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宗师不看水浒,活该他挨揍。——水浒杂谈。》
第16节作者:
柳忘言 日期:2017-07-21 15:34:46
后面的“撞”字写的就更精彩。这说明,当时两支军队的速度都很快,撞车,明白了吗?迎头碰上了。为什么会迎头碰上呢?就因为“湾”啊!
在弯曲的岸边,既有高岗,又有柳林,影响了彼此的视线,距离远了既听不见,也看不见。在快速的运动中,等到双方的队伍彼此见面的时候,几乎撞到了一起。
当时的状况,对梁山军来说似乎是遭遇战,毫无准备的。而曾家军却是有意在这条路上埋伏,等着梁山军呢,他们是有备而来。所以两军刚碰面,就是当头乱箭。晁盖中箭了!
说到这儿,真正的问题出现了。
凶手是怎么射中晁盖的?
日期:2017-07-22 10:41:07
咱们先不说凶手的射术水平高低,就问一个简单问题,黑夜中如何瞄准?
书里面对这次战斗讲得很清楚:晁盖是趁着黑夜去偷袭,被诈降的和尚带入了曾家军的伏击圈。当中伏的时候【只见四下里金鼓齐鸣,喊声振地,一望都是火把。】这个火把是埋伏在距离法华寺五里的曾家军的。梁山军自己可没点火把,点着火把去偷袭对方,那也太弱智了吧。而当晁盖引军突围,绕过两个湾之后,撞上埋伏的那支弓箭手的时候,对方并没有火把,如果对方有火把,在黑夜当中,梁山军一定很早就能发现这支伏兵,也不至于几乎撞在一起。双方只是在黑暗中混战。
在漆黑的夜晚,凶手是怎么辨认晁盖的呢?凶手长着猫头鹰的眼睛?或者,佩戴了美军特战队员的夜视仪?在黑夜中,花荣曾经表现出超强的射术,在三打祝家庄的时候,射掉一只红灯笼。那是因为红灯笼是明亮的。人处在黑暗中,眺望远处明亮的灯,正常人的眼睛都能看见。但是,当彼此都处在黑暗中,是怎么能看见对方呢?
黑夜中怎么能看见目标呢?以前有个京剧《三岔口》,三个武生在黑夜中,相互摸着打架,表演的非常精彩。虽然夸张,但是符合逻辑。在漆黑的夜晚,能准确的射中目标,显然不符合逻辑。穿越小说恐怕也不会这么写。
如果只把跑在最前面的就当成晁盖,这种方法只能叫蒙,是瞎猫碰死耗子的蒙法。凶手会用这种不靠铺的原则吗?
日期:2017-07-22 10:47:26
还有,凶手是在哪个方位对晁盖进行的攻击?
后面吗?看起来最容易,因为凶手很容易躲在,晁盖身后的队伍中。可事实情况是晁盖脸部中箭!凶手在后面放箭,只会射中晁盖的后脑。而且这种方法风险最大,很容易被晁盖手下的将领和士兵发现。凶手怎么敢这样做呢?
两侧吗?不会,刚才从环境分析,两侧根本就没有敌军埋伏。如果,凶手单独埋伏在此,施放冷箭是很容易被察觉的。另外,凶手怎么能算出晁盖一定会走这条路?难道凶手是曾家军的?梁山上没有人了解曾头市的地型啊!
那么从方位来看,凶手只能在晁盖的对面放箭。(书中也是这么描述的。我在这扯啥蛋呢!)
可是,可是,.凶手是怎么在两军即将碰面的瞬间,出现在晁盖对面的曾家军阵营里去的?乾坤大挪移?穿越时空?这不科学啊!一个人突然出现在曾家军里面,向晁盖射箭,首先会把曾家军的人吓傻吧?不要说在冷兵器时代,就算是现代,我也想不出有什么法子,让一个人瞬间出现在晁盖对面!能出现在晁盖对面的只能是曾家军的人,如果是曾家军的人,这还能算谋杀吗?
日期:2017-07-22 10:57:25
另外还有一个办法,就是让凶手混进了曾家军的队伍!有这可能性吗?
来分析一下。要想满足这个条件,凶手一定箭法非常好,否则混进去也没用。从这个理由来说,普通的小喽罗似乎已经排除在外了。有些朋友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猜测了很多梁山好汉的名字,我不想猜测是谁,我只想一个问题,就是不管凶手是谁,他是怎么混进去的?
首先书中没有交代任何人试图混入敌军阵营,也就是说,凶手只能暗自行动。问题是这些被怀疑的梁山好汉们,有机会混进去吗?书中描写这次战斗的时候有交代,所有本次随晁盖的人员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十人,随同晁盖劫营,另一部分随同林冲接应。在我们前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知道,随同晁盖劫营的人,基本是可以排除嫌疑人的,因为从攻击方位来看,他们就没有下手的机会。
那么随同林冲接应的人呢?有机会吗?同样没有。道理很简单,因为晁盖先出发,林冲带人接应,后出发。后出发的人,怎么能跑到先出发的晁盖前面去埋伏呢?而且还是混进敌营去埋伏!咱们先不说凶手是如何,掩人耳目的脱离大部队,如何用高超的技巧混入敌营,(其实,想做到这两条,都很难,尤其后一条,几乎不可能。关于这一点可以参阅三打祝家庄,杨林去探路都会被抓,还想混入敌营?)首先,从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来说,根本就不符合时间先后的逻辑!有人就曾分析,跟随林冲的某人,有不在现场的嫌疑,而有可能是凶手。但是,分析者忽略了时间发展的先后次序。凶手不可能后发先至。
从上面这些情况,能够看出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梁山的头领中,根本就没有人具备做案的条件。
日期:2017-07-22 12:02:47
从上面的分析来说,晁盖之死,不是谋杀,不属于故事发展的人为偶然性。
许多人都是从晁盖与宋江之间的矛盾,或者,是从石秀的性格,来主观臆断晁盖之死。之所以说,这种方法是错误的,是因为,水浒是一部非常写实的小说,没有证据,单凭猜测是不行的。而所有的证据都不利于阴谋论,甚至说,阴谋论者都拿不出一丁点的证据,来证明晁盖是被谋杀的。
所有的阴谋论者,都仅仅是毫无证据的,脱离实际的主观臆测。
那么他的死亡是属于故事发展情节中的偶然性,还是情节中的必然性?
还是看看,导致晁盖死亡的起因事件:曾头市之战。
引起这场战争的导火索,我就不说了,读过水浒的人都知道。咱们只说过程。
【晁盖听了戴宗说罢,心中大怒道:“这畜生怎敢如此无礼!我须亲自走一遭。不捉的此辈,誓不回山。” 】晁盖听戴宗描述了曾头市侮辱晁盖的标语,非常愤怒,马上决定亲自带队,征讨曾头市。
【宋江苦谏不听。晁盖忿怒,便点起五千兵.你且休阻我!遮莫怎地,要去走一遭!”宋江那里违拗得住。晁盖引兵渡水去了。】
日期:2017-07-22 12:06:00
宋江试图劝阻,晁盖根本不听。这里面重点提到晁盖的情绪—“心中大怒.忿怒”。我们先不去探讨晁盖愤怒的原因。反正晁盖在愤怒之下,作出一个很草率的决定,带兵攻打曾头市。
孙子兵法里面有一句著名的话“主不可怒而兴师,将不可蕰而致战。”什么意思?就是说,君主不能因为一时的愤怒就发动战争,主将不能因为一时的生气就出兵作战。为什么呢?孙子兵法开篇就解释的很清楚了“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