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明月二分无赖》
第54节

作者: 舌灿洗灵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09-02 09:38:20
  第四十六章 白城
  咬一口后,感觉很好吃,香甜可口,别有一番滋味。高白灰问道,你这馍馍咋做的,很好吃。老汉哈哈大笑,特有的陕北淳朴劲很感染人。他一边夹着馍馍一边说,这馍馍啊你们是做不成的,做馍馍有几百年历史了,当年大清朝皇帝都吃过我们老祖先烤的馍馍。我这馍馍用最好的春小麦面粉,用的猪油要色白纯净。把米面用温火炒熟,拌上糖、核桃仁、梅酱、芝麻、陈皮面等,用烧酒搅拌均匀。包好的馍馍,点上红绿花,放进鏊子内烤,香喷喷的,你说能不好吃么?

  崔浅浅点头说,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馍馍,比我们家的好吃。高白灰无奈看看她,直到现在他也没有搞清楚这女人到底有没有吃饱。高白灰咬口馒头就觉得自己饱了,他就顺嘴问,听说定边有个地方叫白城子,离这里远不远?
  老汉楞下说道:“白城子,没听说过?”
  本来高白灰也就是顺便问一嘴,他也不指望城里的老汉能知道。老汉看见高白灰脸上表情,就咂咂嘴说:“我老汉在定边可是活了几十年,这个县旮旯犄角没有我不清楚的,就是你说的白城子没有。”
  “不可能啊,我们来这里拜访一个朋友,他们老家就是白城子。”
  “你这娃,我和你说,没有就是没有。”
  崔浅浅见老汉说的确定,就试探问道:“是不是以前叫白城子,现在改名字了。”
  “我们家祖辈就是定边人,又是卖买人,经常去乡下,只要有人有地名的地方,我老汉都跑过。”
  高白灰和崔浅浅相互望望,此时满心悠闲已经荡然无存,难道是弄错了,找不到白城子,他们来定边就失去意义。对于高白灰来说,他最担心的就是这个,当年去山西找魁北一待好多年,如果在这里再待上几年,这辈子也就别忙了。
  高白灰诱导老汉说,你再想想,是不是有谐音或者其他的。老汉拿着馍馍一边烤一边皱眉思索,半响后说,白城子我想起来了,有一个地方还真叫白城子。高白灰不禁笑道,老大爷,他在那里啊?
  老汉摇头说:“定边没有白城子,靖边县倒是有个白城子。”老人的话让三人有点茫然,高白灰有仔细问问,老汉回答,白城子的确在靖边,而且还很有名,现在是个旅游胜地一年到头来都是外地人去看。
  旅游胜地?白城子怎么会是旅游胜地,高白灰不解。老汉笑道,你们来不是旅游么,那里都是沙子其实也没啥看头,就几个破城墙,听说是当年大夏国的都城所在地。高白灰一沉吟,他出身考古世家,祖辈都是玩历史的,老人的话很快让他清晰起来。大夏国,靖边,他很快想到在历史上在此定都的夏王朝郝连勃勃,永定河畔,匈奴王朝最后一代枭雄,高白灰心里一亮,老黑应该在白城子某处。

  告别老汉,崔浅浅就好奇问道,我们还没有搞清楚,你咋就火急要走。高白灰笑道,还有啥可问的,我有个预感,老黑一定在靖边白城子。崔浅浅见他如此自信,就叹气道,可惜我们白跑到定边。
  也没有白跑,我们不是吃了这么多美食么?是不是掸子。高白灰就冲掸子笑道。
  掸子点点头,随后问道:“连夜走么?。”
  高白灰说:“还是休息以一晚吧,反正也不急。”
  崔浅浅自然明白高白灰是担心自己身体扛不住,内心一暖,便带着笑意看看高白灰,而此时高白灰也正在看她,一双黑黑的眼睛,分外有神。
  第二天早上,三人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以六百元高价雇到一辆捷达,开始从定边向白城子出发。白城子其实就是一个村,独特陕北窑洞建筑和特有的陕北民情还是让大家嗅到浓浓黄土文化。三个下车后,就向村子里走去,村里建筑都赋予新文化和老窑洞文化相结合,现代的建筑仍然保留窑洞样式,老的黄土路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条水泥路,村里的人也三三两两聚集在一起,见到陌生来客,大家都感觉到新奇。几个年轻人骑着电驴子过来招揽生意,在探明三人不是游客时,便无趣的散开。

