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7-11-23 22:10:12
我就说:“就是找大家聊聊天,大家说说这些年村里的变化,对村里治安状况有没有什么意见要提的?”
张伟见我要“漫无边际”扯闲天,自己拿了伞,估计要在村子里转转。
有大叔就回答我:“你这么问,我该怎么说哩,最大的变化,你看以前都是手搓麻将,现在改成电动麻将了,一两年时间就都普及了。”
麻将桌上的人都咧了嘴呵呵笑起来,虽然各个形态不同,但这笑真是发自内心的。
至于治安状况,都觉得还不错。
“小偷小摸还是有的,特别是我们这里,靠着大路边上,有人电动车停在屋里,就被人推走了。”
“打架斗殴蛮少,年轻小伙子都出去外面了。扯皮的事也少,以前经常因为农田地界纠纷吵起来,现在都不太在意这个了,有些田没人接手干脆荒着,哪还打得起来。”
我要同事从车上拿来麻绳,问麻将桌上的人:“认不认得这个?”
几个人的说法不一样。有说是纤麻的,有说是红麻的,还有人说的另一个品种我都没听说过。
但是很显然,最近几年都没人种植这个了。
“哪还种这个?这个多麻烦,种了收割了,要捆起来,放在河里泡,泡得臭死人,泡好了要拖出来,还要剐,剐了要晒,晒干了也卖不了几个钱。他们年轻一点的,哪还认得这个。”
问村里种地的状况。
也有几种说法。大家讲的互为补充。
“主要是种中谷,也就是杂交水稻,产量高,国家有补贴。再就是菜籽和棉花。”
“这都搞不到什么钱,很多人都出去打工了,老一辈的没办法嘛,只会死种地。基本都是种水稻,只种一季,都是机器收割,比以前还是舒服多了。空闲时间在附近打点小工,都比这种地钱赚得多。”
“再就是门前搞点菜园子。也有搞果园的,都没搞起来。开养鸡场的也亏钱了。”
“饿不死,也搞不到更多的钱。”
最后闻风赶来一个年纪有点大的大伯。背有些驼,戴着一顶不多见的斗笠。脸像是桐油刷了的,黑黝黝。
他看了麻绳,告诉我这是阎王结。并当场给我们演示,一旦这个绳子套住你,一越用力挣脱,绳子只会更紧。
几个年轻点的想要试一试,真的被着大伯拉得哇哇叫。
除了他,现场再找不出一个会打这种结的。
每个村里都会有一两个这种能人。我问他:“您为什么会这个?”
大伯说他以前做过猪贩子,师傅教的,这样打结,才能把猪捆老实了。
问到还有谁会?
大伯说,以前的手艺人,做木匠篾匠的,估计都会这个,原理是一样的。
告别了这帮老乡。我们上了警车。张伟回到车上。
日期:2017-11-23 22:10:58
问他去做什么了?
他说:“在村子里转了一圈。”
我感觉他肯定有话要说,就追问:“想到什么没有?”
他说:“没有。”
只得折返回市里,找了农学方面的专家,确认了麻绳的准确成分。但问道下面哪些镇种植这种红麻,这根麻绳大概存在有多久。专家们也答不上来。
看来我们没办法通过凶器麻绳,确定其产地,锁定凶手的大概位置。
王华那边也无实质进展。但能确定一点,汪书权和魏群并不认识,也没有共同的仇人,这两个人八竿子打不到一块。
两人遇害的地点相隔4公里左右,凶手可能长期在一块区域活动。
那封信件是在市第三中学附近的一个邮筒寄出的。监控的调查也没有收获。
到了晚上,雨还在刷刷下。
我们只能开始推测凶手的体貌性格特征。
男,身高一米七五以上,受过高等教育,讲话与众不同,不合群,手劲大,有在农村生活的经历,或者当过农民,下过乡,与木匠篾匠或者猪贩子有过深入接触。穷,或者曾经很穷,因为穷被人歧视看不起…
王华说:“停,这不叫侧写。这是瞎猜。大海里捞针。如果有了嫌疑犯,你再拿这些往上套,还有点可能。或者嫌疑人已经确定就在某个范围里。”
我说:“汪家两兄弟呢?汪有木跟上面这些描述有没有一点像?”
王华说:“他从广州赶来的,如果属实,那他父亲被勒死的时候他就不在现场,具体我们要再去核实一遍,你这一说,我觉得有点像。”
当晚胡乱睡了一觉,梦里都是稀拉拉的雨声。一大早又联系了汪有木,他还在老家陪他母亲万春红。我和王华一并赶了过去,并将汪有木带到了镇上派出所。
这个人块头很大,有点虎头虎脑那种长相,脸方方的,眉毛粗壮,眼睛愣愣地看着你,倒是很坚定的样子。
见我们这架势,他估计也知道是什么情况。
我们开始“报菜名”。问他姓名,籍贯,身高体重血型,学历,是否能对下面的回答负责任。
汪有木很配合。
他高中毕业,先是在北京打工多年,混到了文化圈子里。后又去广州自立门户,创办了一些貌似名头很响的伪期刊杂志,专门服务一些文人墨客。
他父亲死讯传来,本家亲戚联系了他,他通知了弟弟,两人本打算一起坐高铁赶回来,他临时有事,车次比他弟弟汪有舟晚三个小时。车票什么的都还在。而且,我们已经联系广州那边的兄弟单位,查了当天高铁站的监控,兄弟俩都出现在进站口,并无虚假。
汪有木身高体魄上符合侧写。这人混文化圈,多少还能在杂志扉页写点题词什么的,不管是不是自学成才,肚子里是有点墨水的。
据说读书的时候就爱看古书,有点文学方面的天赋。这个来讲,也是符合的。
会不会打阎王结?
这个不能直接问。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