风之淳朴,给忽必烈留下深刻的印象。云南为忽必烈亲手平定,他怀有对云南的眷恋之情,尤为看重云南,这一点在元代已为人所知。
日期:2017-06-02 20:47:22
孛儿只斤•忽必烈(1215年—1294年),蒙古族,政治家、军事家。监国托雷第四子,元宪宗蒙哥弟。大蒙古国的末代可汗同时也是元朝的开国皇帝。
日期:2017-06-02 21:39:53
云南被平定后长期“变乱不常”,忽必烈深感忧虑。他认为自己抚恤之心虽切,“而下民之志未安”,因此“非重臣镇服不可”。乃封其五子忽哥赤为云南王。同时设大理等处行六部与大理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至元四年(1267),忽哥赤奉命出镇,忽必烈面谕之:“大理联手定,深爱其土风,向非历数在躬,将于彼分器焉。汝往,其善抚吏民。”
忽哥赤赴滇后四年,发生他被云南都元帅宝合丁、行六部尚书阔阔带合谋毒死的事件。其时蒙宋战局如急管繁弦,蒙古军加紧围攻襄阳,进兵嘉定、重庆等地,云南的状况事关后方稳定大局。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