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震抗日战场的中国百战将军:薛岳传》
第24节

作者: 王心钢
收藏本书TXT下载
  事实上的确如此。红军本来兵力有限,又缺少炮兵、飞机,武器也落后。在李德等错误指挥下,以碉堡战对碉堡战,以己之短对敌之长,即使战士们再勇敢、牺牲再大,也难以避免苏区被一步步蚕食的局面。
  整个9月,在薛岳部节节进攻前,红军仍然进行着有组织的抵抗,除了红二十三师,还有红二十一师和前来增援的红六师十六团。
  古龙岗扼兴国、宁都之孔道,作于都、会昌之屏障,襟江带水,沃野在望,人口繁庶,尤属物资荟萃之区。薛岳把它作为六路军战略据点,命令各师相互掩护,步步为营,全力攻占古龙岗。
  然而,10月10日12时整,薛岳与副总指挥吴奇伟兴高采烈地进入古龙岗圩时,却发现这里已是一座空城,红军和群众都没了踪影,让他纳闷了老半天。
  为了防止中了共军的“奸计”。他让各部就地固守,并派出搜索队寻找红军的踪影。后来,他才知道,红军主力已作战略转移了。

  在江西,薛岳部与红军打了大大小小战斗数百次,修筑的碉堡数以千计,对于这段经历,薛岳曾发以下感想:
  兹役既捷,共匪总崩溃乃为具体表现,所以促其崩溃之原因,固由于国军迭次围剿,以有形之力,予以痛创,总理救国救民三民主义乎,委座三分军事七分政治之策略,以无形之力,使之动摇,尤为制胜之源也。
  当然,这个观点是薛岳站在国民党立场上的看法。

第九章跟踪追击,湘江风浪急(1)

  一、受命长追,率部入湘
  红军是在1934年10月12日晚踏着月光,渡过浅浅的于都河,正式开始长征的。
  当时指挥权仍集中在博古、李德等人手里,知道长征的人并不多,仅局限在军团司令、政委以上少数人,就连毛泽东、陈毅等也是在准备长征的最后关头才知晓,因而大部分红军指战员只知道战略转移,但去哪里,干什么,还回不回来,什么时候回来,仍是一个秘密。这也就难怪薛岳等国民党官员更加弄不清红军的去向。
  此时,蒋介石正偕夫人宋美龄在华北视察。这天晚上,他突接“南昌行营”转来情报,说红军主力有突围模样,前锋已通过信丰江(即桃江),不禁大吃一惊。
  蒋介石原以为江西围攻的大势业已完成,胜利在望,显得飘飘然。他曾自以为是地对南昌行营的几个高级幕僚分析说:“7月25日,前红军湘鄂赣总指挥兼十六军军长孔荷宠向我驻泰和之剿匪军第七纵队周浑元投诚,是红军瓦解的先声;8月7日,湘鄂赣边红六军团在我西路军围攻下已难以立足,不得已向西突破。从这两件事来看,红军现已无法施展其机动灵活的战术,只能局促回旋于堡垒之间,已成被动之局。”

  蒋介石口口声声要把红军消灭在包围圈内,却做梦也没有想到红军竟然还有这么大的战斗力,敢于放弃根据地,搞战略转移。接到共军有突围意向的电报后,他立即中断在华北的视察,飞回南昌,召集其高级幕僚,商谈对策。
  在五万分之一的军事地图上,蒋介石和幕僚们分析着红军行动方向的各种可能:
  一是由赣南信丰入广东。蒋介石连连摇头,说:“共匪”中央红军利在乘虚,如进入粤境,逼得陈济棠的粤军不得不拼命抵抗,倘被前后夹击,是难于立足的,那是他们的不利之路,去了亦无足为虑。当年叶、贺的南昌起义部队就是前车之鉴。我想,他们不会这么蠢的。
  二是从赣南经粤湘边入湘南,重建苏区。蒋介石点点头,道:有这个可能。赣粤湘边区是我们政治上的薄弱点,由此造成的军事薄弱点,“共匪”中央红军入湘后,极有可能与湘西的贺龙部会合,这是我们最不想看到的,应加以重视。
  三是进入湖南后出鄂皖苏区再北进。蒋介石说,这条线与第二种可能相近,这是当年太平天国北进路线,政治上威胁较大,可以考虑。

  四是从粤桂湘边走贵州、渡长江上游金沙江入川西。这是他的幕僚、老谋深算的杨永泰提出的。蒋介石听了,立即否定说:“不,不。这是石达开走的死路。他们走死路干什么?若走此路,消灭他们就更容易了。”
  初时,中央红军长征所选的目标,正是按照上面的第二种可能,与贺龙的部队会合。这恰好与蒋介石的围堵方向相一致。后来,谁也没想到,红军到道县后,决定改道入贵川地区,走的正是杨永泰所推测的路线,历史由此改写。此是后话。

第九章跟踪追击,湘江风浪急(2)

