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断鸭绿江(连载,1950朝鲜半岛坦克之夏)》
第23节

作者: 燕大五
收藏本书TXT下载
  美9团很快和从正面冲上来的中国118师陷入激战中。与此同时,中国120师359团作为一支奇兵从美9团和美38团的接合部插了进去,在鱼龙浦渡过清川江,很快就出现在美9团身后。中国359团勇猛地向清川江西岸的美9团3营发动一波接一波地冲击,把该营的三个连分割开来。在凄厉的冲锋号中,中国军队向三个美军连展开突击。三个美军连承受不住如此猛烈的攻击,全都伤亡过半,且战且退,向清川江边收缩。这样,美9团在清川江西岸的防线就被打开了一个缺口。中国359团立刻从这个缺口向南涌去,把进攻锋芒对准了在美9团身后的美23团1营和美2师师属炮兵。美61炮兵营首当其冲。该营虽然曾在上一次战役中于博川英勇奋战,但此刻却陷入一片慌乱,全营没怎么抵抗就开始惊慌失措地向后退却。混乱中,炮兵A连连长战死,该连所有军官也都非死即伤。这个炮兵连扔下了所有大炮,官兵一哄而散,有的向东跑,大部分则向南逃去,像洪水似地没命地跑过了身后美23团1营的阵地。追击美国溃兵的中国军队很快蜂拥而来,猛攻美23团1营。该营发挥全部火力死守,总算挡住了中国军队继续南下的势头。之后,中国军队又进攻了一次,一度占领了美23团1营的部分阵地。但该营沉着反击,夺回了丢失的阵地,再次击退中国军队,彻底封住了中国第359团的南下之路。
  见攻击美23团1营无果,中国第359团把攻势转向了清川江东岸的美9团1营。该营没有料到中国军队会突然转向,猛然间发现大批中国军队向他们冲了过来,猝不及防,营部很快就被中国军队的进攻浪潮冲得支离破碎,营长沃尔夫少校和大部分营部军官全都失去了联系。踏平营部后,中国第359团开始进攻美9团1营的步兵连。这些美国步兵现在要为自己的生存而战了。中国军队首先围攻处在较南面的几个连,接下来又把攻势扩大到了处在最北面的B连。B连立即陷入一场殊死的战斗中。
  美9团1营B连拥有126名官兵,是一个由黑人和白人混编而成的连队——尽管当时的美军仍然实行种族隔离的做法,但已经执行得不是很绝对了。全连官兵中有十分之六是白人,十分之三是黑人,还有十分之一的南朝鲜人(这些南朝鲜人是由“帮对体制”编入的。所谓“帮对体制”,是朝鲜战争中美军一项补充兵员的措施——将南朝鲜人编入美军部队,并在美军中找出美国人和这些南朝鲜人一一结成对子,尽量教育、帮助南朝鲜人,使南朝鲜人适应美军中的战斗和生活。该体制又称“好朋友体制”。由于东西方人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差异巨大,这种体制的实行效果不是很理想)。该连连长为沃拉斯上尉,副连长为爱尔森•温恩中尉。其中,温恩副连长是个高大的黑人。尽管温恩的肤色和连里大多数官兵不同,但由于他在战争中一直与士兵同甘共苦,因此深受所有人的爱戴(包括白人和黑人)。在11月25日这天白天向前推进的过程中,该连伤亡了二十多人。伤者包括沃拉斯连长,连的指挥权因此落到了温恩副连长手上。到入夜时分,B连占据了清川江东岸的水边高地之一219高地,停了下来,在山顶修筑了战壕。全连的三个步枪排在黑人副连长的命令下在山顶建立了小小的防御圈,迫击炮排则被布置在山腰。随着午夜时分中国军队总攻的开始,B连官兵听到了雷鸣般的枪炮声,在寒风中看见一串串夜光弹划破夜空,向远方射去。如前所述,该连所在的营(美9团1营)没有遭到正面攻击。看着眼前激烈的夜战情景,全连在山顶忐忑地等待着营部的命令。不久,219高地南面响起激烈的枪声,B连随之和营部失去了联系。B连官兵明白,灾难很快就要降临在自己头上了。果不其然,接下来就像前面说的那样——中国军队开始进攻B连,B连陷入血战中。
  中国359团3营8连吹着冲锋号向219高地发起了冲击。号声划过凄冷的夜,和零下15度的温度一样让人发冷。首先遭到攻击的是迫击炮排,该排一下子就被中国军队冲得七零八落,丢弃了装备,大部分被包围在山腰上。中国军队继续向上冲,很快从南北两个方向迫近了山顶。接着,中国士兵分散到离山顶不远处的无数山石后面,利用岩石为掩护向山顶投出了冰雹一样的手榴弹雨。
