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史 全新解——传世文献+出土资料重述那段奠定中华走向的朦胧上古史》
第4节作者:
唐封叶
日期:2017-09-17 12:31:38
2,从不窋“窜于戎狄间”到公刘建国
前面提到过,传统史书上一般说,后稷(弃)之后的周人第二代领袖是他的儿子不窋(读竹),也写作“不窟”。当然我们也介绍过,也有史家有不同意见,认为弃和不窋其实不是爷俩,他们之间有很多周人君长的名字被漏记了。在这里咱先不管不窋到底是弃的儿子,还是第多少代孙子,只说说这不窋在史书上有什么事迹。其实关于不窋,史书上基本就一句话:
以前我周人的祖上世代做农官,为虞朝(舜的朝代)、夏朝服务。夏朝衰落时,朝廷不再重视农业,因此不窋失去农官的职位,也不在后稷(弃)受封居住的“邰”地混了,自己跑到戎狄之间去了。不过他也不敢荒废了自己的祖业——农业,不忘天天钻研提高,一代代传承,所以没有辱没了祖宗。(《国语·周语上·祭公谏穆王征犬戎》)
显然,不窋的事迹很简单明了,唯一的问题是:不窋“窜”的“戎狄之间”到底是现在哪地方?不过这问题早期史书都没细说。后来唐太宗第四子魏王李泰编的《括地志》和其他地理书籍,认为不窋是跑到现在的甘肃庆阳一带。可是唐代与不窋所处的时代相隔近2000年,先秦、两汉时候都没人知道不窋具体跑到哪儿去了,唐人是从哪里得来的这消息呢?这实在不得不令人怀疑,只能聊备一说吧。现代不少主张后稷(弃)所居的“邰”地在晋南的史家,则认为不窋所“窜”的“戎狄之间”也在山西境内。
日期:2017-09-17 12:34:57
当然,还有人就不窋的名字对他的事迹做了些有趣的猜测:“不”,古代也通“丕”;“窋”,我们前面介绍过,也写作“窟”。所以“不窋”就是“丕窟”,也就是大窟的意思。所以有人猜想,这周人的首领不窋,可能还是古时一位挖窑洞的高手。
日期:2017-09-17 12:52:36
接下来周人有记载的第三代君主,是不窋的儿子鞠。史书上只留下了他的名字,没留下任何事迹。倒是不窋的孙子公刘,史书上对他着墨不少。
公刘的事迹,除了继续周人的祖业——发展农业外,最重要的就是带着周族人从“戎狄之间”,迁徙到豳(又写作邠)这个地方(传统认为在今陕西彬县)。《诗经·大雅·公刘》篇对此有详细记载:周人在公刘的带领下,装满路上所需的干粮,携带着弓箭干戈,跋山涉水,一路寻觅合适的居地。当他们来到了一个有着丰富水源、依傍山冈的广袤富庶原野时,公刘大为满意,经过他亲自勘察地理环境,周人最终定居于此。这就是豳地。
不过豳这个地方现在在哪,人们至今也是争议不断。虽然传统说法说豳在今陕西彬县附近,但那些主张周人(后稷)起源于晋南的近现代历史学者,则认为豳(邠)与汾水有关,豳地应该在今山西临汾一带。也就是说,后一派史学家认为周人从后稷到不窋到公刘,迁来迁去,实际自始至终都在今天山西境内打转转。
日期:2017-09-17 12:53:57
《诗经》接着描述,公刘带领族人来到豳地后,首先修筑宗庙、杀猪祭神,然后整治田地,并建立了“三单”的军队。这个“三单”,很可能就是类似后世“满洲八旗”那样的军政合一的组织。这表明,此时的周人已经从部族状态向早期国家形态迈进。
周人在豳地建立新的都邑之后,安居乐业,事业发展欣欣向荣,老百姓都来投奔公刘。所以太史公司马迁对“公刘迁豳”评价极高,称赞说:“周道之兴,自此始”。
日期:2017-09-17 13:26:53
