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星空》
第6节

作者: 乌鸦又叫了
收藏本书TXT下载
  他帮张燕取好艺名,整容成潘迎紫,当然美女都长得那样,潘那样的偏丰满一些,张燕本身也有些婴儿肥,整完化好妆,确实有那么点意思。
  只要男朋友喜欢,江怀怜都愿意去做。
  日期:2017-11-05 22:31:36
  后来吴长林跳槽去了KTV做营销,也就是一拉皮条的小弟。他等待机会,等王友罗送上门来。以他对王友罗这么多年的追踪观察,王友罗带人去KTV的频率不低。
  摸摸唱这种打情色擦边球的KTV里,很多小妹都是资源流动的,王友罗最终在巴厘岛碰上江怀怜。

  吴长林对江怀怜说的是,我们干一票大的,然后出去玩去,那才是生活啊。年轻的时候不到处看看,骑马乘船,东游西逛,那不是辜负了时光?我们要像大冰的书里写得那样,你有故事我有酒,没事就要满世界走。
  最后加上一句跟前面没有逻辑联系的,我以后写的书,后面都要加一句,献给我的小兔子。
  小兔子是吴长林对江怀怜的爱称。
  江怀怜总是喝得晕乎乎的,吴长林说什么,她都觉得太他妈对了,好好好。

  一切就绪,吴长林却有点舍不得张燕了,因为有了感情。
  他的计划到最后实施的时候,却欠了火候,安眠药已经有了,甚至什么氰化物,他都有考虑,反正夜场圈子里,这些东西花钱都能搞到。只是他的感觉里有点异样了,他觉得不应该那么对张燕。
  如果这么做了,你跟你要杀的这个人还不是一样的禽兽不如?
  另外技术上他也还没想清楚,自己怎么脱罪?怎么撒谎让江怀怜下手?
  有几次王友罗服下安定片后,江怀怜跑出来和他约会。两人像是偷情一样,抱在一起恨不得能够天长地久,远走高飞。即便他直接要江怀怜下毒弄死王友罗,江怀怜也会听他的。
  他甚至想,到了法庭上,我要跟法官说,这个禽兽凌辱了我女朋友,我们才出此下策,希望酌情轻判。

  可是第二天酒一醒,脑子里又没有稳固的想法。
  不料王友罗突然就这么死了。
  也就是说,吴长林确实有意要杀王友罗,不过还没想好怎么动手,王友罗抢先一步被人勒死。
  吴长林坐在我对面。就这样一会平静,一会又饱含情感的,把他的故事原原本本讲完了。
  夜已深。
  我开着警车将他送回他的“狗窝”,然后,自己回去睡觉了。
  日期:2017-11-06 19:43:13
  后面的两天,我们详细交叉比对了吴长林和张燕的说法。对照监控和走访,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这两人不在案发现场,没有作案时间,排除直接勒杀王友罗的可能。
  这个结论让同事们有些沮丧。

  王华等人提出的,有没有可能吴长林假装和张燕开房之后,又从消防梯出来,绕过酒店监控,再潜回去,勒死王友罗?杀人之后再绕过监控,回到酒店,然后5点15分退房走电梯,出现在酒店大堂。
  甚至有同事说,监控很模糊,你能确定跟张燕一起出现的这个人就是吴长林?既然吴长林处心积虑要杀王友罗,那么可不可能在他和张燕之外,还有第三个人呢,如果是一个和吴长林差不多身高脸型的替代了王友罗,那这岂不是正好瞒天过海,让吴长林有了杀人时间。
  确实,因为这个小区基本半开放式,房子并不是什么大开发商做的。安保、门卫,围墙,都没有做得很符合规范,外来人员基本可以正常进出,即便担心监控,翻越小区的围墙对于成年人也没有什么难度。
  更要命的是,张燕11点多出这栋别墅的时候,并没有锁门,只是随手带了一下,而且这别墅因为并不常住人,一楼未装防盗网,里面的窗户不锁好,外人可以轻松从窗户翻进去,再上二楼。我们甚至不能百分之百确定杀人者是走门,还是翻窗进入的。

  有读者朋友肯定要问了,你们刑警怎么搞的?看人家国外的大侦探们,到你窗户边看两眼,就知道你昨天晚上吃的什么菜,你们怎么连罪犯从哪里进的屋子都不能确定了?你还破案,破个鸡蛋壳!
  刑侦技术组的同志倾向于认为杀人者从正门进入,因为窗口并无明显进入痕迹。但是凶手应该是有把握能进此屋的,即便张燕当晚不出来,凶手也有可能进屋。有可能正好发现张燕出来,门没锁。
  张燕不锁门也符合情理,一来赶时间着急去见情郎,再者几个小时候后还得回来,胡乱一带,也说得过去。
  那么指纹呢?指纹找到了王友罗和张燕的,凶手稍有点常识估计也不会留指纹了,毕竟他不是一时冲动杀人。杀人凶器呢?刑侦技术组的同事根据死者伤口勒痕处的残留物提取分析——棉布结成的绳索。但是你也没法确定是衣服还是床单结成的,反正棉织物都可以手工编织出杀人的绳索来。那么根据这个,你又可以推断——为什么凶手有把握带一根棉布的绳子就能杀死王友罗,他如果不是吴长林,也是和这吴长林一伙的。

  但是,如果这个人也想杀王友罗,他既然选择深夜三点左右下手,三点是人深睡的时候,你这个时候像决心杀死一个人,用绳子套住他的脖子之后,得手的几率接近百分之一百。前提是你杀人的意志坚定,不可动摇。
  那你又能提出质疑,这人打算怎么对付王友罗身边的张燕呢?如果张燕没出来,是不是也要一起杀掉?那这不是正好说明杀人者跟张燕吴长林一伙?
  但也有人能质疑你的质疑,既然这人处心积虑要杀王友罗,那他很可能蹲点此处,已经观察到,张燕半夜是有可能外出的。因为这之前张燕已经有三次以上给王友罗吃安定,然后出去和吴长林玩。那么你又要问了,怎么吃了这么多次安定,王友罗也没有发觉?人在做了那事之后,也是容易入睡的……而且王友罗已死,谁知道他是什么情况,也许他以为是服用了万艾可的副作用呢。

  当时半屋子人就是这么大讨论的,听得我昏昏沉沉,几乎就要跳起来拍桌子了。所以说,刑侦班子,你也必须得有个主心骨,核心,你一言我一语的,随便找一帮人,也能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对案件乱七八糟大猜测。何况大家都还是正儿八经的人民丨警丨察。后来这种一帮人开会讨论案情的方式被我和王华坚决否定了。术业有专攻,提供医学、痕迹学、物证类技术分析的,只管提供分析,监控比对有专业的基层干警去做,比对口供走访群众的,也有专人去做,当然我和王华自己也会跑这些细节,但是案情的把握,定夺,决策,必须我来。案子破了,军功章绝对有各岗位其他同志的。

  我的结论是,监控高清化是个大趋势,以后会逐渐进步,但是这一次我们手头的监控资料确实比较模糊。不过在细致的脸部轮廓比对后,认定监控里就是吴长林。而且酒店走廊也有监控,吴长林并没有在进酒店房间后、退房之前,中途离开过。
  雇凶有可能,接下来分警力出来排查这个,从吴长林最近的电话,微信,网络联系人入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