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震抗日战场的中国百战将军:薛岳传》
第29节

作者: 王心钢
收藏本书TXT下载
  薛岳接电后,只好要通了吴奇伟的电话,令其火速北渡乌江,增援遵义。

第十章进占贵州,山高云雾浓(6)

  此时,吴奇伟正依照薛岳的命令率五十九师、九十三师从清镇开赴修文,原计划是防备红军南渡乌江进攻贵阳。他刚到达修文,便接到薛岳的电话命令,要他改变计划,因而感到不解,忙问为什么。
  薛岳苦笑着解释,王家烈一天给蒋委员长一个电报,说红军主力进攻娄山关,黔军快守不住了。蒋委员长命令必须确保遵义。我已令周浑元纵队向遵义靠拢,以便会同你部增援遵义。
  这个王盐巴。吴奇伟狠狠地骂了一句。
  其实,红军主力究竟在哪里,薛岳心中也无数。特别是周浑元部已为红军所挡,不能向遵义移动。这也正是后来吴奇伟在遵义一触即溃的一个重要原因。
  另外,从薛岳一份关于川滇边境电,说 “窜据威、镇、牛街间之共匪主力,被我川滇军截击,西窜无由,饥疲不堪,随处劫掠,已成流寇。匪首朱、毛,有化装逃走说”也足见薛岳的情报不灵。
  既然蒋介石已下了命令,吴奇伟也无可奈何,只好率部渡过乌江,于27日下午到达忠庄铺。
  在忠庄铺,正准备吃晚饭,吴奇伟接到薛岳总部紧急的电话,说娄山关已落入红军手中,红军正在大举进攻遵义。

  吴奇伟放下电话,正要派人去侦察情况,王家烈带着几个卫士匆匆走进指挥部。
  王家烈见到吴奇伟就兴高采烈地说:“中央军及时开到,遵义就有办法了。”
  吴奇伟问:“王主席,遵义方面情况如何?”
  “我刚从遵义来,离开时,老城还在我们的掌握中。共军来势凶猛,确实是他们的主力部队。如果不马上驰援,恐怕难保。”王家烈拍着五十九师团长张德能肩膀说,“这回是你立功的时候了。”
  王家烈没有料到的是,他愈强调红军主力已在遵义,吴奇伟就愈不敢急速前进。吴奇伟渡江前,原是希望周纵队能迅速靠近遵义,与他会合共同推进。但周纵队没有到来,使他有些失望。

  吴奇伟来回踱了几步,从王家烈介绍的情况来看,红军主力已到遵义,遵义很可能随时落入红军手中,如此莽然驰援,恐怕很危险。他站定后,对王家烈说:“部队要等集结才能继续前进,还是先派人再侦察一下。”说着,他转身用广东话对旁边的参谋魏鉴贤说,“你先去看看,路上机警些。”
  魏鉴贤心领神会,立即带着一个卫士,乘王家烈的小汽车前往。来到大约离遵义城四公里的地方,他叫司机停车,自己登上一个小山头,用望远镜观察城里的情况。遵义分新城、老城,新城在东,老城偏西。其时新城遍地红旗,无疑已为红军所占;老城方面,仍有疏落枪声,估计仍在王家烈部手中。
  这时,他见有一支队伍正向右翼南面移动,马上下山。回到指挥部,魏鉴贤领会到吴奇伟刚才的暗示是不想派部队贸然到遵义,便报告说:“新城已遍插红旗,老城方面也已停止抵抗,一支共军正急速向我右翼移动。”

第十章进占贵州,山高云雾浓(7)

  王家烈听了他的回报,便与吴奇伟商议说:“我现在手里只有一个团,其他几个团联系不上。当前地形,我们的主力应由西侧隐蔽地向桃溪寺前进,首先将红花岗占领。川黔公路以西,由贵部向红花岗进攻;川黔公路以东一带高地,由我部八团坚守。指挥所位置于忠庄铺北端。你看怎么样?”
  “行。” 吴奇伟干脆地说。
  是晚,一夜枪声,红军已完全占据遵义城,并抢占红花岗险要阵地。
  28日上午10时左右,浓雾消散,吴奇伟命五十九师右翼部队开始向红花岗高地进攻。部队推进至半山腰时,突然遇到埋伏的红军猛烈抵抗,有一个营被胶着在半山上,攻不上去。五十九师师长韩汉英见状,增加一个团从左翼进攻。该团亦受到红军的反击,损失很大,被阻于山腰上,无法前进。
  激战中,薛岳调来飞机增援,对红军阵地狂轰滥炸。吴奇伟趁机派一队人马沿红花岗山麓冒死钻进谷地,企图迂回穿插。
  迎战的是能征善战的红一、三军团主力,见敌人进入谷地,正是好时机,便于下午2时吹起冲锋号开始反攻,一部由公路以东的甘堰塘、南公山向敌指挥所所在地的忠庄铺后方,迂回攻击前进,迅速占领北端的有利地形,另一部由官田垭抄公路直趋敌指挥所,以致敌军全线动摇。
  吴奇伟站在忠庄铺南端一个高地上,看到右翼受到的压力愈来愈大,占领高地的计划又不可能实现,有点急了。他回头对站在身边的两个参谋说:“我们面对的是共军主力,周纵队距离太远,九十师也要明后天才能赶到这里。你们看该怎办?”
  两个参谋建议立即脱离战斗,否则入夜有受到红军主力歼灭打击的危险。

