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陵墓传奇》
第10节

作者: 水蚀ABC
收藏本书TXT下载
  萨琳娜说:“是辆红色的汽车啊。怎么了?”
  巴图喃喃地说:“红色中巴车……”
  日期:2018-01-15 18:07:55
  10  古老的宗教
  耍蛇人再次神秘地消失,李小龙找了怯薛军的几个兄弟四处寻找,也没有结果。老牧民苏和跟拖依感情很好,拖依还健康的时候,两人结伴去过新疆打工。当苏和听说拖依是被蛇咬死后,气得一连好多天带着他的牧羊犬四处寻找那个耍蛇人。
  他的牧羊犬终于在日照山的止马谷地附近搜寻到了那个人的气味,跟踪了一段,却又在一处山谷失去了目标。苏和带着牧羊犬在那附近寻找了两天,还是没有找到目标,他来找色登扎布,很沮丧的样子。
  色登扎布安慰他说:“苏和,你的辛苦天神会看到的。”
  苏和直摇头,说:“色登扎布,我不是为了让天神看到。我们对他的忠心,他不用看也知道。我是为了拖依。拖依太惨了,他先是被人砍去了双腿,那么健壮的一条汉子啊,在地上爬了五年,最后竟然被毒蛇咬死了,色登扎布,我们应该为他报仇,否则,我们这些大汗的卫士也太不称职了。”
  色登扎布说:“你错了,苏和。我们的天职是保卫大汗的灵魂不受骚扰,我们的生命是微不足道的。”
  苏和说:“可是色登扎布,他们杀了拖依,同样会这样对付你我,对付我们这些老怯薛军的后代。你应该知道,拖依和这十多年死去的弟兄,应该都是这些人所为。等他们把我们杀光了,谁来保卫大汗的灵魂?”
  色登扎布说:“您说的对,苏和。可是我们到哪里去找这个恶魔呢?”
  苏和看了看色登扎布,说:“色登扎布,你应该知道。”
  色登扎布疑惑地看了看苏和,瞪大了眼珠子:“你是说去禁地?不行,我们都没有权利进去,那样,我们会受到天神的惩罚的。据说,当年全真教的丘神仙在禁地周围下了咒语,布了千年不坏的机关阵地,我从来没听说谁敢进去。”可是那些恶魔就敢。
  苏和有些不服气,说:“万一他们进去了呢?”

  色登扎布笑了笑,说:“那等待他们的只有死亡。”
  苏和比色登扎布年轻,当年跟拖依一起,是这支队伍的骨干之一。但是从这几年6个卫士的的后代神秘被杀,拖依被砍去了双腿之后,苏和变得有些神经质了。色登扎布想起了那个拜火教女巫的话,她说20年后,她还会来的。现在30多年了,色登扎布以为她食言了,没想到她真的来了,并且来了十多年了。只是她没有先拿他开刀,而是先杀了他生死相依的朋友。
  “这个恶魔。”色登扎布狠狠地咒骂道。
  色登扎布让苏和通知别的怯薛军卫士,密切注意止马谷地周围的情况,如果看到有人或者车朝那里聚集,就要启动铁马令。其实所谓铁马令,不过是一种通知方式,但是这个通知,却不是普通的通知。铁马出行,是要杀人的。
  李小龙从旗里回来,告诉色登扎布,巴图已经从盟里的专家那里得到了他们那块铁牌的分析。专家们经过研究,说铁牌上长着翅膀的老人标志,是古波斯拜火教的标志。拜火教的学名为琐罗亚斯德教,是流行于古代波斯(今伊朗)及中亚等地的宗教,中国史称祆教、火祆教、拜火教。琐罗亚斯德教在基督教诞生之前是中东最有影响的宗教,是古代波斯帝国的国教。
  拜火教曾在中国唐朝兴盛了一段时期,到了宋朝,被称为摩尼教或者明教。明教曾经在中国历史上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北宋时期南方的方腊起义,就是以明教教徒作为主力,曾经撼动东南半壁江山。宋以后,元末的红巾军起义,大多是白莲教和明教教徒。后来的明朱元璋,据说也是明教出身,不过他利用明教力量,取得政权以后,就制定了《明律》,限制打击明教和白莲教,两个教派才逐渐衰落了。