  面对手榴掸雨,B连的三个步枪排躲在山顶的壕沟里,官兵们演杂技似地不断把中国士兵扔过来的手榴弹投回去,并扔出自己携带的手雷还击——由于双方一方躲在战壕中,另一方躲在岩石后,各自都看不到对方,互相开枪没有任何作用,所以只有用手榴弹战斗。中国士兵的手榴弹攻击以如下方式进行着:首先,以步枪和冲锋枪向美军阵地猛烈射击,让美军没法抬起头来还击。然后,两声号响,一部分人在轻武器射击的掩护下前出一段距离。又是一声号响,冲出来的人一齐扔出手榴弹,然后再迅速缩回去,承受美军投回来的手榴弹雨和手雷。如此反反复复的手榴弹战就这样进行着,山顶战壕和山石后面遍布着被炸死的中美士兵尸体。尽管中国士兵扔出的木柄手榴弹杀伤力远不如美军手雷,但数量似乎永不告罄。月光下残酷的手榴弹互掷持续到后半夜,美军的手雷箱已开始见底,但中国军队的手榴弹攻击势头有增无减。B连官兵疲劳到了极点。根据连里的军械员,当时年仅17岁的克劳德福下士回忆,他在那个时候已经一共投回去了40多颗中国军队仍过来的木柄手榴弹。中国士兵再次逼上来扔手榴弹,B连开始用山上的石头还击。克劳德福下士见此情景,立刻冲向半山腰处在重围中的迫击炮排去拿手榴弹。克劳德福奇迹般地安全冲了进去,抱起一大箱手雷,冒着中国士兵的射击毫发无损地回到山顶。他回来得正是时候——此时,B连连山顶上的石头都快用完了,全连没受伤的人已不到一半。中国士兵正一面扔着密集的手榴弹一面逼近山顶。连里的还能战斗的人纷纷拿起上了刺刀的步枪和工兵铲,准备在战壕里拼死一战。克劳德福带来的手雷无疑救了大家的命。美军立刻把这些手雷一股脑地全扔了出去。中国军队以为美军的手雷已经用光了,对此毫无防备。接二连三的手雷爆炸声中,中国军队的进攻队列陷入混乱,中国士兵凌乱地退了下去,一直撤到山下。接下来,到天亮之前,中国士兵没有继续展开进攻。B连终于可以喘口气了。此时,全连没有受伤的人只剩40个了。
  天渐渐亮了,11月26日早上到来。与此同时,中国军队猛烈的“卡秋莎”火箭炮炮火砸向了山顶的B连。山下,中国士兵正在频繁移动,有再向山顶进攻的趋势——中国军队已决心吃掉B连,准备不惜代价发动白昼进攻。眼见连里弹药所剩无几,倍受尊敬的温恩副连长决定把部队撤到半山腰去,和迫击炮排汇合。不久,炮火轰击结束,中国军队一边射击一边逼了上来,B连官兵随即开始向山腰撤退。温恩副连长带着几名士兵亲自为部队的撤退断后,不断向冲来的中国军队投出石块。由于昨夜的苦战,山顶的石头已被B连官兵用得所剩无几,温恩等人很快便无石可投。情急之下,他们拿起配发的食品罐头当作武器砸了出去。很快,一颗中国手榴弹飞来,在温恩头顶爆炸。弹片削去了温恩的半张脸,但温恩最后还是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在这次殿后战斗中,温恩等人战死5人,负伤2人(包括温恩)。随后,中国军队占领了219高地山顶。
  山顶美军和迫击炮排汇合了。与此同时,美军飞机飞来,对美9团正面进行猛烈轰炸,中国军队暂时隐蔽了起来。白天是美军的天下。此时,沸腾的战场慢慢平静下来,美9团正面的枪炮声逐渐减弱了。很快,B连再次取得了和上级的联系,按照命令一边压制中国军队的射击,一边缓缓退向了清川江西岸,和没有遭到攻击的2营会合在一起。在这最后的退却过程中,B连又伤亡了数人。于是,到11月26日中午,当B连在清川江西岸清点人数时,发现全连已仅剩34人——就在前一天(11月25日)上午,该连还是一个满编的、拥有126名身体健全的官兵的步兵连。短短一天内,美9团1营地B连就伤亡了92人。
  11月25日的寒夜,美2师的东翼团美38团也在白翎川两岸遭到了中国第118师一个团兵力的猛攻。当夜入夜时分,中国第118师的部队首先攻击了美38团的最左翼连3营G连,将该连从阵地上赶了出去,占领了G连的阵地。到晚上11点半,中国军队开始攻击美38团阵地中部,该团的1营A连、2营F连、3营L连都陷入了和美9团1营B连在219高地上相差无几的血战中。猛烈的交战持续到后半夜凌晨两点半(11月26日),中国军队占领了美38团的一部分阵地,双方形成僵持局面。见进攻难以发展下去,中国军队暂停了对美军阵地进攻。战斗暂时平息,突然出现的寂静中,寒月凄清。白翎川两岸到处是中美士兵的尸体。伤兵的呻吟似有似无,凄惨的情景让人不忍卒睹。到凌晨四点半,也就是两小时候后,中国军队再次向美38团发动了进攻。这次,中国第118师的部队把进攻锋芒直指美2营F连和3营L连。经过一场激战,F连和L连均死伤过半,再也无法支持下去,开始向后退却,使在东面的3营K连和I连暴露出来。美38团的阵地中部被打开了一个缺口。见情况危急,美38团团长乔治•皮普勒上校急令团预备队1营B连、C连发动反攻,夺回F连和L连丢失的阵地。为了加强反击力度,皮普尔团长又从第2工兵营中抽出了C连归于1营旗下指挥。三个新投入战斗的美军连士气高昂,战斗力很强,很快就夺回了F连和L连丢失的阵地。这样,到天明中国军队暂停进攻时,美38团守住了自己的阵地。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