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史 全新解——传世文献+出土资料重述那段奠定中华走向的朦胧上古史》
第16节作者:
唐封叶
日期:2017-10-08 22:48:35
对外关系如此,关于内政方面,《尚书·无逸》篇中是这样描写姬昌的:“文王秉承着太王和季历两位先王谦抑畏惧的德行,亲身管理平整道路并重视农业;他的性格仁爱恭敬,关心爱护小民,普施恩惠给那些孤苦无依的人们;从早晨到中午乃至晚上,常常都忙得没空吃饭,为的是让万民和睦生活。文王不敢沉湎于游玩和打猎,只忙于和许多属邦国君共同推行政事。”用一句话来说,周侯姬昌是勤于政事,广施仁政。
姬昌在周国施政时,还非常注重“集思广益”,任用贤良。对他帮助最大的,首先是他的家人。
《国语·晋语四》说,文王自继位以来,遇事“询于八虞,而资于二虢”。我们首先来说说后面的“二虢”。这“二虢”,就是指姬昌的二弟虢仲和三弟虢叔。当然虢仲和虢叔并不是这弟俩的真名,只不过因为武王伐纣后把虢仲封在今天河南荥阳的东虢国,把虢叔后代(伐纣时虢叔已死)封在今天陕西宝鸡的西虢国,所以他们才有了这种称号。《左传·僖公五年》还说,姬昌在位时,两位弟弟虢仲、虢叔都位居卿士(执政大臣),帮助哥哥一同治国,为周族的振兴出力甚多。“二虢”中尤其以虢叔更为贤能,《尚书·君奭》篇中把他列为文王贤臣之首。现在再来说说“八虞”。“八虞”具体是说哪八个人呢?《论语·微子》篇说“周有八士,伯达、伯适、伯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騧(guā)”。“八虞”应该就是指上面这八个人。那这八个人的身份是什么呢?旧时的注疏者,都把“八虞”说成是八个“虞官”(掌管山地和池泽的官员)。其实这种说法显然不对,要知道周人“亲亲”,也就是选拔人才是以亲疏为第一标准的,所以“八虞”能排在文王弟弟“二虢”之前,说明他们必是姬姓近支而且地位高过“二虢”的人,怎么可能只是“八个虞官”这么简单呢?其实当时在老姬家内,地位高于“二虢”、又与“虞”有关联的,用脚趾头也能想出来,那就是姬昌二伯父虞仲的儿子们(太伯无后)。这种猜想,也能得到考古支持。因为“八虞”中的伯达、伯适、仲忽,在《尚书》、《逸周书》里又称南宫伯达、南宫括(适)、南宫忽,而2013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北随州文峰塔东周墓地出土的曾侯舆编钟铭文里,曾侯與说曾国始封君就是“伯括(适)”,又自称是“(后)稷之玄孙”,证实南宫适(括)为代表的南宫家族确确实实是后稷的后代、根红苗正的老姬家人。现在我们就明白了,古书中所谓的文王“询于八虞,而资于二虢”,就是说姬昌每遇到事情,总是和自家的哥哥弟弟们商量,而不是独断专行。这也就是后世儒家所盛赞的“孝友”之德。
日期:2017-10-09 09:38:33
当然,姬昌在任用自家人之余,也礼贤下士,注重广罗并任用周国之外的人才。《史记》说,姬昌每天接待士人忙到中午还顾不上吃早饭(古人一日两餐),所以太颠、闳夭、散宜生、鬻子、辛甲大夫等一大批周国之外的贤士能臣聚集在他身边。这些人中,太颠和闳夭因为相关记载太少,族属至今不明。而散宜生,虽然传世文献中记载也少,但幸运的是我们出土了很多西周散国带铭文青铜器,现在史学界一般认为散国也是姬姓(但和周国并非同族)。鬻子的族属史书上记载得则很清楚,他就是芈姓楚国的先祖,楚国的历史渊源我们后面会用1节详细说。而辛甲大夫又称“辛公甲”,则是姬昌的老岳丈家——莘国的贵族,因为古书中“莘国”又常写作“辛国”。当然按其他史书记载,辛甲大夫投奔周国,其实在文王后期,这里太史公胡子眉毛一把抓,提前写了。关于辛甲大夫的详细事迹,我们以后会继续讲。
