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三千年:这个历史挺好看——人人都能读懂的心灵国学史》
第45节

作者: 邺下风流在晋多
收藏本书TXT下载
  明帝惊醒,才知是做梦,对那金人牵挂不已。如果是梦见金子,明帝忆也不忆,皇帝不差钱。可这是金人,还在自己家里走动,这就有些迷惑了。
  在那个年代,又没有机器人的概念,可偏偏做梦梦出个机器人来,这太不科学,莫非要发生什么事不成。
  第二天向群臣一说,大家都互相望着,不知如何回答。只有博士傅毅出列奏道:“臣听说西方有神,传名为佛。前朝武帝时派骠骑将军霍去病讨伐匈奴,匈奴大败,逃走时丢下了祭天所供的金人,被霍去病当战利品带回。后来几次大乱,金人早已不知所在。陛下梦见的金人,想必就是西方所传言的佛。”
  明帝听了,也觉得好奇,讨论了一番后,决定派遣人到西方天竺国,去打听金人的消息。使者一干人万里跋涉,到了天竺,用白马驮回来一个小金人。

  同时还带回来若干佛经和两个沙门,一个叫摄摩腾,一个叫竺法兰。
  本书按有的史书说的“使于天竺”来叙说,这些人是不是走到了印度,尽可怀疑,当时西域已经有了佛教,他们就地取经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少走一大段路,又省了许多车旅费,回来也不少报,何乐而不为呢?
  沙门就是高僧的别号。二位高僧拜过明帝,呈上佛像和佛经。明帝看那佛经如看天书,全是外文,不知所云,粗略翻了翻,又看那金佛像,与梦见的那个金人倒有点相像,连声夸了两句好后,与大伙商量该如何安置这些佛经佛像。
  最后定在洛阳城西筑造一座寺观,让两个沙门做寺里的住持。又把那匹驮回经来的白马,也供养在寺中,取寺名为“白马寺”。
  这回明白为什么《西游记》里唐僧的坐骑也是匹白马了吧。
  

  明帝到此总算了却了一段心愿,渐渐把佛经的事抛在脑后。王公大臣也不知道什么礼佛烧香,更是很少去光顾白马寺。当官的不知念佛,老百姓就更不知道了,不把佛当妖精就不错了。白马寺门可罗雀,哪有什么香火钱,完全靠国家财政补贴支持。
  只有远在楚国的楚王刘英听说驮回了佛经,屁颠屁颠派人大老远来访求佛法。
  这楚王刘英的母亲为许美人。美人这个称呼看上去很美,借问汉宫谁得似?美人这个级别在汉宫中也就排第五六级吧,连皇帝的一个小三都够不上。时代在变,皇帝小三的相对应名称也在变,皇帝的大老婆对应的永远是“皇后”的尊号,皇帝的小三在汉宫中相对应的是“婕妤(jiéyú)”之类的称号,至于那个美人称号,比小三婕妤还低。在众多的后宫佳丽中,在一片片的姹紫嫣红中,只能是可怜美人倚新妆了。

  许美人的级别既不高,姿色想必也高不到哪儿去,并不受光武帝宠爱。刘英在11个兄弟中的封地也最贫小。明帝为太子时,刘英和明帝很亲近,明帝也很亲爱这个小弟。这次听说皇帝哥哥不远万里请来了外国神像,立刻表示大力支持,派人千里迢迢赶到第一现场,取经造像,以求供养。
  摄摩腾、竺法兰二沙门录了些佛经交给楚使,又教了些斋戒拜祭的仪式。刘英得了这些佛经,又依样制作了佛像,在王宫中安置好了,从此朝夕顶礼,日夜念经。

  几年后,汉明帝下了道诏书,命令所有犯死罪的囚犯,可以给官府交纳一些缣(jiān)帛赎免死罪。谁想到,这刘英也神经兮兮地派人拿着30匹黄缣白纨给朝廷送来了,还附上一表,上写:“我托皇恩在藩辅,过恶累积,今欢喜皇上的大恩,特奉送缣帛,来赎我的罪过。”
  明帝看了这些缣帛,很是惊讶,心想我这位兄弟是不是供佛供出毛病来了,念佛经译文念得连本国话都看不懂了,我写的是犯死罪的入帛免死,跟他有什么关系。佛经上也没说人人有罪,个个需要忏悔吧。看来得给他慰治慰治,不然我请回佛来岂不是先害了这位兄弟,于是颁下复谕道:
  “楚王崇尚浮屠(佛),洁斋三月,与神为誓,何嫌何疑?现将缣帛发还,以助楚王敬佛用。特此报闻。”
  此事总算完了,谁料这楚王刘英看来真有病了,后来又犯了别的事,最终被明帝削藩夺爵,自杀了事。
  刘英之死留给后世的反佛人士们最大的口实,那就是学佛也未必有好下场,你看中国的学佛第一人刘英就是很好的例子。
  明帝引入佛法这个新物种,佛教从此在中国生了根,但此时这棵幼苗还刚破土,谁也看不到它到底能长成什么样子。
  
  说完史学中兴和佛学兴起这两件事,现在再回到直播现场,今古文经争霸赛马上就要开始了,先请出我们的古文经拳王贾逵。

  贾逵家学渊源深厚,他的九世祖就是汉文帝时的名臣贾谊。
  在现代,你要是不知道贾谊,只能说明你是个半文盲;在汉代,你要是不知道贾谊,就只能说你文盲。
  贾逵父亲贾徽,也是古文经学家。贾逵尽传父业,且兼通今文经学,知彼知己,为以后给今文经学致命一击奠定了基础。
  贾逵勤奋好学,在太学读书时,不过问人间事,专力于学。长得伟岸高大,身高八尺二寸(1.9米),校园里当时有句流行语“问事不休贾长头”,就是说贾逵勤学好问,是个学习控,有问题弄不明白,不肯罢休,又长得身长人大,十分出众(可能脑袋也不小,是个大长脸)。

  明帝死后,章帝即位。章帝降心儒术,特好《古文尚书》《左氏传》,古文经得到了皇帝的个人喜好,与今文经的对垒形势发生了微妙变化。
  章帝又仿西汉宣帝在石渠阁开会议经的故事,在白虎观召开大会,讲论五经异同。
  
  这是历史上第二次经学全国代表大会,到会的有将军、大夫、博士、议郎、太学生、儒士等各级代表。章帝亲自到大会讲话,并作总结发言。大会由今文学家、五官中郎将魏应主持,班固(这时还没死)作大会记录。最后各种争议由章帝决断。

  大会有一项重要议题是讨论古文经有何优点和长处,比较今、古文经谁家的意思最好。
  会议前还定下一个基调,此次经学讨论应以伟大的前领袖光武大帝选定的谶纬为指导思想,不得与此发生冲突。
  此时谶纬高不可攀,在云端里看着他的盟友今文经与古文经搏斗。
  有了谶纬的支持,今文经踌躇满志,跃跃欲试。
  古文经看上去稍逊一筹。
  这是中国汉代历史上的第三次今古文经大战,也是一次两经重量级拳王比赛。
  日期:2017-06-16 16:47:27
  大会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拉开帷幕,由汉章帝宣布会议开始后,主持人魏应说:“皇帝问贾逵,《左氏》与《公羊》传解《春秋》不同,二义谁长,试为讲来。”

  贾逵起身道:“《左氏》是左丘明写的,左丘明和孔子同时,孔子深夸左丘明明于礼义。《左氏》所说,都是君臣大义,父子纪纲。”
  《公羊》博士李育站起来反驳道:“《左氏》说礼义,《公羊》又何尝不言?这并不是《左氏》的长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