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8-03-01 19:55:40
鬼怕文字
林区刚建设初期,住的是板夹泥的草房。我在十三岁之前住的就是,那个时候周围邻居都是清一水的草房。屋子里的棚顶是糊纸的,打底的一层是牛皮纸,然后年年贴上一层新纸。有条件好的人家去买花纸,条件不好的人家就是用报纸。那个时候过年糊棚是一件很大的事情,选好日子打好浆糊,一个房子得糊一天,糊好的屋子亮堂堂的,很有过年气氛。
于三是我家的一个表亲,他那个时候刚结婚,父母给他在村子西边买了一个草房。因为是新婚,自然得好好收拾一下,于三找人刷墙糊棚干了好几天。收拾好,于三小两口住了进去。住了不到半年,住不下去了,说房子闹鬼。原来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总能听到棚顶里有人在笑的声音。咯咯的,人惊醒了,仔细听若有若无的。开始以为是棚顶有耗子,上去看了看,什么都没有。后来一天晚上,于三媳妇被笑声惊醒了,那天声音特别大,让人听得毛骨悚然,就再也不敢住了。于三父母家也没多大地方,夫妻俩只好一个住在婆家,一个住在娘家。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于三的母亲就去找我们村上的孟大仙给看。
孟大仙会的比较多,风水顶仙都有一套,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的,那个时候五十多岁。孟大仙到了于三的房子,看了一会,就说这棚顶有问题,拆了看看。这个棚顶是新糊的花纸,很是漂亮,但是大仙说有问题,就拆吧。一拆,从棚顶的糊纸夹层里出来了几张钱,那个时候俗称大团结,各位就知道是多大的了。那个年代老百姓有点钱,还不怎么去存银行,都放在家里隐秘的地方,于三两口子就是把钱放到了糊纸的夹层。孟大仙让于三家把钱收起来,告诉别放在棚顶,并且让于三重新糊棚,用报纸糊。糊好后叨咕一番,然后就说好了,于三两口住进去,真的在没有笑声了。
过后有人问孟大仙怎么回事。大仙说仓颉造字后鬼哭,周景造钱后鬼笑。房顶有鬼,看见钱自然笑,贴上报纸后,鬼最怕字,见字就哭,自然远离了。那到底有没有鬼,大仙却没给确定的回答。但是,现在想来,知道仓颉造字后鬼哭,周景造钱后鬼笑这句话,大仙的文化也一定挺高。
日期:2018-03-02 09:00:24
生男孩的办法
我小时候,我家附近有个张兽医,要是活到现在怎么也得一百多岁了。他解放前干的是风水先生,后来赶上特殊时期打倒牛鬼蛇神他就改行当了兽医。他知道很多东西,那个时候谁家有点事都会去找他。
邻居刘宝成家,重男轻女。结婚的时候,刘宝成就找了很多偏方,想要一个男孩子。这个可想而知,生男生女不是偏方决定的,转眼十多年过去,一连生了六个姑娘。刘宝成心里着急,一天也不知道听谁说的,张兽医那里有办法,就卖了两瓶酒,去找张兽医。
回来后,刘宝成媳妇怀孕,在不到三个月的时候,有天早上,我看见他媳妇穿着他的衣服,在到我们吃的摇辘轳井边上,绕着井转圈。然后又去对着井口照了半天,就往家走。我记得我还喊她,我说刘娘你干啥那?她也没理我,也没回头。
等到刘娘生产,还真生了一个男孩子,刘宝成就给他取名井生,到现在我们还有联系。我有一次偶然从一本古书上看到说的生男办法,和当年刘宝成用的办法一样那。书上写的是“妇人妊娠未满三月,著婿衣冠,平旦左绕井三匝,映祥影而去,勿反顾,勿令人知见,必生男”,认为孕妇穿过男子的衣服后“必生男”。这也不是什么难懂的文言文,我也就不翻译了。
等到我媳妇怀孕,我也让她用了这个办法,没想到,我的是一个女孩子。
日期:2018-03-02 14:32:20
坟前花
我丈母娘家住在东北的一个小村,他们村对面是一片墓园。这些年,随着很多人出外做买卖挣的钱多了,这个墓园也变得越来越豪华。从土包变成水泥的,庙式的,啥样都有。一些村民就盯着来上坟的,尤其是开着小车来上坟的。
村民盯着倒也不为了什么,就是人家开着小来的,祭祀的供品比较好。什么烧鸡、肘子、时鲜水果应有尽有。村民们就等着人家上完坟走了,把贡品拿回来吃。我们这的说法是吃贡品没事,而且吃死亡岁数越大的坟头的贡品越好。这个捡供品几乎都快成了习惯,人们的胆子也越来越大。
村民白三媳妇是个厉害人物,因为抢供品都和别的人打过架。人家捡了她硬说是她先看见的,泼辣出名。她一次等人家上完坟走了,看见坟头插的塑料花挺好看,五颜六色的,就把花拿回家了,插在一个塑料瓶里。就是当天晚上,她的脑袋就疼的不行。开始挺着,吃了几片药,后来疼的受不了,新也以为自己冲到啥,就去找村里跳大神的。跳大神的也挺厉害,一进屋还没请神就说白三媳妇家里有阴间的东西。找了一圈,就把那从塑料花找到了。大神忍不住笑她,说你去捡供品,相当于人家吃完饭你给收拾桌子,你拿人家的花就是拆人家院子了。再说你怎么这么傻,把死人东西拿回来。白三媳妇只能嘿嘿的干笑,急忙听大神的给人送了回去,又烧了几张纸叨咕叨咕就好了。
我们这有偷供品的习惯,但是都拿回去给孩子吃,说孩子吃了聪明。不知道各位朋友的家乡可有这个习俗?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