  高白灰出面打听村委会负责人,不一会一个牙齿略黄的中年汉子走过来。高白灰自称是12所得考古调研人员,想到这里的统万城进行考察,准备在村里小住几天。村主任到时个爽朗的汉子,他一点也没有掩藏自己怀疑,按照村主任的话,他没有收到通知,咋能随便接待访客。高白灰早有准备,拿出12所工作证和一个盖有XXX单位的红头文件。村主任仔细看完后,态度才开始转变,他动作很是麻利,很快就安排一个独立的院落给三个人落脚。

  崔浅浅见高白灰准备的这么周到,多少还是有点意外。看样,这个他不是个盲目在干,对于每一步都是作了计划,自己也要学习他做事的风格。小院是一个农户的,因全家出去打工,家里就空了出来,崔浅浅看看房间里倒是很干净。
  不一会,村主任拎两瓶热水走进来,询问他们还有什么要求没有。高白灰和崔浅浅倒是很感动,一通感谢后,几个人开始坐下来,东聊西扯起来。掸子对这样的事不感兴趣,一个人钻进房间休息。
  聊天不一会就转到村里人口上,高白灰很会聊,他随口问道,村里人很多么,大概有多少人口。主任哈哈笑道,大概就几十户人家,大部分人都出去打工谋生。高白灰笑了,他好像突然想到什么,就从口袋里摸出一个老款梅花表说,这里离县城远不远,这是我父亲给我的手表,这两天坏了,我想去县城修修。主任看看那块手表说,这表太老了,县城估计也整不了。高白灰从口袋摸出一根中华递给主任,一脸难受说可惜了,这表是修不成了。

  主任抽口烟,也带有无奈的说,这老古董只有大城市能人才能搞,我们这里没办法。高白灰看着手表,不住的哀叹。崔浅浅觉得可笑,她还真没想到高白灰竟然是个自导自演人才,见到他那一套没有用,内心暗道,白费心机。主任有点好奇,就说现在谁还用手表,看看手机就行。崔浅浅知道高白灰想用手表套出老黑,主任不进戏,高白灰只能干瞪眼,她有心解决这个尴尬,就笑道,你这老古董也不值钱,随便在村里找个手巧的人修下就可以,干嘛非要进城里修。主任,你们村里有没有老师傅,懂这个就行。

  高白灰眼睛一亮,赞许的看下崔浅浅,边说是啊,也不是贵重物品,只要人看看就可以,要不闹心。主任干脆的摇头说,我们这破地方,那有什么能人,你还是去大城市修吧。崔浅浅和高白灰对视下,看样这种办法是套不出老黑。崔浅浅就转个话题问道,我们这次考察,需要一个向导,有没有在北京生活过的人,这样我们交流起来也比较方便。
  崔浅浅的话题让主任楞下,他觉得崔浅浅话有点奇怪。高白灰赶紧补充说,是啊,要是有这样的导游,相互交流起来也方便,你们陕北方言有些我们还真听不懂。主任这才哈哈一笑,真个可难了,要不我去文化局找个人来吧。高白灰摇手道,不用这么麻烦,有就省事,这就是一方便,不必要再让县里人跑来跑去。
  几个人又闲聊几句,村主任就离开了。崔浅浅笑眯眯的问高白灰,你这人心眼可真多,可惜就是没有收到效果,还不如你直接问。高白灰垫垫手表无奈的说,是啊,不过在很多事没搞清楚之前,我们尽量还是要低调些。
  我总有感觉,这些人都很难对付,要是有个风吹草动,我估计我们可能找不到老黑。
  两个人又简单聊聊,决定下午先去统万城看看,毕竟这也是风景区,既来之则安之。两人叫上睡觉的掸子,问清道路,就向统万城遗址走去。白城子离统万城遗址也不远,三人没想到匈奴人最后的辉煌,连一个大门都没有,几个看似工作人员住在简易的蓝皮子里,一张统万城的遗址喷绘KT板挂在上面,证明此处的确是统万城。
  买好票三人走几十米就看见一条细小的河流,水质黝黑杂草丛生。崔浅浅吃惊的说这就是无定河么,怎么和感觉落差这么大。高白灰看看这条古老的河流叹气道,这也是条母亲河,现在成这样也是一种进步后果。
  三人没在无定河多停留,而是穿过村子上一个陡坡,来到旷阔的高原上,远远就看见白色的城墙。远眺统万城,甚是残败,一片高松的马面土墙,如几匹安详的骏马趴在绿色的地皮之上,周边裸露的黄土和沙漠、以及凌乱的树木植被相互搭衬,形成一个独特的凄美画面。真壮观,崔浅浅被眼前残破的城墙镇住,不由开口称赞。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