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宗师不看水浒,活该他挨揍。——水浒杂谈。》
第17节

作者: 柳忘言
收藏本书TXT下载
  发动一场战争,关乎一个国家,或者一个集团的生死存亡,是非常重大的事 ,一定要小心慎重。这种事是不能轻易作出决定的。对整个集团有利,而且有取胜的把握,才能发动战争。否则,宁可忍让。有战争就会死人,每一个走上战场的人都明白这一点,为了整体的利益,将士可以流血牺牲。可是,为了君主个人的情绪,让将士流血牺牲,就是对参战的每一个生命不负责。如果是这样,士兵将领们也不是傻子,他们会为君主卖命吗?

  在后来的作战过程中,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在作战不利时,作为晁盖的老部下,自己的嫡系将领,三阮,宋万,杜迁等人,首先想到的就是跳水逃命,他们可不管你晁盖的生死。这怪不得他们,是因为,晁盖作为老大,因为个人的原因,因为个人的情绪,轻率的把自己的弟兄推上战场,没能真正负起一个当老大的责任,弟兄们当然也会为自己的生命考虑啊。
  将士不能上下一心,战争必败。所以说,晁盖”怒而兴师“是犯了兵家大忌,这是他战败的第一条原因。
  日期:2017-07-22 12:16:45
  说到这儿的时候,顺便聊点题外话,中印之间在边境对峙已经一个多月了。当我们私下聊起这事的时候,有些人就认为当局软弱。张嘴就说“打啊,咋不揍它,看看咱们当朝太祖,说打就打”其实,1962年那一仗,咱们国家是经过了一年准备的。没有任何准备说打就打,岂不是胡闹?
  战争开打容易,收场可麻烦。不把国家的整体利益考虑清楚,是不能轻易动兵的。这也就是“主不可怒而兴兵”的道理。所以,依我看,边境的对峙,恐怕还得拖一段时间。

  日期:2017-07-22 14:07:14
  作为对比,我们看看宋江发动战争的时候,用的是什么样的借口:【祝家庄那厮要和俺山寨敌对。即日山寨人马数多,钱粮缺少。非是我等要去寻他,那厮倒来吹毛求疵。因而正好乘势去拿那厮。若打得此庄,倒有三五年粮食。】
  这是宋江要去攻打祝家庄时说出的理由。宋江没有纠缠关于时迁偷鸡那点小事,攻打祝家庄也不仅仅因为梁山丢了面子。粮食,才是最重要的,这关系到梁山的发展和生存,这才是梁山人的整体利益。为了梁山的发展和生存去战斗,当然会得到所有梁山人的拥护。
  如果晁盖能够聪明一点,找到一个类似的借口,结果会不会稍好一些呢?
  可惜,没有如果。我们再看看晁盖是怎么发兵的吧。

  日期:2017-07-23 10:17:09
  【晁盖领着五千人马,二十个头领,来到曾头市相近,对面下了寨栅。】很简单吧,就这样带这众位头领和五千人马一窝蜂的来了。怎么看都像似出来旅游的!不像似来打仗的。为啥这么说,晁盖没有做任何战争前的准备工作!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晁盖了解曾头市吗?不了解。书中这样说【次日先引众头领上马去看曾头市。从多好汉立马看时,果然这曾头市是个阴隘去处。】到了曾头市才想起看看曾头市什么模样,这才发现曾头市地形险恶。早干嘛去了?现上轿,现扎耳朵眼!为什么不会提前派兵侦查呢?现在也只能看看地形,曾头市里面真正的实力如何?有多少军队?对方的主力部队在什么地方?怎么才能发现?所有的问题都不得而知。可见,盛怒之下,严重影响了晁盖的理智。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冲动是魔鬼”。

