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谁?你有是谁?『黄帝内经』来告诉你》
第36节作者:
QQq小鲤鱼 日期:2017-11-16 09:04:21
第二节 再谈经络(下)
人有衰亡,脉亦有衰败,《诊要经终论篇》曰:“太阳之脉,其终也戴眼,反折瘈瘲,其色白,绝汗乃出,出则死矣。少阳终者,耳聋,百节皆纵,目寰绝系。绝系一日半死,其死也色先青白,乃死矣。阳明终者,口目动作,善惊妄言,色黄。其上下经盛,不仁则终矣。少阴终者,面黑齿长而垢,腹胀闭,上下不通而终矣。太阴终者,腹胀闭不得息,善噫善呕,呕则逆,逆则面赤,不逆则上下不通,不通则面黑,皮毛焦而终矣。厥阴终者,中热溢干,善溺心烦,甚则舌卷卵上缩而终矣。此十二经之所败也。”若欲知其经败亡现象之原因,可去对应十二经之终始,此外《经脉》有单独关于五阴经气绝详细的阐述:“手太阴气绝则皮毛焦。太阴者,行气温于皮毛者也,故气不荣,则皮毛焦,皮毛焦则津液去皮节,津液去皮节者,则爪枯毛折,毛折者则气先死。丙笃丁死,火胜金也。
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少阴者心脉也,心者脉之合也,脉不通则血不流,血不流则色不泽,故其面黑如漆柴者,血先死。壬笃癸死,水胜火也。
足太阴气绝则脉不荣肌肉。唇舌者,肌肉之本也,脉不荣则肌肉软,肌肉软则舌萎人中满,人中满则唇反,唇反者肉先死。甲笃乙死,木胜土也。
足少阴气绝则骨枯。少阴者冬脉也,伏行而濡骨髓者也,故骨不濡则肉不能著也,骨肉不相亲则肉软却,肉软却故齿长而垢,发无泽,发无泽者骨先死。戊笃己死,土胜水也。
足厥阴气绝则筋绝。厥阴者肝脉也,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于阴器,而脉络于舌本也,故脉弗荣则筋急,筋急则引舌与卵,故唇青舌卷卵缩,则筋先死。庚笃辛死,金胜木也。
五阴气俱绝则目系转,转则目运,目运者为志先死,志先死则远一日半死矣。六阳气俱绝则阴与阳相离,离则腠理发泄,绝汗乃出,故旦占夕死,夕占旦死。此十二经之败也。”
该段最后亦是论证阴阳离绝的具体情况,五藏为阴,六腑为阳,阴阳离决则人必死矣,《脉度》曰:“故邪在腑则阳脉不和,阳脉不和则气留之,气留之则阳气盛矣。阳气太盛则阴不利,阴脉不利则血留之,血留之则阴气盛矣。阴气太盛则阳气不能荣也,故曰关。阳气太盛,则阴气弗能荣也,故曰格。阴阳俱盛,不得相荣,故曰关格。关格者,不得尽期而死也。”
所以提早诊断发现治疗是非常重要的,《脉要精微论篇》曰:“诊法常以平旦,阳气未动,阴气为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此为诊法大论,知三部九侯之理亦可决人生死,《三部九侯论篇》曰:“九候之脉,皆沉细悬绝者为阴,主冬,故以夜半死。盛躁喘数者为阳,主夏,故以日中死。是故寒热病者,以平旦死。热中及热病者,以日中死。病风者,以日夕死。病水者,以夜半死。其脉乍疏乍数乍迟乍疾者,日乘四季死。形肉已脱,九候虽调,犹死。”此为大论,诸如风气之病或女子月事不计在内。
日期:2017-11-16 15:03:58
此外,五种真藏脉出现之时,人也是必死无疑的。《玉机真脏论篇》曰:“真肝脉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责责然,如新张弓弦,色青白不泽,毛折,乃死。真心脉至,坚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色赤黑不泽,毛折,乃死。真肺脉至,大而虚,如以毛羽中人肤,色白赤不泽,毛折,乃死。真肾脉至,搏而绝,如指弹石辟辟然,色黑黄不泽,毛折,乃死。真脾脉至,弱而乍数乍疏,色黄青不泽,毛折,乃死。诸真脏脉者,皆死不治也。”至于原因,接下来讲的也很清楚:“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藏之本也。藏气者,不能自致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至于手太阴也。故五藏各以其时,自为而至于手太阴也。故邪气胜者,精气衰也。故病甚者,胃气不能与之俱至于手太阴,故真藏之气独见。独见者,病胜藏也,故曰死。”大意是说,脏气必须依赖胃气的输送才能到达手太阴,所以五脏才能在各自主时以不同的脉象出现于手太阴寸口,但如果邪气过胜,则精气衰败,非常严重时胃气便不能同脏气一起到达手太阴,所以真脏脉就单独出现了,这是不治之死症。《平人气象论篇》中有更易于理解
的解释:“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所谓无胃气者,但得真脏脉不得胃气也。所谓脉不得胃气者,肝不弦肾不石也”。意思是说,脉象之所以正常,是因为脉气与胃气相和而至,现在缺少胃气所以真藏脉便显现出来,人便要死亡。
《老子》第四十二章讲“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亦属万物,自然负阴而抱阳。五藏为神脏,灵魂所属,通于天气,其脉亦行天气;胃为形脏,化水谷之气,水谷之气为地气,故胃气属地气,其脉亦行地气。现在天地和气,阴阳相合,“阴与阳皆有俞会,阳注于阴,阴满之外,阴阳均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调经轮篇》)。这是人体的“冲气以为和”。发散开来,独阴不生,独阳不长,阴阳合和,万物以生,世间皆如此理。
所以通天气是人的根本,《生气通天论篇》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
人同食天地之气,其地气来源于水谷,天气来源于呼吸,食地气可以饱腹,那食天气的意义何在呢?《生气通天论篇》曰:“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没错,就是通神明固阳气。当然了,天气指清净之天气,所以滥砍滥伐破坏自然破坏天气,制造雾霾的人类,长此以往将自食恶果,那就是“失之则内闭九窍,外雍肌肉,卫气解散,此谓自伤,气之削也”。
虽然大家不是圣人,不能服天气而通神明,但同食天地之气,修身养性,亦可使神机不灭,《六节藏象论篇》曰:“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这是人的情志的产生。据说人是唯一会笑的动物,虽然有些动物会模仿人的笑,但并无笑的实质,这便是不得神机的原由。而且动物知声不知音,《礼记·乐记》曰:“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伦理者也。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
假设有动物经年累月吸食天地精气得以生神,进而化生灵魂,那么它除开外形,实际与人无异。如果达到更高境界,比如通达神明,那便得以俯视众生,为人祭拜。你是否感觉并不真实,然而这并不是异想天开,《山海经》里便记载了诸如此类许许多多的神。你以为那只是神话,可神话并不一定是虚构造假。
另外,《经络论篇》对于经络的颜色有大概阐述,这里不再啰嗦。本章最后,且来简单讲一下诊脉知孕的情况,虽然现在会把脉的人已不多见,精通之人更是寥寥无几。《平人气象论篇》曰:“妇人手少阴脉动甚者,妊子也。”而至于原因,在《腹中论篇》:“帝曰:何以知怀子且生也?岐伯曰:身有病而无邪脉也”。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