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乱吹500年】从殖民主义到普世价值,剖析欧美崛起的真相!》
第28节作者:
五星出东方ABC 当神圣罗马帝国和西班牙都归于哈布斯堡家族之下,法兰西成了被夹击围堵的馅儿:
日期:2016-03-23 09:31:38
是个人都看得出来,法兰西绝不会坐以待毙。
而经历过之前的种种边缘,法兰西也形成了自己的特点,既独立自我,又兼收并蓄。
如果是一个人,和许多观点迥异的圈子都关系密切,然而又不被任何一个圈子同化,那么这人必定会表现出个性十足而又兼听则明——个性弱的话,早就会被某个圈子同化;而如果包容度不够的话,也早就分道扬镳,不可能有什么密切关系。
人如此,民族也如此。
法兰西对自古以来各路形形色色的势力,未必都抱有一样的热忱,但无论愿意不愿意,他们都要处理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
结果呢,就是法国人的“自我意识”相当明显,和所有的势力都保持不远不近的关系,它可以和任何人联手,也可以反对任何人,所有行为的宗旨,就是对法兰西有利。
这和西班牙天主教至上的模式不同:西班牙是一根筋,谁标榜天主教,它就和谁联手,谁不认天主教,它就和谁打架……
法国呢,则是看自身需求,需要和教皇联手的话,那合作对象就是天主教;需要和英格兰联手的时候,就和新教合作;甚至和穆斯林也可以结成同盟,法国人对此并不介意。
日期:2016-03-23 09:39:28
和欧洲其它地区相比,法兰西几乎是形成“民族意识”最早的地方。
史学界公认的第一个法兰西民族英雄是圣女贞德(Joan of Arc,1412-1431),也就是15世纪早期。
英法百年战争期间,贞德率先打起民族主义的旗帜,有据可查的奥尔良战争发生于1429年,第一次,法国人不是为什么上帝而战,也不是为教会而战,也不是为国王而战,他们打这一场仗,是为了赶走英国人,是为了保卫法兰西的土地而战。
正史之外,如果看“传说”的话,那苏格兰的威廉·华莱士(William Wallace,据传被处死于1305年)倒是比贞德更早,据说,华莱士率领苏格兰人反抗的是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一世(Edward Iof England,1239-1307),时代应在13世纪,然而,传说终究只是传说,好莱坞拍多少部勇敢的心都改变不了……
日期:2016-03-23 09:46:03
民族意识的出现,显然比为了什么教什么派打来打去进步了许多,至少,人们是在为自己群体的利益而战,而不是为某些虚幻的神棍妄言白送性命。
然而,欧洲人意识到这一点,比中国人晚了太多太多。
中国什么时候有民族意识的?“华夏”一词,解释为“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夏”字来自“夏代”,到周朝时,已经有鲜明的群体指向:凡遵周礼、守义之族人,称为华人、华族、夏人、夏族,通称为诸华、诸夏。
不守礼不守义的,那就是“夷人”、“蛮人”,所以与“文明”相对的,就是“野蛮”。
西周建国,是公元前16世纪。
到西汉(公元前202 - 公元8年)时期,也就是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1世纪期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所以卫青、霍去病、陈汤,都是无可争辩的民族英雄——这甩了欧洲多少年?
还有比民族主义更厉害的,就是文化包容,能做到这一点的,世界上只有中华……
不过,还是继续说法国吧……
日期:2016-03-23 10:08:10
那年的法兰西……
贞德(Joan of Arc,1412-1431)率军作战的时候,法兰西国王是查理七世(Charles VII of France,1403-1461),1422-1461年在位。
从当太子的时候算起,查七就一直不太走运,做了国王之后也是困境重重,然而他成功地削弱了贵族藩属的权力,大大增强了王权,而法兰西日渐高涨的民族主义意识也成就了他。
日期:2016-03-23 10:13:52
为了说清楚查七的奋斗,以及接下来一串的法兰西历史,先得讲讲什么叫“封建社会”。
我们经常以为,所谓“封建社会”,就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其中那个“滨”字,是边缘的意思。所以它意思十分明白:天底下的土地都是王的,直到地边边,所有住在上面人,都是王的臣子。
很明显,这指的是集权。
这句话出自《诗经·小雅·谷风之什·北山》。
《诗经》,传说是孔子整理的,收录了西周到春秋时期,也就是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的作品,是一本记载上古时期的诗歌总集,分“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雅”,指的是周人的正声雅乐,“雅言”,就是当时的普通话。
因此,“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是周朝社会制度的写照。
我们许多历史教材是这样讲的:夏商西周是奴隶社会,春秋时期奴隶制解体,战国时期封建制形成,秦汉之后则是封建帝制,直到满清被推翻。
然而,这种简单粗暴的说法和史实有许多满拧的地方。
日期:2016-03-23 10:24:52
奴隶制和封建制,是不同的衡量标准。
奴隶制强调的是被统治者(奴隶)毫无人身自由与个人财产,完全依附于统治者而存在,奴隶主绝对占有奴隶的一切,包括生命;
而封建制描述的是政治体制中的最高统治者(王)与次级统治者(贵族)之间的关系,强调的是“分封建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而王要把土地分成若干份额,封给各路诸侯,诸侯在自己的领地上享有高度自治权,可以有自己的军队,有自己的经济、政治、治理体系,并且这种权力是世袭相传的。
以这样的标准衡量,西周就是不折不扣的“封建社会”,倒是秦朝废了分封制,首创郡县制,后来的王朝各有不同的调整,然而总体来说,大一统的集权王朝占了中国历史的主流,从秦朝到清朝,这段教科书上的“封建王朝时期”,却再也找不到西周那么典型的分封制。
【“没有分封制的封建王朝”】,可不就是满拧的么……
日期:2016-03-23 10:39:29
15-16世纪相当于中国明代,把明朝与当时欧洲的制度,分别和中国西周制度比较一下,就会发现,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制度,和公元16世纪的欧洲制度,高度相似。
是中国政治制度退化了吗?显然不是,因为15、16世纪的欧洲,还在奋力强化君权,干着和秦始皇一样的事——其中当然也有些君主做得比较成功,比如法国国王查七以及他的继任者们。当然,他们的成就比不得秦始皇,差不多可以算是强化了王权的周天子。
这也真是没办法,作为中国人,要理解15世纪的欧洲制度,只能把自家历史再往前打2000多年,才能找到差不多的对应……咱中国人容易嘛……
周确立了以“礼天”为基础的信仰体系和社会制度。“天”是至高无上的造物主,“天道”、“天理”则是不可违背的志高法则。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