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极河山集:千秋万代功与名之浴血陇右》
第3节作者:
秦阳草堂
李 晟:这个我们都知道,我也很着急。
李抱玉:......(此处省略若干字)
李 晟:司令长官,咱们不绕弯子了,您直接说吧,让我咋干?
李抱玉:给你五千兵马把定秦堡给我端了,为啥选你?你懂得。
李 晟:是这样呀!我得想想。
李抱玉:没事,好好想,条件尽管提。
李 晟:给我五千人马?
李抱玉:可以多一点,六千怎么样?
李 晟:长官您误解我了,就给我一千人马足矣!
李抱玉:你说啥?你说啥?你说啥?
李 晟:要是硬拚死磕,五千哪够?要是智取,三千都嫌多!就给我一千人马,定了吧!我保证完成任务。
李抱玉听完李晟的解释后一定是热泪盈眶的,这是长官为其部下气吞山河的勇气而流下的热泪,每每读及这里常常让人泪目,我们这个民族每到最艰难时刻总有人会毫不犹豫地奔赴国难,慷慨赴死。
此时此刻,李抱玉和李晟是唯一撑的起风雨飘摇的帝国江山的人,也就是撑局面,局面有大有小,但凡是个局面,撑局面的都不容易,小到一个家庭,局面撑不好就是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大到一个国家政权,局面撑不好就是亡国灭种山河破碎,在此意义上讲,无论历史上那些为中华民族延续撑过局面的人处于什么样立场、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属于什么样的阶级,我们都应向他们表达应有的敬意,原因只有一条,最大的压力和风险由他们承受和忍耐,这是我们普通人无法理解的,只有原来或现在正在撑着大小局面的人才能感同身受。
吐蕃铁甲坚兵铁桶一般围攻灵州,帝国羸弱反击无力,一旦灵州失守,局面将彻底失控,国家覆亡就在眼前,李抱玉和李晟面对危局,棋走险着,如果失手,后果不堪想象。
漆黑的夜幕下,火把微弱的光亮照射在李晟坚毅的脸庞上,他无畏的目光扫过精挑细选出来的一千勇士,没有豪言壮语,没有人象电视剧中那样喝完酒猛掷大海碗,目标已经交代的十分清楚,艰难困苦也估计的非常充分,他们有的是在心中熊熊燃烧的家恨国仇。
在这个平常又不平常的夜里,李晟率领他的一千勇士默默地走出军营,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将改变历史的走向。
奇袭定秦堡之战的过程史书记录的十分简单,李晟率军自今日陇县出发,出大震关,奔袭三百多公里,一战摧毁定秦堡,生搞敌堡帅慕容谷种,顺利返回。
奇袭定秦堡是李晟真正意义上的成名战,一战威震天下,之后他为李唐王朝屡立战功。
大历八年(773年),凤翔节度使马璘被吐蕃军围困于盐仓(在今甘肃泾川西北)。李晟率部横击吐蕃,在乱军之中救出马璘,因功获封合川郡王,威名远振。
大历十四年(779年),吐蕃进犯剑南,蜀中震动,唐德宗命李晟率神策军援救剑南。李晟取道漏天(在今四川雅安,漏天这名字实在贴切,雅安是中国的雨都,一年四季都下雨,是因为天漏了吗?)、连取飞越、肃宁等城,横渡大渡河,斩杀吐蕃军一千余人,吐蕃撤军退走。
建中二年至四年(781年—783年),李晟率领神策军击败起兵反叛的田悦、王武俊、朱滔等人,平定河朔之叛。
建中四年(783年)十月,泾原镇士卒在长安哗变,拥立朱泚为帝,唐德宗仓皇逃奔奉天(今陕西乾县),史称泾原兵变。
兴元元年(784年),李晟率军克复长安,平定朱泚之乱。
......