在《诗经·大雅·公刘》篇里,还提到一个词——“京师”。诗曰:“笃公刘,逝彼百泉。瞻彼溥原,乃陟南冈。乃觏于京,京师之野。”这是中国古代文献中第一次出现“京师”这个词,就是指公刘新建的这个都邑。所谓京,甲骨文中写作http://img3.laibafile.cn/p/m/283199559.jpg,它和甲骨文中“高”的写法基本一样,像一个高大的台子上有座房子,也就是上古流行的高台建筑之意。这里的“京”,显然是指周人在豳地的宗庙宫殿群。话说从夏商周三代直到汉魏期间,中国人用木头筑楼的技术还不过关,统治者和贵族为了防御需要以及显示权威,于是就喜欢在夯土高台上建宗庙和宫殿。而“师”字,繁体写为“師”,甲骨文里写作
http://img3.laibafile.cn/p/m/283199615.jpg(即繁体字“師”的左边部分),好像一个小丘陵,卜辞里多借指军队或军队单位(军队的意思可能是从在小丘陵上驻军得来的)。因此“京师”,就是既有高大宫殿建筑群、又有军队护卫的地方。中国人称首都为“京师”,就是从公刘迁豳开始的。西周后期的诗篇《诗经·大雅·民劳》即云:“惠此京师,以绥四国。”不过我们也千万别把公刘时的周人“京师”想得多么富丽堂皇,实际上这个时候(夏末商初),中国人的建筑还都是版筑的土坯墙,屋顶盖的全是茅草,也就是所谓的“茅茨土阶”,即便是包括夏商大国在内的王家宗庙宫室也不例外。可见那时的条件还是极为艰苦的。如果你了解上古的真实生活情况,恐怕让你穿越到上古去当国君贵族,你也不愿意。
日期:2017-09-17 13:29:07
在《诗经·大雅·公刘》篇里,还提到一个词——“京师”。诗曰:“笃公刘,逝彼百泉。瞻彼溥原,乃陟南冈。乃觏于京,京师之野。”这是中国古代文献中第一次出现“京师”这个词,就是指公刘新建的这个都邑。所谓京,甲骨文中写作
,它和甲骨文中“高”的写法基本一样,像一个高大的台子上有座房子,也就是上古流行的高台建筑之意。这里的“京”,显然是指周人在豳地的宗庙宫殿群。话说从夏商周三代直到汉魏期间,中国人用木头筑楼的技术还不过关,统治者和贵族为了防御需要以及显示权威,于是就喜欢在夯土高台上建宗庙和宫殿。而“师”字,繁体写为“師”,甲骨文里写作
(即繁体字“師”的左边部分),好像一个小丘陵,卜辞里多借指军队或军队单位(军队的意思可能是从在小丘陵上驻军得来的)。因此“京师”,就是既有高大宫殿建筑群、又有军队护卫的地方。中国人称首都为“京师”,就是从公刘迁豳开始的。西周后期的诗篇《诗经·大雅·民劳》即云:“惠此京师,以绥四国。”不过我们也千万别把公刘时的周人“京师”想得多么富丽堂皇,实际上这个时候(夏末商初),中国人的建筑还都是版筑的土坯墙,屋顶盖的全是茅草,也就是所谓的“茅茨土阶”,即便是包括夏商大国在内的王家宗庙宫室也不例外。可见那时的条件还是极为艰苦的。如果你了解上古的真实生活情况,恐怕让你穿越到上古去当国君贵族,你也不愿意。
日期:2017-09-17 19:43:42
第五代周人君主,是公刘的儿子庆节。《史记》说庆节的时候,周人在豳地正式建国,“周部族”终于升级为“小邦周”。不过从周人先君的称呼看,庆节的父亲“公刘”是周人先君称呼中第一个带“公”字的,这个“公”应该就是“公侯”的“公”。也就是说,“公刘”的本名只是叫“刘”,因为他第一个称“公”,或者后世周人尊他为周族的第一个“公”,所以他才有了“公刘”的称呼。故而从称呼看,周人从部族变成国家,很可能不是太史公所说的庆节在位时期,而是在公刘在位时期。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