  晁盖犯的错误不仅仅是冲动。他带领了二十个头领,却没有做任何分配任务的工作,二十个头领没有任何具体职责。谁来做先锋?谁来做预备队?队伍左翼谁负责?右翼谁担任?后勤的粮食供应谁来保证?这些工作都没有安排。而是二十个头领带着五千人扎堆,先后次序一概没有!晁盖的这种带队方法,如果碰上埋伏势必全军覆没!道理很简单,就象俗语说的: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
  日期:2017-07-23 10:20:43
  军队行军布阵,必须分成几个部分,各个部分拉开适当距离,这样,占地广,不容易被敌人全部包抄,而且,即便是受到埋伏,其中一部受到攻击,另外几部可以随时救援。攻击敌人的时候,几支部队也容易从不同方向,不同地点对敌人发动全面的打击。
  由此可见,晁盖带兵打仗完全是个外行,他根本就不具备当一个主将的基本素质。在后面的战斗中,若不是林冲的提醒,恐怕这一战,梁山军真的要全军覆没了!书中这样写的:【林冲道:“哥哥休去。我等分一半人马去劫寨,哥哥在外面接应。”】林冲的谨慎是完全有道理的。晁盖对林冲的建议,只听了一半,他让林冲在后接应,他自己亲自冲进去了!
  日期:2017-07-23 10:24:39
  同样,我们再拿宋江带兵打仗来做一下对比。宋江攻打祝家庄的时候,作者是这样写的:
  【将下山打祝家庄头领,分作两起。头一拨:宋江、花荣、李俊、穆弘、李逵、杨雄、石秀、黄信、欧鹏、杨林,带领三千小喽罗,三百马军,披挂已了,下山前进。】
  【第二拨:便是林冲、秦明、戴宗、张横、张顺、马麟、邓飞、王矮虎、白胜,也带领三千小喽罗,三百马军,随后接应。】
  【教宋万、郑天寿守把,就行接应粮草。】
  宋江分配的很清楚,第一拨主攻,第二拨接应,同时,安排好了后勤保障工作。看看宋江是如何带兵的,两人对比,高下立判。并且,在战斗之前,宋江是这样做的:【宋江在中军帐里坐下,便和花荣商议道:“我听得说祝家庄里路径甚杂,未可进兵。且先使两个人去探听路途曲折,然后进去。知得顺逆路程,却才进去,与他敌对。”】  没开战之前先做好情报工作,这是每一个带兵打仗的将领要做的基本功。而晁盖呢,根本就没想过这个问题 。

  看到这里,我们就知道,凭晁盖的才能和素养,是不能够做为主将带兵打仗的。能力不够,死撑着硬上,这是晁盖战败的第二个原因。
  日期:2017-07-23 10:50:41
  晁盖战败的第三个原因:有勇无谋,急于求成。
  曾头市在与梁山军对垒的时候,对自身有清晰的定位。由于整体实力不如梁山军,曾头市虽然高调对抗,但在实际作战中,并没有硬碰硬的对攻,而是充分利用地利优势,诱敌深入。利用地理优势伏击梁山军,这应该是曾头市早就做好的,战斗预案。可见,曾头市早就做好了战斗准备。而梁山军在晁盖的盛怒之下,没有任何准备,冲忙的参战。如下情形:
  首次交战。【曾魁斗到二十合之后,料道斗林冲不过,制枪回马,便往柳林中走。】曾魁为什么往柳林中走呢?一定是早有预伏,准备好了在柳林中伏击梁山军。好在林冲很有经验,判断出曾魁是诈败,并没有追赶。

  二次交战。【曾家军马一步步退入村里。林冲、呼延灼紧护定晁盖,东西赶杀。】曾家军马一步步退入村里。从这一句的描述中,能看出,曾家军的后退,是很从容的,非常有次序的撤退。这种后退并不是抵挡不住的战败!曾家军在战场上有意的示弱,目的很明显,是在引诱梁山军进入伏击圈。
  从这两次的战斗中,能够看出来,曾家军的作战意图是很明确的,那就是利用地理条件,伏击梁山军马。幸好,有林冲这样的,有着丰富作战经验的将领,没有贪功冒进,才免于过早的战败。而晁盖做为主将,显然没能够对战场形势,有任何的预判。并且,在仅有的两次战斗中,在没能打开局面的情况下,就早早的暴露出焦躁的情绪。所以,在有和尚来诈降的时候,轻易的相信对方,以至于中伏战败。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