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28年灵异记录集-“吹万楼日记节钞”繁体转录简体版》
第60节作者:
ufo_2003 清季归里,隐居嘉定之南翔镇。辄为天下将大乱,而创立佛教公会于上海。
到民国元年,又立尊孔会及古学保存会,尊仓会等。到民国十八年卒,年七十八。
门人私谥景X先生。所着书甚多,有东吴学舍十六种,春明十二种,东槎三十种,欧槎八种,南槎二十二种,槎溪二十五种。
兹附乙丑旧作拙诗一首。
(诗省略)
日期:2017-05-21 19:19:49
第117页上
初九日即八月四日
今天又念老友徐仲可先生,晚上扶乩。
因书焚一纸请之。
未几而先生果到。先指徐字。
又回答说:吹万,别十年,今不料又能谈,真欣快。所言此乩图亦见人扶戏,无甚灵验,故相召即行,以为未必可问答,岂意比沙盘更清爽。
我见其指字极慢,扶者吃力。故不想多与谈。
但问先生近为何事?
答:不做事。
问:住在何处?
答:住西北区老宅,亦常回杭。
又称字细密,目蒙,寻替不易。后带小女来代指。
逐停。
盖仲可先生之令爱彤芬女士,明慧早世,先生艏痛之甚。
曾索我作诗题其书画遗册。故尚记得起。
日后先生同共令爱来,其指字定必流利。当拭目以待之。
先附录昔年拙诗一首于此。
(诗省略)
小标题:谢玉岑来写诗即去
(诗省略)
第117页下
十二日即八月七日
今夜甥来,言久不请平江先生。
因嘱我书焚一纸请之。
即由甥与内人按乩以待,良久而乩称杨有事不来。
问:然则你是何人?
答:使。
逐停。
因知平江先生以有事而使人特来告也。
我乃思及前日徐仲可先生承许与其令爱来。当即书纸请之。
未几乩即指徐字,又称吹老,又称今夜小女同来。
我欣然知先生果与其令爱同来矣。
又称此位想是令即?
我笑。
盖仲可先生与我甥本不相识,此问乃想当然耳。
我说:非,此位乃弟之姨甥。
答:知。
凡此所指诸字,乩行缓,扶者已觉吃力。
我说:先生眼蒙,今可叫令爱指字。
乩即称高老伯,伯母。
又回答说:芬未弄过此法。行动不流利,恐劳神。家父叫代言。
按,仲可先生令爱名彤芬,此乃自称名也。
按,以下所言都为彤芬女土指字。其语则都代其尊公口气也。
今夜我先以幽明唱和集一册置台上谓仲可先生言:此为年余以来,小女与我学吟唱和之什,愿先生有以教之。
乩复冉冉动,回答说:令爱诗集方在看,公诗文佳而奇。
按此集之文我只有一序,先生以诗文并言,殆即指此。
我说:恐未必。
又问:此书当以一册焚赠先生如何?
答:无需焚化,看得明。少住。细看再告。
我即叫停扶,少时复按则称:
诗看毕,丁序亦详明【按所称丁序当是丁仲X先生福保所爲记高韵芬女土一篇】令爱如此真诚孝念,无前因亦必能早登佛国。其一种爱亲之心无一字一句不含蓄在内。清新工洁使人读之萧然忘俗。真是仙才。小女生时,其好学爱亲,亦同令爱,病未半月而亡。愚夫妇之痛亦与公同,惜小女无佛缘,而弟又不知乩召,故二十年不能通信,直待弟没后始见。若早知有此乩召,竟虽死犹生,不必痛苦。令爱所住之法寺是寺名否?或是庙宇总称?
我说:我女所住之寺名法藏寺,在法租界茄勒路,云法寺者乃简称耳。彤芬今爱亡故后想必做功德,不知在何处所做?
答:小女亡后虽建水陆,在普陀前寺,不在法藏寺。玉佛海潮都念过经忏。
我说:府上若于法藏寺做功德,则我女或可与令爱相识,不知哲嗣新六兄亦信佛否乎?
我此语本随口而谈岂知乩答:小儿俗事牵缠,亦无暇及佛学,叫其在寺念经总可。小妾却常吃素念佛有相当时。可使去念。
按仲可先生生时与我交最真率。观今夜乩语,先生生时之言也。
我虽与仲可先生熟,而其家情形固不相知,即其哲嗣新六亦从未识面,至先生之尙有如夫人,与如夫人之常喜吃素念佛更安从知。
我惟照录其言。
日期:2017-05-21 20:26:52
第118页上
小标题:风猛鬼怯,行路艰难
十四日即八月九日 风阴
中元节祭先,即在寓楼行之。
家乡不得归,已八阅月矣。
晚上扶乩召女。女到回答说:今夜风猛,行怯。
我问:你等行行本甚速,风大则不易行乎?
答:平时步行较生人速,今夜风大行飘。
问:然则如何行?
答:待风过行,遇风猛,依附任何物住。
问:今天祭祀你想必来乎?
答:今日过节,先十一时到,未供。十二时行(离去),见父在点香。
问:祭时你见有祖先出来否?
答:无。
问:然则既无祖先,你又未吃即行,是今天祭祀即无一人也?
答:儿本食素,花香受。
问:祖先即不出来,所焚之锭如何?设祭时祖先亦知之乎?
答:祖先银,儿已放妥,去时带寺。祭时真城谨供,神总能知。
问:我家先之未投生者,祠中你曾见过几人?
答:儿初到祠,只见祖父母及伯母,后秋祭见诸位祖先中祖母叫呼太太。
我问:是那一位太太(南方有些省份称呼爷爷的父母为太公,太太)?
说:是曾祖太太及申甫公公,大伯父母,三伯父母,尙有顾伯祖母。
问:然则又见伯祖父否?
答:伯祖父已生,又有元哥寿嫂红姊,尙有二三位当时见过,现叫不出?
问:是男是女?
答:二女一男。
问:是本房抑是他房?
答:皆他房。
问:老乎少乎?
答:男年少,女似一少一稍老。
我又问:我曾祖凤翔公我祖岑楼公现如何?
答:皆(投)生。
又回答说:投生百余年外亦有。
我问:我家祠中,你未有位,何以你祭亦去?
答:随父去。
盖前年秋祭时我女想魂随我往也。
小标题:顾氏母不见在祠中(回亭林老家去了)
我思我聘妻顾夫人久迎柩葬于梅花坟。祠中亦有位。
因又问:你亦见顾氏母乎?
答:不。即家中亦只来一二次。
问:是何一二次?
答:儿念七经时,随姊一到。
按,我大女适亭林顾氏婿,即先聘妻兄子也。聘妻殆闻芬女之亡,故于大女来时随以俱来耳。
又答:一次儿南(南浔)回,亦念经召请,一到即行。
问:顾氏母见你如何:
答:待遇极谦,亦甚爱儿,略问亡故情形,儿请母常住家中,母言不习惯。
我又忆当时丰儿之亡,殡其柩于梅花坟,我哭儿诗说:
(诗省略)
因问:你丰哥(以前)见顾母,亦知依恋乎?
答:哥不见依旁。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