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蛇记——宋文奇故事集》
第22节

作者: 奇可奇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万一鸣虽然有钱,但怎么都治不好脑溢血,导致肢体瘫痪,只能长期卧床。

  尹美玉被判了死缓。
  尹艳去监狱探望母亲,尹美玉看着满脸憔悴的女儿,心痛地说:“艳艳,放下心头的包袱,找点正经事来做。那个万一鸣,并不是你的父亲。在你还没出生的时候,你的亲生父亲跟人打架被打死了。我见姓万的对你无情,正巧他很可能**过我,说他是你父亲,是我临时想到,说出来报复他的,没想到他上当了…”
  下一个故事:《湖中连环
  日期:2017-11-27 22:15:15
  第十个故事:湖中连环套
  1

  复员军人江小龙承包了斑鸠湖。这天下午,江小龙站在湖堤,准备下去游泳,斑鸠村村委主任张高峰找他谈诗来了。
  张高峰说:“兄弟,你看这首如何?前年在狱中所作,《狱中抒怀》:
  ‘漫天阴霾羁囚关,利刃朔风彻骨寒。
  卧薪胯辱何所惧?啸若斑鸠学霸王!’”

  张高峰三十四五岁的样子,相貌堂堂,他15岁就出去“闯江湖”,在外地当过多年“协警”,后来回村当了村主任。为了修通本村的公路,他带领村民挖了国有林几丛珍稀竹子,因此坐了两年牢。张高峰出狱后,村民们再次拥护他当了村主任。张高峰向大家承诺:在本届任期内,一定要想法修通村里的水泥公路。
  张高峰爱整几句酸诗,自称“民间诗人”。江小龙平时爱看书,在湖区,只有张高峰跟他有点共同语言。
  江小龙赞道:“张村长能屈能伸,百折不挠,胸襟开阔,豪情万丈。令人钦佩!这首诗不错,只是后面那句稍有点弱,斑鸠并非鸟中霸王,不如改成‘翻云覆雨若秦王’。秦王指的李世民,他也遭遇过囚禁,后来成就大业。再说,村长怎么能自比斑鸠?”
  张高峰挠挠后脑勺,说:“兄弟高明!这个湖叫斑鸠湖,我们村叫斑鸠村,所以我就顺便用了。这首诗问世两年来,有上百人听我吟过,只有你能给我提出修改意见。兄弟,你对诗很有研究。整两首,让哥哥欣赏欣赏!”
  江小龙说:“诗我接触得不多。你看这首如何?‘骄龙潜隐在清波,且与虾蟆作混和…”
  这首《潜龙在溪》,是金太宗完颜亮还没当上皇帝时所作,江小龙认为这首诗可以抒发自己的抱负。知道这首诗的人不多,他料定张高峰没读过。
  果然,张高峰把大拇指一翘,说:“高,高!兄弟,你的水平实在是太高了,我的诗怎么也达不到你这个意境。哥哥甘拜下风!”
  江小龙想要说不是自己写的,但犹豫了一番,没说出来。
  江小龙刚从海军某部副营职位置上退役,没要工作,算了一笔安置费,自己创业。他通过短时间考察,向县水利部门承包了斑鸠湖。这里属山区,地势偏僻,离江小龙住的县城有100余里,一条简易土公路从镇上通到斑鸠湖的堤坝上就到了头。斑鸠湖周边的老百姓要去镇上赶场,靠湖近的坐船、靠湖远的走山路,到了湖堤上,才能打上“摩的”,或坐上机动三轮。
  张高峰常来找江小龙吹牛聊天,两个豪情满怀的年轻人,一碰到一起就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张高峰说能让他佩服的人不多,江小龙算是一个。

  一次,张高峰请江小龙到他家去喝酒吃野兔肉,杯箸交错间,张高峰说:“兄弟,斑鸠湖水底地形很复杂,你的养鱼大后可能不大好捕啊。”
  江小龙地说:“谢谢村长!在决定搞水产养殖前,我进行了可行性调查。最先进的捕鱼技术,估计你们很多人都没见过。不管水底地形多么复杂,只要不是遍布树枝竹枝,什么鱼都可以捕起来…”
  张高峰说:“兄弟,我比你蠢长几岁,以后你就叫我张哥好了,叫村长那就太见外了。”
  江小龙说:“行,张哥。”
  边喝边聊,不知不觉,俩人都喝得有点高了。张高峰伤感地说:“兄弟啊,如果不是为了村里的发展,我也打工去了。但是,都去给人家打工,打上一辈子,家乡还是这个样子!要想富,先修路。我一定要带领大家把公路修通,我就不相信村里会富不起来!你说,咱们的智商,比起沿海一带的人来,又能差到哪儿去?”
  江小龙端起酒杯,说:“张哥,你是男子汉!咱俩是英雄所见略同。来,干杯!”
  喝着喝着,俩人又谈起了诗。张高峰捧出毛笔宣纸,请江小龙把那天他吟的那首《潜龙在溪》写下来,他好随时学习研究。
  江小龙的酒已喝到七八分,头脑一热,提笔写了起来—
  潜龙在溪
  骄龙潜隐在清波,且与虾蟆作混和。
  待得一朝头角就,撼摇霹雳震山河!

  江小龙赠高峰兄
  庚寅年九月初八
  日期:2017-11-27 22:17:31
  第十个故事:湖中连环套
  2
  江小龙的主产鱼是鲢鱼和鳙鱼,这两种鱼的食物主要是水中的浮游生物。在春夏秋三季,要往水中施肥,以促进浮游生物生长。因施农家肥会污染水质,水利部门已明令禁止,江小龙向湖中施的全是生态复合化肥。
  江小龙从老家请来了两个家庭困难又会点水性的老头,一个姓王一个姓潘。这天上午,江小龙带着两个老头施肥,一个不小心,装得满满的船沉了。要把船捞起来,得先潜水下去拴绳子。沉船的地方有五六米水深,两老头年纪大,不能叫他们下去。江小龙带着绳子,一个猛下扎下去,还没碰着船体,化肥遇水反应生成的刺鼻气体就直冲胸腔,他差点没窒息过去,忙浮出水面。休息会儿又下去,连试了十来次,次次都被逼了上来。江小龙坐在岸边想了想,给张高峰打了个电话。

  张高峰一接到电话,立即带着五六个村民,划着船赶到沉船的地方。几个村民轮番下水拴绳子,但没一个成功。张高峰说:“日怪了,看我的!”说罢脱了衣裤,扑通一声跳下水。他还真行,在被逼上来两次后,第三次就成功了。张高峰拴完绳子,浮出水面,喘着粗气,开玩笑说:“兄弟,你说你当过海军,怎么还不如我这个旱鸭子啊。”十来个人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沉船拖出水面。江小龙要带大家到镇上馆子吃饭,张高峰说:“吃饭就免了,等你的鱼养大后请我们吃一顿鱼就行了。”几个帮忙的村民也纷纷笑着说,等鱼养大吃鱼。

  ]江小龙满口答应。
  一年过后,江小龙从外地请来了一批打鱼匠,开始打鱼。
  这第一次打鱼,江小龙估计,成鱼可以打起来3万斤,结果大出意外,1000斤还不到。打鱼匠们说鱼没长大,应加大施肥量。
  于是江小龙就加大了施肥量。3个月后又打,这次稍好,打起来3000来斤成鱼。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