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一本关乎心灵与智慧的书》
第14节作者:
昆X
应该来说,朱元璋是下了大力气肃贪的,但依然是“朝获派、夕腐败”,这便不得不说,朱元璋的德行有亏:一、居上不宽,缺乏足够的安全感,对官员极不信任,仅郭桓一案,便杀掉三万多人;二、智慧不够,不能找出大规模贪腐的根源,未能对症下药,只是一味地迷信刑罚的力量,在朱元璋后期,规定只要贪污受贿,不必以六十两为限,一律格杀,并首创锦衣卫,实行特务政治。
通过此例,可清晰得知:“道之以政,齐之以刑”在洪武朝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且有的官员为了逃避惩处,积极装疯,目光呆滞、披头散发、见人乱叫、喊打喊杀、甚至有人真的去吃狗屎,可谓“斯文扫地”,确实有那么点“免而无耻”的味道。
那么,有的注家在解读本章时,指出“孔子的‘为政以德’思想,重视道德是应该的,但却忽视了刑政、法制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该说是否有道理呢?在下认为,该说不无道理;但忽略了两点:
其一,春秋时期的法制,不同于近、现代的法制,更不同于现代法治。春秋时期的法制,多指刑罚,且为严刑峻法。虽然见于典籍的刑罚仅为死刑、肉刑、财产刑、自由刑、流刑这么几类,但其刑罚手段却是多样的,如死刑,便有赐死、杀、斩、腰斩、绞、戮、囊扑、枭首、弃市、剖腹、蒺藜、凿颠、抽肋、车裂、镬烹、弃灰、阬、肢解、磔、醢脯、夷族、灭宗等数十种处决方式;且在刑罚面前实行公开的不平等原则,对刑徒、奴隶、臣妾的处罚最重,对官吏和有爵位的人则从轻,官爵高的人和贵戚可享有减刑和赎罪的待遇。
其二,孔子亦非忽略刑罚、主张废除刑罚,而是反对“刑罚不中”(13·3)、刑罚过度,反对“不教而杀”“不戒视成”“慢令致期”(20·2)。
日期:2018-02-17 15:22:15
【原文】
2·3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译文】
伯峻先生:
孔子说:“用政法来诱导他们,使用刑罚来整顿他们,人民只是暂时地免于罪过,却没有廉耻之心。如果用道德来诱导他们,使用礼教来整顿他们,人民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人心归服。”
论语茶馆:
孔子说:“用政令去引导民众,用刑罚去制约民众,民众便会设法逃脱刑罚的管制且对自己的过错无羞耻之感。用德行引导民众,用礼教来规范民众,民众便会耻于犯错,即便犯错亦能真心改过。”
不得不说,伯峻先生用词确实活泼些,用了“诱导”一词,自己则喜欢中规中矩个,“引导”即好。不过,各人有各人风格,一味地追求一致,反而容易东施效颦。
日期:2018-02-22 11:28:30
0204 孔子的自我画像
2·4 章可视作孔子的自我画像。在下认为,编者将本章放在此处,或许旨在希望后来者能够从孔子的人生经历中,得到一些启迪,汲取一些经验。当然,不一定要亦步亦趋,但至少可以朝这些方向上去努力,这样可少走一点弯路;不一定每个人都能去做那耀眼“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2·1),但至少有理由去做一个有德行的人,因为“德不孤,必有邻”(4·26)。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而不惑:
志于学:有的注家认为“学”与“道”是等价的,确有这种可能,但可能性不大。因为“学”的概念更为全面,它包括了“道”“德”“仁”“艺”。这点请参看楼上相关章节。
不惑:有自己的主见,不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左右。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知天命:顺其自然,如“用之则行,舍之则藏”(7·10),而非刻意和强求。
耳顺:即“人不知”亦“不愠”(1·1)。
从心所欲,不逾矩:在不违规矩的前提下,能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度过人生。
至于规矩由谁而定,这个问题比较复杂,这里不作延伸,只是我个人觉得,一个好的规矩,应是尽可能地公平公正,不仅是规矩的执行者应该遵守,规矩的制定者也应该遵守,且不违公序良俗,这样的规矩才是能够持续稳定的。不知大家以为如何?
日期:2018-02-22 11:29:17
【原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
伯峻先生:
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不越出规矩。”
论语茶馆:
孔子说:“我十五岁时,立志于努力学习;三十岁时,已能自立于社会;四十岁时,能有自己的主见,不被事物表象所迷惑左右;五十岁知道了天命,能够依其自然行事,不去刻意和强求;六十岁时,则能正确地对待各种言论,即便人不知亦能不恼不怒;到了七十岁时,能在不越出规矩的前提下,随心所欲地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度过人生。”
日期:2018-02-22 11:31:36
0205 “无违”,或系一语双关
本章, 又有两位新朋友闪亮登场,首先一起来认识他们。
孟懿子:
姬姓,鲁国孟孙氏第九代宗主,本姓仲孙,亦称孟孙,名何忌,世称仲孙何忌,谥号懿,是孟僖子的儿子,南宫敬叔的哥哥。据《左传·昭公七年记》载,孟僖子临终前,嘱咐他向孔子学习礼仪。孔子是年不足二十岁,因此孟僖子说“吾闻将有达者曰孔丘”;且鉴于孟懿子与孔子的年纪相仿及特殊的身份,自己比较赞成南怀瑾先生的推断,即:孟懿子不一定是孔子的学生,而是介于学生与朋友之间的关系。
樊迟:
名须,字子迟。春秋末鲁国人。孔子的学生,从小贫穷,但读书刻苦,“崇德、修慝、辨惑”(12·21)。他有谋略,并具有勇武精神,公元前484年,齐师伐鲁,冉求率“左师”御敌,冉求认为他能服从命令,以其为车右。鲁军不敢过沟迎战,他建议冉求带头,冉求纳之,鲁军大获全胜。
日期:2018-02-22 11:32:15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无违:不要违背。“无”同“毋”,不要;“违”,违背。
由于僖子临终遗言,特地提到要孟懿子学习礼仪;故,孔子只需稍加点拨,懿子便能心领神会:既可指不要违背礼,同时亦可指不要违背遗训。可谓一语双关。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
御:驾车。
何谓也:省略句,省略了宾语:“无违”。什么叫作“无违”呢。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礼:由于孟氏在鲁国是望族,三桓之一,物质上的赡养自然不是问题,于是对父母是否能以礼相待,便成为衡量是否孝顺父母的最重要标准。当然,这个礼并非单纯的礼仪、礼制,而是“礼后乎”(3·8),礼背后的东西,即礼的本质、礼的精神:敬。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