中唐一代名将李晟于793年病逝,享年67岁,将军前前后后育有十五个儿子,最著名的是指挥了“雪夜袭蔡州”的李愬,这场战役的价值远远大于其父完成的奇袭定秦堡之战,说严重点,两者根本不在一个层面。
日期:2017-10-28 00:10:19
在《李晟奇袭定秦堡之战》的末尾,我们提到了李晟儿子李愬后来完成的雪夜袭蔡州之战的意义远大于其父完成的奇袭定秦堡之战,那是因为奇袭定秦堡的胜利仅仅扭转了一场战役的发展态势,这是小格局,而雪夜袭蔡州的胜利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唐以来强藩割据的局面,暂时恢复和维系了唐王朝的统一,这是大格局。
有一场战役其作用和意义介于二者之间,那就是发生在749年唐王朝与吐蕃政权进行的第二次石堡城之战,此次战役由哥舒翰统帅指挥,最终以牺牲数万将士为代价,换来仅仅歼灭、俘虏数百敌军的惨胜战果。
虽然唐军伤亡人数与歼灭、俘获敌军人数相差过于悬殊,但朝廷却大肆褒奖和宣扬,并为哥舒翰立碑纪功(此碑现存于甘肃临洮县城关),十分让人难以理解,由于史籍记载不祥,此战也成为一桩历史谜案。
我们认为这是一场具备一定战略价值同时又满足了玄宗皇帝追求边功心理需求的战役,之所以说有一定战略价值,是因为这场战役的胜利的确客观上震慑了吐蕃王朝,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其向东扩张的步伐。
要说清楚哥舒翰指挥完成的这场石堡城战役,就必须要说清楚哥舒翰,要说清哥舒翰就不得不说王忠嗣,没有办法,绕不过去。
王忠嗣这个人很硬,历史上这样的硬人也是极少的。
王忠嗣原名王训,其父为国战死后唐玄宗将其收为养子,赐名忠嗣,九岁时开始在宫里生活和学习,接受了全面良好的教育,他的小伙伴叫李亨,大唐太子,也是安史之乱后在灵州即位的肃宗皇帝,这关系也算是硬得没谁了。
王忠嗣在前后两位皇帝关照下长大成人,自小到大对吐蕃人的国恨家仇从未消失,也没有因为仇恨而失去理智,他成长为一名稳健合格的军事统帅,在他人生巅峰时期身兼河东节度使、河西节度使、陇右节度使、朔方节度使四职,劲兵重镇,扼控大唐万里疆域,有唐一代唯其一人耳。
王忠嗣关系硬、腰板硬,脖子也很硬,养父唐玄宗他一样敢顶,石堡城再次陷落后玄宗皇帝催促他尽快统军收复,王忠嗣既不执行也不搭理,玄宗无奈派别人去收复让他打配合,他也是磨叽应付,出工不出力。
王忠嗣不是天生喜欢和皇帝兼养父的唐玄宗顶牛,是因为他准确判断收复石堡城需要以牺牲数万将士为代价,很不值,所以不愿意,更不乐意,然而皇帝不信这个邪,听不进他的解释。
就这样顶着顶着顶出了事,政敌李林甫瞅准机会将他拉下了马,还要治重罪。
听到这个消息后他的老部下也是继任者哥舒翰一直将玄宗皇帝追到了后宫,恳求以自己全部功名换取朝廷赦免王忠嗣之罪,然而,硬人王忠嗣死罪可免,活罪难销,不久仍然遭贬,并于749年45岁时盛年暴毙。
对于大唐王朝而言,王忠嗣的逝去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帝国失去了一个可以完全依赖、可以撑得起大局面的统帅之材,王忠嗣逝后六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
日期:2017-10-29 11:27:15
歌舒翰是哭着出场的,为他的老长官王忠嗣而哭求玄宗皇帝,希望朝廷免治王忠嗣之罪,为此宁可接受朝廷免去自己的全部官职爵位,冲这一点我敬佩他是条汉子。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