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上板凳,准备点小酒,听一个打工老司机讲讲有趣的打工故事》
第4节作者:
春樟 院子里的人都叫他癫子,事实上,他一点也不癫疯,我们村子里有一个坏风气,都叫那些终身未娶的男人为癫子。
日期:2017-06-21 13:53:19
他十三岁那年,父母双亡,稚嫩的肩膀,撑起了顽强活下去的天空。年轻的时候,姑娘们都不愿意嫁给他一个孤儿,四十多岁的时候,跟一个寡妇好过一阵子,无奈,寡妇又难产死了,从此,他就一个人孤苦地生活在破败的祖屋里。
当黄昏来临的时候,他常常背着几个罾,在我们村后的一个名叫半月的大水库捕鱼或虾,后来,他死在了一个冬日里了,那天晚上,他的二胡声没有响起在村庄的上空,于是就有人去看他,发现他已经死了。
多年后,他在我的记忆里总是挥之不去,留给我的是一个活在夕阳里的形象。
我的童年时代可以说是无聊透顶,我是家里的独生子,那时候,山村里还没有幼儿园,樟井院子本来就小,孩子也不多,院子里的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被父母安排到山里放牛去了,他们跟我来往很少,我整天无所事事,白天望着天空发呆夜晚数着星星睡觉构成了我对无比枯燥的童年生活的唯一的记忆,这种孤独的生活经历,让我此后的人生变得有点自闭,看起来又比同龄人早熟。
日期:2017-06-21 13:53:48
那时候,李茂永常常将我带到他教书的那所学校,那里是寂静山谷里唯一热闹的地方,下课之余,他会教我识字算数,因此,我算是开慧比较早的,我也喜欢在学校的时光,那里有年龄跟我相仿的人,可以跟他们一起玩踢毽子和打弹子球的游戏,我们互相追逐着,嬉闹着,让天真无邪的笑声,惊飞每一只经过此处的山间小鸟,这令我原本单调的生活变得五彩缤纷,我也在这游戏之中,找回了本来的自己。五岁那年,我已经有一点思想了,我不喜欢呆在农家小院里过着一个人面对四壁的苦行僧的生活,死活都要缠着我的父亲让他带我去学校读书,李茂永经不住我的纠缠,我就这样光荣地成了一名小学生。
二零零三年,我已经十七岁了,满怀信心地参加了高考,遗憾地以几分之差与大学失之交臂,苦等了一个夏天,等来的却是落榜的消息。
得知落榜的消息之后,在家门口的樟树下,秀荷对我说道,孩子,妈就是再苦再累,也要种田供你复读一届。
哼,你以为大学是人人都能考得上的吗?庐谷的那所高中,这一届今年也就考起了八个,有一个高中文凭就够了,我们学校不也分来几个大专生,教书还没有我一个高中毕业的人教得好,复读,丢人脸啊。李茂永生气地说道。
你就是不想出钱供儿子读书。秀荷跟他争吵了起来。
我们祖坟都没有开拆,考大学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吗?一所普通高中,几百人才考起八个人,大学那么容易就可以考得上吗?我们樟井院子至今还没有出过一个大学生呢,我看他也不是那块料,还是安安心心把老祖宗那几亩田种好就好了。李茂永平时不说大话,一旦说起大话来,那日日经过训练的语文老师的嗓门大起来吓人。
秀荷就嘤嘤地哭了起来,是被大嗓门吓着了,还是知道愿望无法达成委屈了?此后的整一个月,她都没有笑过脸。
妈,我不去复读了,我还是安安心心地留在樟井院子里陪着您们,种田打谷子养您们。我说道。
孩子,你不会怪妈吗?秀荷噙着泪问道。
不会。我说道。
就这样,那一年,成了我学生生涯的终点,也就从那时候起,我开始了自己人生中作为一个农夫的生涯,李茂永那时候还没有退休,他是一名光荣而受人尊敬的人民教师,前往我家给我说媒的人不少。
日期:2017-06-21 13:54:01
我的父亲和母亲见我安心地留下来了,就专门找人将我住的那间房子的内墙,用石灰粉刷了一遍,并跑到县城里,买来了缝纫机,将屋里的那台老的14吋金星牌黑白电视,换成了一台21吋的长虹牌彩色电视,整个房子经过布置后,立刻就洋溢着奢靡之气。
从小我就生活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之中,这导致了我在处理人际关系上总是迂腐而不够圆滑,在男女私情上,从十二岁发育那一刻起,我就有了懵懂地憧憬,曾经暗恋个若干个同班的女生,但是,每次她们从我身边经过的时候,我的心都突突直跳,嘴巴却是说不出一句话来。
十七岁的我,也已经像是一个熟透得如同等人采摘的柿子一般,对男女之事充满着好奇也充满着无限的渴望,虽然我的脑海中不时会闪现着那些我暗恋之人的倩影,其中怅莎的眼神是最令我难忘的,我们是一个班的,我心里很喜欢她,她偶尔也会深情的凝视我,我知道她也是喜欢我的,但那个时代,学校里对校园早恋的处理方式绝对是扼杀在摇篮里,我们只能将那份喜欢埋藏在心底,可是高考后,那份喜欢就只能永远地被埋藏在了心底,我们再也没有见过面,我也想过去打探她家里的地址,想过找一个媒婆去登门说情,可是我没有那份勇气,每当有这个念头的产生的时候,我的内心充满着矛盾,要么骂自己窝囊废,要么骂自己好色之徒。
在成长的躁动和媒婆的说情双重夹击之下,在父亲的默许之下,半推半就地我就和怀花拜了堂入了洞房。
日期:2017-06-21 13:54:20
二零零四年的秋天,我的儿子咏昼出生了,那一年,我才十八岁,虽已为人父,可青涩的我那时候对一切还都充满着孩子一般的好奇,当人们口中不断念叨着东莞的时候,我知道,那就是我要去的地方,不过我的结局算是悲惨,在东莞的大地上盘旋了一个月,几乎要花光了身上所有的盘缠,我丧失了坚持下去的勇气,灰溜溜夹着尾巴跑回了我的老家舂镇。
日期:2017-06-21 13:54:42
第四章 流浪的脚步声
我们舂镇那地方,山多,贫穷,改革开放之后,听说到东莞打工可以挣大钱,村子里年轻的人都思想着出去闯闯,一个跟着一个,就这样,村里十有八九的年轻人,都到那边打工。
每年春节的时候,那些寻常日子里了无音讯的谋生者们,纷纷从东莞踏着祥云归来,感觉一下子就活灵活现地浮现在我们的上空,一个个都衣饰华美,出手阔绰,好像都发达了,这让我等视野狭窄之山民不得不顶礼膜拜。
即便是那些平日里默然认命一般地隐藏于万千群山之后的山间马路,由于有了轿车骄傲地奔驰,车辙道道,车鸣阵阵,此时也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二零零五年的第一场雪于正月里飘飞在阳明山的上空,那天,我正在我的小学同学家里喝酒,我这同学,本名叫蒋华,因为处事圆滑,我们都叫他滑哥,他学习成绩不好,初中留过级,没有毕业,就南下东莞打工去了。
滑哥已经在东莞打过三年工了,今年是第一次回来,他是一个英俊高大的男子,上身穿着从东莞大朗毛织市场购买的新款黑色羊毛衫,下身穿着同事从广州新塘牛仔城买来的黑色牛仔裤,梳着郭富城式的头发,喷了定型的摩丝,头上看上去一片油光可鉴,手里夹着一支红豆牌香烟,跟我幽幽地说道,老同学,听说你想去东莞打工吗?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