  吴奇伟犹豫了一下,便叫参谋拟撤退命令。撤退时间是下午4时,撤退顺序是军部、九十三师、五十九师,
  吴奇伟考虑到,撤退中有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在红军强力压制的情况下安全退过乌江。
  起初,他想把军部、九十三师与五十九师靠在一起,向乌江渡上游(离乌江渡约三十里)的老渡河点渡过乌江。后来,考虑到夜行山路,走不过红军,同时已约定五十九师由乌江渡前来增援。因此,他决定军部、九十三师沿公路南走乌江渡,五十九师掩护军部、九十三师撤退后,向老渡河点回息烽县待命。
  下午3时半,离撤退时间只有半小时,吴奇伟与薛岳通了一次电话。谁知薛岳听完撤退计划后,并不同意吴部全部撤过乌江南岸,命五十九师撤回北岸,守住乌江两个渡口,等待支援。
  吴奇伟有些无奈说,撤退命令已下,恐怕已无法改变撤退计划。薛岳怒吼道:执行吧!

  晚7时许,天完全黑了下来,咆哮的浪声,让人有种危机感。吴奇伟率卫士数十人退到离乌江渡约15里的刀靶水,衔尾追击的红军已追上九十三师,与后卫交上了火。顿时,枪声、冲杀声一片。

第十章进占贵州,山高云雾浓(8)

  这时候,部队乱成一团,已难以控制。吴奇伟心急如焚,要走嘛,薛岳有命令不准渡江;不走嘛,只有等待红军俘虏。这该如何是好?他急得朝天大吼:“好,我就死在这里吧!”
  旁边的两个参谋完全理解吴奇伟之为难,一来因为薛岳不许部队渡江,吴奇伟当然不便只身脱身;二来因为许多营连长反对匆匆撤退,这些营连长由于长途行军,士兵逃亡太多,不好报账,他们希望小打一阵才走,便于报销。吴奇伟感到来自上下的压力和失败的责任,浑身不觉瘫软下来。
  枪声越来越近,情势紧迫。两参谋马上招呼卫士,挟着吴奇伟向乌江渡急走,到渡口时,已是入夜时分。
  守浮桥的工兵连长问吴奇伟:是否拆桥,何时拆桥?
  吴奇伟犹豫了一下,答:待武装部队过后拆桥。说毕,他率领数十名官兵首先渡过乌江。
  吴奇伟过桥之后,聚集在渡口北岸附近的辎重队伍见军长渡江了,一拥而过,桥头的秩序顿时大乱,使守桥部队无法维持。

  吴奇伟过桥后刚走上半山,忽听到背后枪声大作,回头一看,红军占领了渡口北岸山顶,居高临下,往下扫射,而撤退的部队麇集在山脚河谷,拥挤抢渡,十分混乱。
  吴奇伟害怕红军南渡追上来,一咬牙,急令工兵砍断浮桥桥索。
  只听“喳啦”一声,浮桥断了,桥上的官兵凄叫着,跌入江中急流,不知其生死如何。吴奇伟摇摇头,以双手掩眼,不敢观看。其时,渡口北岸尚有千多人留在河边,慌作一团……
  这1000多人,除了少部分侥幸从其他地方逃过江的,大部分成了红军的俘虏,并作为新兵,补充进红军队伍。同时,红军还缴获了大批的辎重武器。
  五十九师师长韩汉英当日并没有依照吴奇伟的命令撤退,而是在第二天拂晓始撤退,侥幸躲过红军一击,从老渡河渡江,当晚回到息烽。韩汉英见到吴奇伟,第一句话就埋怨吴奇伟不该下令撤退。他说,“即使拿不下老鸦山,至少也能坚守阵地待援,何至溃败至此?”

  吴奇伟在第四军中一向被称为“阿婆”,很少发脾气。这回,他突然打断了韩汉英的话说:“傻瓜,我们碰上了共军主力!”
  韩汉英没有再做声了,清点人马,四个团出去,剩下的不过半数归来。
  这次战斗,是薛岳的部队自在江西参加第五次“围剿”以来败得最惨的一次,五十九、九十三两个师共计被俘伤亡达3000人以上。薛岳闻之,脸色大变,对朱德、毛泽东所率的红军来去无定的机动神速感到可怕。为了掩饰败绩,确保嫡系吴奇伟、韩汉英的地位,他不单少报伤亡损失的数字,而且把战败的责任推到王家烈和九十三师师长唐云山身上,同时上报蒋介石,自请处分。

  薛岳自经此役后,狂妄自大的气焰减低了不少。而红军方面,兴致勃勃的毛泽东,面对娄山关大捷,写下了著名的《忆秦娥·娄山关》:

第十章进占贵州,山高云雾浓(9)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