  尽管红军西行有多种可能,但对于红军离开苏区本身,蒋介石还是十分高兴的:“不管共军是南下或西行、北进,只要他们离开江西,就除去我心腹之患。依我看来,共军不论走哪一条路,久困之师经不起长途消耗,只要我们追堵及时,将士用命,政治配合得好,消灭共军的时机已到,大家要好好策划。”
  幕僚们奉承道:“委员长高明。”
  蒋介石说:“告诉各部队和情报部门,迅速查清共军的真实动向。”
  10月18日中午,侍从室主任晏道刚敲开蒋介石的卧室,向他报告说,刚才,得到东路军蒋鼎文司令的电报,他们在占领赤都瑞金后根据所得的资料分析,表明:红军不是战术机动,而是战略转移;不是南下,而是西进。目前,红军西移前锋已达到赣湘粤边。
  正准备午休的蒋介石,仔细看完电报后,急令晏道刚,限在当晚21时前,速电广东陈济棠、湖南何键、广西李宗仁、白崇禧,着令他们调遣部队在粤赣湘桂等地带,构筑四道封锁线,堵截红军。同时,命令北路军顾祝同部以第六路军薛岳率所部包括吴奇伟、周浑元两个纵队共八个师和一个支队(相当一个师)担任追击。

  晏道刚依令而行。
  薛岳自从占领古龙岗后,见红军主力不知动向,不敢贸然前行,只是派出多路密探,四处打探。10月19日,当从南路军总部及北路军第八纵队指挥官周浑元那里获悉红军已通过信丰江继续西进,并且突破广东余汉谋部的第一道封锁线后,薛岳激动得从座位上弹起,命令幕僚,马上向南昌行营发电请战,表示愿率六路军跟踪追击。
  这在其他蒋军将领仍在作观望的情况下,薛岳这一着算是“抢眼”的。
  俗话说,来得早,不如来得巧。薛岳打的电报可谓恰到好处。因为此时,蒋介石正在物色追剿军中央嫡系部队的总指挥。
  蒋介石原打算由陈诚担任这个职务,薛岳任副职;但陈诚极力推荐薛岳任正职,蒋介石也考虑到江西方面困难重重,须由陈诚负责“善后”,同时红军在陈诚指挥的北路军向南压迫下,有进入广东的可能。薛岳是粤将,由他率部追入广东较为人地相宜,不易产生误会。这既可“消灭”红军,又能铲除广东陈济棠的割据局面,可谓“一箭双雕”,因而同意了陈诚的意见。

  薛岳只想着率部追击红军,没想到让他担当“如此重任”,故受命之初,心中有些矛盾,私下里对第四军副军长陈芝馨说,追剿任务太繁重,自己所属的嫡系部队又太少,恐怕难以胜任。
  正当薛岳矛盾时,陈诚特地前来打气,把蒋介石的入粤意图告诉薛岳。他对薛岳说,伯陵兄,你尽管率部入粤;倘遇棘手问题,有小弟我在背后为你周旋,全力支持你。
  有陈诚这句话,薛岳心里踏实了许多。他怀着回粤称霸的野心,欣然答应了担任追剿军总指挥。

第九章跟踪追击,湘江风浪急(3)

  10月25日,薛岳正式收到北路军总司令顾祝同的电令:“着第六路军各军师由赣南取道上犹、遂川、莲花、永新入湘南,加入西路军及南路军作战地境,向共军进行猛追。”
  蒋介石平时爱直接给前线的将领写亲笔信,并直接通过飞机空投,交到将领手中,让他们“感激涕零”。薛岳从江西兴国开始其“追剿”行动前,便收到蒋介石空投下来的一封亲笔信。信中分析道:
  赤匪此次西窜,虽号称十万,据空军毛指挥官(邦初)侦察报告,匪军分几路前进,队伍很乱,且民夫甚多,确是倾巢西窜,辎重甚长,行动维艰。据陈总司令伯南电告,匪军通过信丰、大庾、上犹、仁化、汝城、延寿地区,迭经阻击,溃散不少。据俘称,一、三军团在前,五军团在后,朱、毛确在军中,歼灭此股,关系国家成败,应特加注意,倍加奋勇。

  过去赤匪盘踞赣南、闽西,纯靠根据地以生存,今远离赤化区域,长途跋涉,加以粤、湘、桂区域民性强悍,民防甚严,赤匪想立足斯土,在大军追堵下殊非容易。自古以来,未有流寇能成事者,由于军心离职,士卒归故土,明末李自成最后败亡九宫山,可为明证。
  蒋介石给薛岳的任务是:
  第六路军以机动穷追为主,匪行即行,匪止即止,堵截另有布局。如侦察匪军有久盘之计,务即合围,毋容其再度生根。对朱、毛与贺龙再度合股之企图,务必随时洞察其奸。在战略上要经常注意,加以防范。
  要令各军将士,认识西窜流寇,人数虽众,乃多裹胁;在江西经国军四年血战,无以生存,才相继西逃。今已势穷力蹙,内部不和,缺粮缺弹,形如缺水之鱼。我军要人人同仇敌忾,树立灭匪雄心,树立个人殊勋,为国家开太平之信念。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