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一本关乎心灵与智慧的书》
第26节

作者: 昆X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03-25 18:12:06
  0308 试论“绘事后素”与“留白”的关系  
  本章涉及到一些美学知识。
  ●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取自《诗·卫风·硕人》,倩丽的巧笑,流盼的美目。
  正如南怀瑾先生所说:“‘巧笑’就好比广告上女孩子的那个笑,似笑非笑,不是笑吗?还真是笑,笑得很迷人的就是巧笑,巧笑已经很难描述了,还要‘倩兮’,‘倩’是什么呢?好像电影中女演员的表演,笑得那么俏皮,还带点诱惑性的,就是‘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漂亮的眼睛已经够厉害了,还要盼兮,眼神中流露着‘道是无情却有情’的意味”。
  素以为绚兮:可有两种说法。一、该句为佚诗;二、该句为后人对前两句所作的赏析。

  《诗·卫风·硕人》共有四章,每章七句,描写细致,比喻新鲜,刻画了齐女庄姜初嫁卫庄公时高贵、美丽和温婉的形象。清初著名的疑古学者姚际恒由衷感叹,称《硕人》“千古颂美人者无出其右,是为绝唱”。而此诗留给人最鲜活的印象,便是“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短短八字,没有什么浓艳的辞藻,却可令人遐想、久久回味。故,“素以为绚兮”为赏析之语,便不足为奇:朴素无华之词,绚丽耀眼之效。取第二说。

  伯峻先生则取第一说,并为着协韵,用“画着花卉”以代之“绚”;故,将“素以为绚兮”译为“洁白的底子上画着花卉呀”
  何谓:是什么意思、有何道理,用于询问。
  子夏向孔子请教,有人何以用“素以为绚兮”来赏析“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样赏析,有何道理,对吗?
  日期:2018-03-25 18:13:07
  ● 绘事后素:
  绘事:既可指绘画之事,亦可代指图画。
  素:乃本章最具争议之处,可有两种说法。一、据《礼记·礼器》“甘受和,白受采,忠信之人,可以学礼”;二、据《考工记》“画缋之事,后素功”。
  旧注多采用第二说,但解释又不尽相同。如东汉郑玄注:“绘画,文也。凡绘画,先布众色,然后以素分布其间,以成其文”;北宋邢昺进一步阐释道:“案《考工记》云‘画绘之事,杂五色’‘画缋之事,后素功’。是知凡绘画,先布众色,然后以素分布其间,以成文章也。”但有人指出这根本不符合绘画的实际操作。南宋朱熹则另辟蹊径:“‘绘事’,绘画之事也。‘后素’,后于素也。《考工记》曰‘绘画之事,后素功。’谓先以粉地为质,而后施五采;犹人有美质,然后可加文饰”。不过,朱熹的创新亦不符合绘画操作实际,“素”为粉地不能服人。清代凌廷堪便不客气地写道:“朱子不用旧注,以‘后素’为后于素。于《考工记》注亦反之,以‘后素功’为先以粉地为质而后施五采。近儒皆以古训为不可易,而于‘礼后’之旨,则终不能会通而发明之,故学者终成疑义”。

  此外,各大主流网站的搜索百科对“画缋”这一词条如是定义:“在织物或服装上用调匀的颜料或染液进行描绘图案的方法,周代帝王服饰已使用。古代画缋技法常‘草石并用’,即先用植物染液染底色,再用彩色矿物颜料描绘图案,最后用白颜料勾勒衬托”。
  以上摘录,仅供参考。我个人以为,非美学专业人士,是不必完全了解诸如哪道工艺在前、哪道工艺在后这类细节问题的;只需明白“绘事”为何要“后素”,或者说“素”在“绘事”中所起的作用即可。那么“素”有何作用呢?我想大概便是“留白”吧。
  “留白”,即:在绘画过程中,有意留下相应的空白,以留有想像的空间。如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整幅画面中,只见一只小舟,一个渔翁在垂钓,整幅画中没有一丝水,却让人感到烟波浩渺,满幅皆水。以无胜有,予人以想象的余地,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可谓“方寸之地亦显天地之宽”。
  其实,“留白”带来的美感不仅存在于绘画中,书法、文学、音乐、影视、甚至生活中亦随处可见。如《道德经·四十一章》中便有“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希声”“无形”便是音、象的最佳留白。相思则是爱情的最好留白:“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李之仪·《卜算子》);相反,“为怕寂寞我们做了很多,最没空寂寞”,结果却是“一个人寂寞,两个人寂寞”(林夕·《我们都寂寞》)。

  回到本章提到的这两句诗:“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仅寥寥八字,却赋予人们无尽地想象,想要有多美便有多美。除此之外,《诗经》中的许多诗同样运用了留白的技巧,如有名的《野有死麕》:“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林有朴樕,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顾颉刚先生便说:“《召南·野有死麕》是一首情歌”。因为尽管该诗描述有男女之事,但由于采用了留白的艺术手法,使得整首诗情景交融,正面、侧面相互掩映,含蓄诱人,且不失纯真,令人“思无邪”(2·2)。

  由以上可见,好的作品,不仅美在内容,更是美在留白,美在那些可以想象且又值得回味的留白。因此,我个人认为,孔子所说“素”,大概便指作品留白的这部分吧。或许,这亦是“画缋”最后为何要用白颜料勾勒衬托的原因吧。
  日期:2018-03-25 18:14:17
  ● 礼后乎:
  “贤贤易色”(1·7),一向注重实质而非形式的子夏,自然心领神会,于是试问孔子:老师,您所倡导礼,难道亦是美在礼仪背后的东西吗?换而言之,涵之于内的礼的精神要比表之于外的礼的仪式更为重要吗?不过,伯峻先生则根据儒家的若干文献,译文加了“仁义”两字。
  ● 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起:通“启”,启发。
  始可与言诗已矣:同1·15章,可以同你谈论《诗》了。
  日期:2018-03-25 18:17:19
  【原文】

  3·8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译文】
  伯峻先生:
  子夏问道:“‘有酒涡的脸笑得美呀,黑白分明的眼流转得媚呀,洁白的底子上画着花卉呀。’这几句诗是什么意思?”孔子道:“先有白色底子,然后画花。”子夏道:“那么,是不是礼乐的产生在[仁义]以后呢?”孔子道:“卜商呀,你真是能启发我的人。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
  论语茶馆:

  子夏问孔子:“诗经《硕人》中‘倩丽的巧笑,流盼的美目’,有人赏析道‘朴素无华之词,却绚丽耀眼之效’,这是何故?”孔子说:“这便如绘画中的留白,给人以说不出的美感。”子夏又问:“那么礼呢,是不是,礼亦是美在具体礼仪背后所涵有的文化精神吗?”孔子说:“商,是你启发了我,以后可以与你讨论《诗》了。”
  本章,与伯峻先生的译文有较大出入,若有什么不妥不当之处,还望大家多多指教。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