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绝书——那些湮没在岁月深处的江湖往事》
第25节作者:
我是骗子他祖宗 岐王府有一家饭店,吃饭的人很多,周济也走了进去,付款的时候,他拿出钱袋,看到旁边有一个瘦削的人用眼角瞥了他一眼,然后飞快转过头去,装着没事人一样走开了,他的手臂上搭着一件外套。周济看到他走路的时候,脚尖先着地,很小心地耸着双肩,立即知道了他的身份。
走出饭店,走在大街上,大街上人流穿梭,不断有抬着轿子的,拉着胶轮车的,挑着担子的,吆喝着走过,行人不得人避让在一边。你踩了我的脚,我碰了你的腰,有人不满地嘟囔,有人愤怒地叫骂,街道被吵成一锅黏粥。
周济一直走到街头,再没有看到那个瘦削的人。他停住脚步,身后赶来了一个圆脸庞的人,他拿出旱烟袋,向周济讨要火石火镰,周济和他的眼睛一直视,他的视线立即移到一边,他的头颅没有动,只有眼珠在动。周济又看到他右手的食指中指伸出来,微微张开,他明白了,这个人和那个瘦削的人是一伙的。
周济沿着道路向前走,太阳火辣辣地照在头顶,他走得汗流浃背,道路上再没有行人,甚至连一只鸟雀也没有。前方出现了一件废弃破败的房屋,周济走过去,躺在门前砖石铺就的台阶上。
房屋里一片黑暗,鸦雀无声。
周济对着黑洞洞的房屋说:“出来吧。”
房间里没有动静。
周济又说:“出来吧,我知道你藏在里面。”
房间里响起了窸窸窣窣的声音,有人从房梁上跳下来,周济一看,正是先前那个瘦削的人。这个瘦削的人和那个圆脸庞的人都是老荣,他们一路交替偷窃,瘦削的人发现目标,圆脸庞的人借机下手,如果没有得手,又换作瘦削的人。天气炎热,他们算好了周济会在这条路上这座废弃的房屋里休息,然后趁机偷窃,没想到被周济看破了行藏。
周济威严地说:“叫瓢把子过来见我。”
日期:2017-10-23 00:44:52
半个时辰后,史敬来到了这件废弃的房屋前。他用疑惑的目光望着周济,他不知道周济是什么来头,但直接要让瓢把子前来见他的,一定是有很大的来头。
周济问:“你是瓢把子?”
史敬说:“我不是瓢把子,瓢把子被打入死囚地牢里。”
周济拿出腰牌,问:“为什么?”
史敬说:“知府带人在瓢把子家找到衙门丢失的金印,就认定瓢把子盗取金印,按律当斩。”周济看到史敬神色平静,他看着周济的腰牌,就像看着一张普通的竹片一样。周济第一次看到有人面对当今帝王师、天下总捕头,还如此泰然。
周济看出史敬绝不是一个普通的老荣,他问道:“瓢把子叫什么?”
史敬说:“房磐。”
周济故意问道:“房磐为什么要偷窃府衙的金印?”
史敬说:“瓢把子是江湖上的成名人物,他家产万贯,良田千顷,他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而盗窃府衙物品,则是万万不能做。瓢把子一生笃信道义,只取贪官奸商,所以才能赢得江湖中人尊敬。”
周济又问道:“府衙金印,何以会在房磐家中?”
史敬说:“这是日本人的阴谋,据宁国府瓢把子说,有一群日本人潜入东南沿海,他们盗窃府衙金印,放在当地瓢把子家中,又故意留下标记,把捕快引到瓢把子家中,制造官府与江湖的矛盾,他们从中取利。”
周济惊讶道:“宁国府瓢把子?姓颜吗?”
史敬点点头。
周济急切地问:“你什么时候听他说?”
史敬说:“五天前。”
周济问道:“他去了哪里?”
史敬说:“这群日本人用心险恶,他们除了借刀杀人,制造官府与江湖的矛盾外,还屠戮了象山郡义军首领孟明的全家人和全村人,嫁祸给定海郡义军首领,妄图让两支义军自相残杀,然后他们趁机攻取东南沿海。颜瓢把子得知这个消息后,就赶来岐王府,通知房瓢把子,但还是晚了一步。他看到事情已无法挽回,就匆匆赶往象山郡说明真相。”
周济又问道:“日本人在岐王府栽赃陷害,在宁国府没有栽赃吗?”
史敬说:“有的。颜瓢把子得知消息后,让徒弟回到宁国府通知家人躲避,而他自己亲自赶来通知我们。”
周济感叹道:“恩公真是义薄云天。”
周济看到史敬疑惑地看着他,便说道:“少年时,我上京赶考,船过赣江,触礁沉没,我的盘缠行李全部被冲走,只逃出一个人。当时,恩公看到我孤苦无依,就购置行李,送我盘缠,让我能够顺利进京赶考。这些年来,我一直没有忘记恩公的大恩大德,但公务繁忙,一直无暇来江南看完恩公。这次,终于有机会来到江南,顺道去看望恩公,没想到却难以遂愿。”
顿了顿,周济又说道:“恩公家中有难,我一定要去看一看。另有两件事情,需要你去办。”
史敬说:“请讲。”
周济说:“第一件,我写一张便笺,你送与岐王府知府,他必不会加害房磐一家。第二件,我跟踪一群可疑的人来到这里,他替我继续跟踪下去,万万不可跟丢,这群人,很可能就是偷金印、杀无辜的那群日本人。”
史敬说:“请放心,绝不辱使命。”
两人走出那间废弃的房屋,沿着道路向前行走两三里,看到了一所私塾学堂,神情威严的老先生一手拿着戒尺,一手领读“欲修其身者,先正其身;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注】”先生的声音如船行浪谷,抑扬有节;学生的声音如黄昏蚊蚋,漫天飞舞。周济从老先生处讨要了纸笔,略一思忖,写了一首诗歌:“吕布沦为阶下囚,孟德惜才欲收留。刘备说句三姓奴,借刀杀人血不流。”落款处,写上“周济”两个字。
史敬收好信笺,对周济说:“此去宁国府,尚有近百里。我有良马一匹,请牵去骑乘。”
周济答应一声,说:“谢谢。”
周济一路快马加鞭,来到宁国府,打听到恩师的两个徒弟被知府关押,于是直奔府衙,结果看到糊涂知府判断糊涂案。周济怒不可遏,将知府撤换,然后,从死囚牢里救出了滕雨和何蓉。
周济询问恩师的下落,滕雨说起这些天的经历。周济坚信了自己的判断:这些人就是日本人。
目前,南直隶出现了日本人、朝鲜人、后金人,史敬奉命一路追踪日本人,而朝鲜人和后金人下落不明。周济决定,继续追下去,先了解这些日本人的行踪。
【注】语出《大学》。古代学子读四书五经,参加科举考试,《大学》是其中一本。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