  色登扎布自从到了铁马寺,跟着师父了解了很多宗教故事。他知道明教其实在中国还没有消失,而是以很隐秘的形式存在着。不过,他知道,现在明教行事非常谨慎而且正派,他们绝对不会到这里来做这种事的。而且现在的明教,在中国经过几百年的风雨沧桑,已经不是当初传过来的拜火教了,他们还能带着古波斯琐罗亚斯德教的标志?这真是有点儿让人搞不明白。
  色登扎布让巴图开车拉着他来到鄂尔多斯的乌审召庙。色登扎布通过寺庙住持找到一个老喇嘛。老喇嘛看到色登扎布带着的铁牌子,愣了好一会儿。色登扎布问:“吉列姆,您认得这东西?”

  老喇嘛看着铁牌,眼神似乎飘远了,他点了点头,说:“认得。”
  色登扎布问他:“这是什么东西?”
  老喇嘛没回答他的问题,而是问他:“你在哪儿得到的这东西?”
  色登扎布说:“蒙古。从两个耍蛇人手里得到的。”
  老喇嘛说:“这是古中亚拜火教的信物,现在很少能见到了。我当年在哈萨克斯坦的山区见过一次。是一个老牧民珍藏的。据那个老牧民说,现在能有这铁牌的,都是拜火教的头面人物,一般人是没有的。这东西,应该也算个宝贝了。”

  色登扎布问道:“你觉得拥有这铁牌的人,应该是从那里来的?”
  老喇嘛想了想说:“拜火教除了印度和尼泊尔有一部分信众外,信众最多的地方,还是在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那周围的山区里。据说当年伊斯兰教获得国王的支持,在当地传教,同时打压拜火教。拜火教的一部分教徒就转移到了山区,比较偏僻的地方。拜火教的很多古书和礼节,在那里保存得非常好。不过这个铁牌是一千多年前的东西了,估计就是在他们那里,也不会太多了。”
  色登扎布问道:“您能说出个具体地点吗?”
  老喇嘛想了想,说:“几十年前,拜火教的中心地带是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边境周围。喔,还有奇姆肯特的山区,那儿有个叫强木的寨子。这个寨子以前叫苏珊,是拜火教唯一全寨人都信的地方。我当年去的时候,还认识了一个朋友,叫郎木措,不过他不是在强木,而是在另外一个村子居住。这个郎木措的祖上是跟着成吉思汗征西的士兵,受伤了,就在当地住了下来。不过当地人,对他们这些蒙古人后代很仇恨,他从来不说这个。他是知道我也是蒙古人才说这些的。”

  色登扎布问:“苏珊?我怎么觉得这个名字这么熟悉。”
  老喇嘛说:“苏珊是古花剌子模国最后的国王扎兰丁的妃子。苏珊是拜火教世家,她嫁给札兰丁,最大的愿望就是扎兰丁能够帮助拜火教,让这个古老的宗教重新焕发生机。为了帮助札兰丁,她家族里所有的拜火教男子都参加了军队,她还代表拜火教长老,给了札兰丁一个黄金面具……”
  色登扎布一愣:“黄金面具?”
  老喇嘛继续说:“据说扎兰丁戴上这个黄金面具后,就会威力大增。好多次札兰丁都是靠着这个黄金面具战胜了敌人。可是札兰丁最后还是战死了。喔,也有人说他没死,扔掉黄金面具,不过是让蒙古人停止对他的追杀。不过,这黄金面具最后成了蒙古军队的战利品,并上缴给了成吉思汗。苏珊带着族人逃到深山隐居起来。自从黄金面具被蒙古军队抢走后,夺回面具就成了拜火教的宗旨,当然现在这么多年了,黄金面具早就无从寻找了。苏珊死后,她居住的地方就叫苏珊了,不过我去的时候,当地政府就把村子改名了,叫强木。”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