日期:2017-10-09 16:04:16
(网友@gxq1024问到召公奭的问题,本人就在此处补一段介绍文王庶子的文字,补在太姒生十子之后,“八虞二虢”之前。)
既然说到太姒为文王生的儿子,我们索性就把姬昌所有的儿子都说完。《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中,东周周襄王的大臣富辰曾提到“文昭十六国”的说法,也就是说文王的儿子封了十六个国家。算上早亡未得封的伯邑考,再加上做了周君的武王发,所以文王实有嫡庶十八位儿子。去掉正妃太姒所生的十位嫡子,文王还有八位庶子分别是:毛叔郑、郜叔、雍伯、滕叔绣、毕公高、原伯、丰叔、郇(荀)叔。
有人可能会说,你咋没提到一些史书上认为是文王庶子的召公奭呢?其实召公奭并非文王之子,只是也是姬姓而已,这点太史公在《燕召公世家》中的描述是对的。首先,周襄王大臣富辰在数“文昭之国”时明显没算上召公奭之后的北燕国。北燕国也是周初分封的重要诸侯国,而且春秋战国时一直存在,如果召公奭是文王之子,富辰作为王室大臣在数“文昭之国”时没理由漏掉燕国。而且现代考古发现,周初北燕国和周王畿内召公家族的成员在青铜器铭文中的名字,往往是“日名”形式,如《匽(燕)侯旨作父辛鼎》、《伯宪盉》等都提到“召伯父辛”这个人。我们知道,商人惯用“日名”,如武丁、武乙、帝乙、武庚,而周人是没这习俗的。这证明召公家族受殷人的影响比较深,他们这支姬姓族人在商末时最初应该住得离商人比较近。显然召公家族虽然也姓姬,但跟周王室关系较疏远,并非周王室成员。有人又要问,那你说召公奭是何方人氏呢?不知大家还记得不,前面我们讲过,殷墟卜辞显示商王武乙时期,就曾经讨伐过一个位于今山西中北部一带、名叫“召方”的方国。因此笔者认为,召公奭应该本是商代山西“召方”人,后来“召方”因受武乙等商王的打击,被迫向西迁移,最终归附了同姓的周文王。可能因为召公奭是“召方”归附文王时的首领,有丰富的对商人作战经验,熟悉商朝内情,所以被周文王重用,甚至被收为义子,以至于一些人误认为他是文王庶子。按传统说法,召公奭是因为文王时被分封在召地(今岐山西南刘家原一带),故称召公。但根据上述推测,召公奭称号中的“召”是源于山西“召方”;陕西岐山的召地,其实是召公奭把原来的国名带到当地而已。
日期:2017-10-09 20:02:37
(本段接在姬昌礼贤下士、任用太颠、闳夭、散宜生等人之后。)
这些本家和四方汇聚的贤能之士,无疑使姬昌的周国拥有了一个强大的智囊团和干练的行政班底。尤其要注意的是,在部族方国时代,一个贵族或族长,往往代表他们所在的方国或部族,如鬻子代表芈姓的一支部族、散宜生代表散国。也就是说周文王吸纳外邦贤士,不单是吸纳到一个个个人的归附,而且还等于争取到一个个方国或部族的支持。
显然,经历失败和挫折后,少年姬昌迅速长大。他不再急于求成,而是学会了喜怒不形于色,并逐渐体现出了一个成熟政治家的风范。就这样,一晃数十年过去。太王所选的周原宝地本就水草丰美、自然条件优越,再加上姬昌长期脚踏实地地苦心经营,周国的实力又渐渐恢复,重新成为商朝西部诸侯、方国中的强国。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