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木材商人亲历的深山诡事》
第30节

作者: 开阳小生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们的木材都是从长山山脉深处砍伐的,现在北边看得紧,没多少货源,而且很贵。我们从自己开的路把木材从中南部运出来。”
  这次开口的居然是弟弟阿勇,他谈起木头来就跟换了个人似的,头头是道。
  “长山山脉深处?那里应该是边境线吧,不会出什么安全问题吗?”小蒋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阿勇回答说:“有的,深入里面不仅有野兽,还有偷猎的亡命徒,遇上的话会很危险。所以很多本地人也不敢深入,正因为这样,好木材才不会被乱伐偷走。
  但是我们能搞到猎丨枪丨,还有一支自己的安保队伍,也有自己熟悉的路径,小心一些没问题。”
  为了打消我们的顾虑,兄弟俩决定带我们进山看看他们的木场。
  临行前,阿勇递给我们两顶绿色斗笠。
  小蒋戴在头上摆了个造型,问我他戴着帅不帅气?我说你特别适合戴绿帽子,气得他赶紧摘下斗笠砸我。
  阿勇也乐了,告诉我们说:“山里面很热,这个季节还经常会有暴雨,戴这样的绿帽子很好嘛。胡志明同志的部队戴的都是绿帽子,光荣的!”
  果不其然,戴上这顶绿色斗笠,浑身立刻变得清凉许多。

  就这样,我们一行人坐上了适合在丛林行进的皮卡,阿雄打开车上的音响,发动机声伴随着奇怪的当地流行歌曲,驶入了长山山脉。
  南月国境狭长,面积不大。被长山山脉从西北往东南的方向斜贯全境。
  不但是南月与邻国的分界线,也是著名的战争子午线。
  山中有许多我和小蒋都不认识的树种,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野兽的咆哮,提醒这些不速之客闯入了它们的地盘。
  跟我们中原的神农架一样,这里简直就是科考人员研究生物多样性的世外桃源。
  我们在车里颠簸着行驶,茂密的雨林遮挡住了阳光,车前的大灯也仅能照清眼前的道路。
  直到小蒋吐得实在快受不了了,车子终于在一个小木屋前停了下来。

  阿勇递给小蒋一颗晕车片,告诉我们说,这里离真正的山脉深处还有很长一段距离,这是他们安保队长的家,先在这里休息一下。
  小蒋扶着一棵树,脸色苍白,摆摆手说再往里走他就要交代在这儿了。
  阿勇安慰他说,里面的路为了拉木材出来,专门用推土机加宽了路面,反而更好走些,不会再这么颠簸了。
  这时从木屋里走出来一个身高不高,但是非常强壮结实的中年男人。阿雄兄弟俩看到他显得很尊敬,口中称呼着队长,上前拥抱在一起。
  经过介绍才知道,队长的父亲和爷爷都曾是军人,分别牺牲在了反抗法兰西和米国的战场上。
  队长本人也曾是陆军军官,后来拒绝参加本国那场无意义的边境冲突战,而跑到国外当了雇佣兵,具有丰富的丛林作战经验。
  因此从军队出来后,被阿雄兄弟俩重金聘为安保队长,负责木场的安全。
  队长将我们带进他的木屋,这个丛林木屋有些像苗族的吊脚楼,架空的一层隔绝了潮气,屋子里面凉爽通风。
  对一路颠簸过来的我们而言,这里简直是天堂般的休憩地。
  木屋里没有桌椅,大家都是席地而坐。
  队长的妻子给我们每人端来一个打开的椰子,小蒋一口气喝了个干净,恢复了点精神,开始摇头晃脑地吟诗:“椰子生南国,此物最解渴。喝完不过瘾,还想来一个。”
  队长听完居然说他很有文化:“我们这些木场的人,都是从小没读过书的穷人,特别佩服会识字念书有本事的人。”
  说得小蒋心花怒放,得意地冲我挑挑眉。
  我笑着告诉队长道:“他这是冒充文化人,你要是让他再多吟一首诗,那就只剩下床前明月光了。”
  小蒋连忙反驳道:“你小看人,我还会背采菊东南下。”
  “拉倒吧,那是采菊东篱下。”我乐道。
  就在大家欢声笑语的时候,我感觉背后有人在扯我的衣服,扭头一看,不由得大吃一惊。
  出现在我面前的居然是一个头颅硕大,眼球突出,只能用手肘在地上爬行的怪物。
  此刻正扯着我的衣服冲我咧嘴一笑,露出几颗歪歪扭扭的牙齿,模样恐怖至极。
  队长的妻子赶忙跑过来抱起这个怪异的孩子,对我连连抱歉。我忙说没关系,心中庆幸刚才没有失礼地吓出声来。
  我看到队长的眼神瞬间充满哀伤,阿雄附在我耳边悄声说:“他是队长的孩子,被米国的毒药毒到了,生下来就是这个样子。”
  我惊讶地问什么毒药这么厉害?
  “是橙剂,山里到处都是橙剂的毒。橙剂毒死了神树,神树对我们降下了诅咒,让我们的孩子都变得奇形怪状。”
  队长痛苦地说道:“但是最毒的是人心,战争让人的心变得比毒药还毒!”
  我听说过那段悲惨的历史,以及这种恐怖的化学武器。

  当年米国在南月吃了游击队丛林战的大亏,为了除掉这些障碍物,便用新研制出的一种除草剂空投在丛林中,由于装这种毒剂的罐子有橙色条纹,故又被称为橙剂。
  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居然还有余毒遗留下来。
  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沉默片刻,最后举起椰子说了句:“为了和平!”
  “为了和平!”大家都举起手中的椰子碰在了一起。
  稍事休息后,我们又接着出发,队长骑着摩托在前面带路。

  所幸前面的路正如阿勇所说,被扩宽得能容下一辆卡车。我不知道这样的路况一直通到山脉深处,要花费多少人力物力。
  于是问阿勇,我们走的是不是胡志明小道?
  阿勇说不是,中央走廊已经开发成了旅游路线。
  我们现在是沿着另一条岔路走的,米国的橙剂让很多地方的树木不再生长,变成了死区。
  他们正是利用这些死区开出这样一条新路。
  车子又往山脉深处行驶了很长一段时间,期间下了一场雨,雨停后炎热将雨水化成了闷热的蒸气,粘在身上跟蒸桑拿似的,仿佛把体内的油都熬干了,别提多难受。

  随着我们一行的深入,脚下的地势逐渐升高,好像进入了丘陵地貌。
  最后终于停在了一小块空地上。我们跟着下了车,隐隐约约能听见伐木工喊号子的声音,但是四周并无人影。
  空地中央有一棵巨大的榕树,努力地仰起头都看不到顶,周围树木的树冠只到它的树干部分,不知道它到底有多高。
  无数的气生根向四面无限伸展,再向下扎进土壤形成新的树干,竟是独木成林,看来这棵大榕树是周围这些榕树的老祖宗了。
  日期:2017-11-25 07:38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