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讲个真实的故事……》
第15节

作者: 道具猫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苦笑着咧开嘴,“就是入赘呗?等老子找着人再说,到时候娶个十个八个的都不成问题,你看咱这身板儿,夜夜笙歌不耽误白天干活儿!!”说着拍了拍自己的胸脯。
  主要是这个时候心情不好,这几年打交道的女孩子少,看上眼的更少,这杨幼一好说歹说长得也算及格,就算搞不定做个朋友也不错。哪知竟他妈的老天不长眼睛给勾了去。
  山头那边的姑娘不依不饶,唱开个没完没了,似乎还和我对上号了,我寻思着要不是忙着去找人,非得上去把她的嘴给撕开。段斌拉扯着我赶紧快走,我这顺着引子就下了山。

  下山后沿着这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走了半个时辰,趟过一条溪水,来到了一处村落,溪水与村落相隔不到百米,中间压了块分界石,石头上刻了几个字。我问段斌这叫什么地方,他说是辰阳东,归今天的花垣县管,这花垣县最初称为辰阳郡,后更名为花垣,但是其周边的村落距离县城较远,基本上还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辰阳这个名字在这里依旧沿用,就我们眼前走近的这个村子,在地理位置上属于辰阳的东面,村子虽然很早就有了,但也没什么典故,就沿用了大地名辰阳二字外加了个方位词东,连起来读就是辰阳东。这溪水的上游是茅岩河的一个分支,茅岩河又是澧水的上游,单独出来起了个名字叫茅岩河,我上来好奇问这茅岩河是不是挨的茅山最近,段斌差点儿笑掉大牙,“茅山在东南的江苏,离这儿十万八千里呢,这茅岩河没什么稀奇之处,从知道有那河到现在最出名的事情也就是前些年那里挖出来过汉代的古墓,弄了个土家族的悲壮故事,这名字和茅山根本搭不着边儿。”

  段斌介绍说这个村子的村民在100多年前还都姓禾,后来不知道为什么都改了姓氏。六年前,村长老来得子,就是刚刚说的那个孩子,最邪门的是那孩子不顾家里人反对,自己给自己起了姓氏名字。村里人都说这孩子命硬不克亲,是祥兆,但这孩子自从生出来那天笑了一阵子,后来就再也没人看他笑过,好像他笑那一阵子把这一辈子都笑完了似的,整天嘟噜着个脸,说的不好听点儿就好像是丧家之犬。村长以为祖先责怪还是什么的,也不敢打不敢骂,什么事都由着他,但这孩子还真不和普通孩子一样,整日不出门,自言自语不知道在叨叨些什么。谁知道就在这两天,村子里突然来了好多外地人,说是要见这个姓禾的孩子,吓的村长把他藏到了山里。

