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宗师不看水浒,活该他挨揍。——水浒杂谈。》
第8节作者:
柳忘言
日期:2017-07-13 08:27:17
这支队伍的标志性武器,就是团牌。书中说的很明确,这不是普通的盾牌,而是“蛮牌”。这个词在书中多处出现,不可能是笔误。什么是蛮牌?看过三国演义就知道了,是南方少数民族使用的,用藤条编制的盾牌!这个蛮字,是古代用来称呼南方少数民族的,带有歧视性词汇。所以这种藤条编制的的盾牌,也叫做蛮牌。
我们能简单的通过这个蛮牌就断定,这支军队是南方的少数民族吗?太草率了吧。而且作者说的很清楚,这支军队是突然出现在徐州,芒砀山的,以前这地方没有这样一支武装。【徐州沛县芒砀山中,新有一夥强人,聚集着三千人马。】其中,“新有”俩字,表明以前没有这支部队,是突然出现的,正因为如此,才引起了梁山的注意。
如果是南方少数民族怎么会突然出现长江以北的江苏徐州?这个问题先放一放,以后再说。先来看看这支人马的形象:
关于普通士兵的形象,书中一如既往的没有任何描述。但是有两个人非常重要,谁呢?他们的头领项充、李衮!这两个人作为梁山的头领,几乎没有任何性格和故事。所以很多读者甚至都记不住他们的名字。他们只有在投降梁山的时候说了几句话,然后就变成了哑巴。作者不给他们台词!所以从故事发展的情节来看,这俩人就是典型的打酱油的!而且这两个打酱油的,就像孪生兄弟,彼此很相像,不单相像,还“砣不离称,称不离砣”,你到哪儿,我就到哪儿,形影不离。在我看,这俩人完全可以成为一个角色。多出一个人来,好像就是凑数!
可是这两个打酱油的,形象却非同一般!我们看他们的形象,真不像是打酱油的!
【姓项名充,绰号八臂那吒。使一面团牌,背插飞刀二十四把,百步取人,无有不中。右手仗一条标枪,】作者有诗赞其形象【铁帽深遮顶,铜环半掩腮。傍牌县兽面,飞刃插龙胎。脚到发风火,身先降祸灾。那吒号八臂,此是项充来。】
日期:2017-07-13 11:49:27
诗中关于形象的描述有这样一句: 【铁帽深遮顶,铜环半掩腮。】 第一句可以理解成:高高的头盔。其实我认为,这一句也未必是这样解释,铁帽未必是铁,这个“铁”字也许指的是黑色,也就是说黑色的高高的帽子。
下一句的铜环是什么东西?似乎没有什么样的头盔是戴有铜环的。如果能“半掩腮”的头盔,应该是头盔上的护耳,而不是铜环。护耳和铜环相差很大,作者绝不会误认,也不会乱说。如果说护耳较大,大到几乎就能遮住半个脸,这个好理解。但是作者明确指出是铜环,不是护耳。能够在脸部出现的很大的铜环,我猜也只能是耳环,很大的耳环。宋朝时候男人流行戴耳环吗?反正水浒中没有任何男人戴耳环的描述。
这哥们很潮哦,他怎么会戴一个大耳环呢?
日期:2017-07-13 11:57:24
再来看看李衮:【姓李名衮,绰号飞天大圣。会使一面团牌,背插二十四把标枪,亦能百步取人。左手挽牌,右手仗剑】作者也用了一首诗来赞其形象,
【缨盖盔兜项,袍遮铁掩襟。胸藏拖地胆,毛盖杀人心。飞刃齐■玉,蛮牌满画金。飞天号大圣,李衮众人钦。】】,作者再次指出,他使用的是“蛮牌”,不是普通盾牌。而且,这蛮牌好像是黄色的。从前四句看,他的头缨很长,,好像还有护项,保护脖子的东西。外面穿的大袍,里面是短衣服。身上的服饰很乱,有毛茸茸的感觉。
通过上面的描述,我们对他们有了大概的印象:高高的黑色帽子,头缨很长,耳朵上戴着大耳环,身上也不利索。然后再结合他们的外号来看,就更有意思了。
日期:2017-07-13 12:07:59
一个叫八臂哪吒、一个叫飞天大圣!一个是哪吒,一个是孙悟空。八臂是形容扔飞刀和标枪的时候,频率很快,就像长了八只胳膊。飞天呢?真能上天?不是,是形容他们跑的快,就像飞了一样。“八臂、飞天”四个字无非是形容他们本事厉害的形容词。
关键是“哪吒、大圣”这两个名词,应该是作者形容他们的形象!哪吒是什么样子?身上光溜溜的一丝不挂,只穿荷叶做的裙子遮挡一下,还光着俩脚丫,其实就是一个原始人的形象。大圣呢?孙悟空是啥样子?就是一个猴子嘛!比哪吒还原始呢!
通过他们的外号,再结合作者的描述,我们应该可以断定:这俩人绝对不是汉人。应该是形象比较原始的少数民族!也就是说,他们的蛮牌不是作者乱给加上去的。作者是根据实际情况忠实的记录的。
日期:2017-07-13 12:18:51
那么这两个头领能否代表整支队伍的形象呢?应该是可以的!
我刚才说过,这两个人物除了作战勇猛以外,几乎没有任何性格。从小说创作的规律来看,他们就是符号性人物,也就是说,这两个人作为符号,代表了一群人物。这两个人的外表形象,就是这支队伍的整体形象。如果这样来看,这样的一支队伍,它的组成的成分,完全是南方的少数民族。
所以,他们在梁山的形象,非常突出。同时,因为语言和生活习惯的不同,其他汉族士兵也无法加入到他们的队伍中,自然也就没法把这支勇猛的团牌手扩建。这也是后来在作战中,他们总是特立独行,很少会与其他部队协同作战的主要原因。书中描述的【脚到发风火,身先降祸灾。】也是讲述他们的善于翻山越岭,奔跑速度快,所以经常作为前哨部队,和先锋部队。
另外,如果他们真的是少数民族部队,在刚开始投靠梁山的时候,必然被梁山人防范。中国古人有句古话“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作为大多数是汉人的梁山军,防范苗人,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当然,如果你知道苗军与梁山军,真实的渊源,或者说,以前打过什么交道。那就更好理解这一点。这同时也是樊瑞被换将,苗军高层领导被大换血,以及梁山领导费尽心思去控制这支部队的真实原因。
日期:2017-07-13 13:40:58
说到这里,可能会有人说,你为什么不把这个队伍的大头领樊瑞,作为主要代表人物来分析呢?
让我们看樊瑞的样子:【祖贯濮州人氏,幼年学作全真先生,江湖上学得一身好武艺,马上惯使一个流星槌】又有诗:【头散青丝细发,身穿绒绣皂袍。连环铁甲晃寒霄,惯使铜槌更妙。好似北方真武,世间伏怪除妖。云游江海把名标,混世魔王绰号。】介绍樊瑞的文字很简单,就是一个会武艺的道士而已。但是这个道士不简单之处,在于他能“伏怪除妖”,而且他自己就是一个混世魔王。
一支少数民族的军队,怎么会有一个道士来领导?谁听说过,哪个少数民族信奉道教?一个道士领导一群少数民族人,这事也太离谱了吧?为啥我说这事离谱呢?信仰不同,双方很难融洽相处。尤其在古代,各种信仰是很神圣的东西。甚至今天也是如此。打个比方说,一名天主教的牧师,来领导一群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您觉得这事不奇怪吗?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