  “我就是在山上拜他为师的。”
  我问段斌怎么想起来去拜他为师了,能学到些啥本事,段斌说的和讲鬼故事似的,“就在昨天中午,我入山采药,遇见了斑狼,是他在山洞发出老虎的叫声吓跑了斑狼,救了我一命,我感觉他不一般,就顺道拜师了,他倒答应的挺痛快,啥也没说,直接差我去山上接你们。”
  我听了将信将疑,心想真他娘的邪门了,就你那身手,一只狼还搞不定?我见到的怪事比这离谱的多的去了,唯独这个事儿我就不愿意相信。眼前这个小伙子说话含含蓄蓄的,回答问题避重就轻,倒给我一种不得不防的感觉。
  入了村寨,段斌领我先去了他自己的家,拿出事先做好的东西招呼我吃,我一看,汗毛根根倒竖。
  “这是人吃的么?”
  “咋就不是了?”
  “这是油炸水蜈蚣,本地的菜,很有营养,赶紧尝尝。”这段斌倒真没拿我当外人,说话的功夫直接一筷子夹了四个最肥硕的大家伙递了过来,我挡已经来不及,又迫于礼貌接了过来。我这个人天生就惧怕这类脚多的动物,看见蜘蛛八条腿我的头发就能竖起来,这蜈蚣号称千足虫,我估计这下我老二的头发都竖起来了。
  “先吃饱饭,我就带你去见姓禾的那个孩子。”
  “那个孩子大名叫什么?”我觉得这里的每个人祖先都姓禾,不一定非得要找那个孩子,这个段斌从一开始就在转移我的注意力,但是保险起见,还有哑巴死前千叮咛万嘱咐的只能找姓禾的人,我也不敢随便就冒这个险,再说自己道行不够,照规矩办事,还得捡把握的来。
  “他的名字就一个字,禾。”段斌吃的津津有味,只见整条大蜈蚣被他从脚到头一点点嚼碎,再细嚼慢咽的在嘴里回味一番,然后才吞到肚子里,我寻思我以前家里的大公鸡吃这东西也没和你这么费劲。低头看着自己筷子上的水蜈蚣,腹部节节相连,个儿大的能清楚的分辨出嘴巴和眼睛。抖动的须脚活灵活现。
  我咽了咽唾沫,干巴着嘴硬塞下一碗儿米饭。段斌看我只吃米饭,又去盛了一桶回来,边嚼着大蜈蚣边说,“这米饭特别香是不是?这些煮米饭的水都是泡了好几天水蜈蚣的水,要说这营养全在这饭里了,吃起来还特别香。”
  妈的,此时此刻,我只想放下碗筷,大骂一句:香你妈个头,让老子吃口饱饭行不行,老子都饿了好几天了。出于礼貌,以及我日益升高的道德素质,这些我忍了下来。淡定道“赶紧吃完带我去见见那个孩子吧。”

  段斌袖子一抹油汪汪的嘴,取出条红线串了几个个儿大的蜈蚣揣在怀里,“走,这些路上吃。”
  这辰阳东的偏僻程度远远超过我的老家,这地方的人还是老方式的日出而作日落而归,作息时间和处事方式还停留在解放前,倒是这里的建筑颇具特色,相比东北的大土炕和陕北的黑窑洞,眼前的阁楼显然要舒适高雅的多,老式儿的阁楼成排的竹子已经淡成土灰色,但是给人的感觉稳重又踏实,像是专门给村子里德高望重的老年人居住的,那些新独立的人家多为鲜青绿色,生机勃勃又富含诗意。溪水的一支路过村子,旁边托起的石头成了家家妇女捶衣捣米的去所,这里的房子盖的相对比较集中,毕竟是十几代人的积累,从规模和数量上来说,也称得上宏伟这个词儿了。这村子四面环山,山外套山,像是层层玉莲的中心,天上云闲游洒,飘飘然脱离人世。

  很难想象这里的民风会到打家劫舍那样的彪悍,也无法回忆出昨晚那黑山上的一幕幕血残惊心。我畅想着如此古老富有底蕴的世外桃源,自己如果能够在此定居下来,也不枉人间白走一趟,可惜世事十有**身不由己,由己的那二三件事也是难遂人愿。
  出了段斌的住处,重门叠户的胡同一个套着一个,两边石头垒的高过我两三个脑袋,地下青石板铺成的石阶一梯一梯的攀升,七拐八拐的像是误闯了八卦图,这要是没人领着,找个地方还真费劲。走过几趟巷子,迎面过来了四五个长相魁梧的年轻人,个个身高一米八~九,组织的相当有派头,走过我身旁连低下头看我一眼的都没有,活生生的在我们俩当中穿过。我问段斌这是什么人,段斌把我悄悄的拉到一边,嘘了半天才说“就是昨天才来的外地人,来了这里也没有和任何当地人打过交道,也不知道他们住在什么地方,独来独往的看着挺不顺眼。”我听后心里哆嗦了一下子,看样子山上死的人和这群人多少有点儿关联,那个大个子没准儿就是他们中的一个,要不就是被这群人给杀的,想了想又摸摸兜里那个捡来的小本子,一个激灵,问道,“哪座山?”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