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鬼与修行(人本来亦仙亦鬼)》
第13节作者:
平生居士 日期:2018-02-07 13:29:28
仙道,是活生生的人,进行无限升级,向往生循环;神道是灭情禁欲,进行无限的离根,向往死循环。两者道路完全相反,不可一概而论。
自天地初分之际,万物哪有名称性别之区分,宇宙初分时有物为:太阳、月亮、地球等皆万寿。而地球初生之灵者又怎么可能寿半百而终呢!进化只是科技方向而言,并不能代表自然与本能。大道自然。
日期:2018-02-07 14:05:53
什么是道心?
人生在世,有心有情。大道自然而衍生,德佩万物,人有心向道,当知道心。
看待问题,天地有天地的角度,人有的角度,不可同日而语。道,无物不包,道心篇以前也讲过但不会有现在这么详细。与道来讲,人与物的角度是固定的,而道的角度却无处不在。
角度不同,看到的都不同,因此产生了区别。
大道之中炁最真;万物之中惟人贵。炁贵在生,人贵在形,形贵在心。
大道无情,运行日月,人有情,居处天地,人心所到之处皆非道心。
人以平常心、逍遥心、善心、初心、愚昧凡心以作道心,是不真。如果说什么是道,任何物事俱称道,又者任何物事皆非道。
道本身是无局限,无类别,无分明,却又包括一切。如果在道的旁边,加上一个字,那么意思彻底就改变了,比如:道炁、道心、道德、大道…一旦形成词汇,意便有所专指,也就失去了道的本意。
道心是修道之心,行道之心,却不是什么善心逍遥心。平常心颇为接近道心,道心却非平常心。
仙道修行之人,绝对离不开道心。没有道心,或者不懂道心的人修再久都不会有大成就。
庄子言无侍,无侍是不受任何影响的一种逍遥状态。如果用在心性方面,则是逍遥自在心,非道心。
世间万物,形态各异,纷纷不一,其源乃一,旦夕祸福,维持自然心态,平常对待,这是平常心。平常心对比逍遥自在心,更接近道心。
人若有志,无论将来如何变化,不忘本,这是初心的维持。初心不忘本来,是一种动力,这种动力可以推进修行的脚部,但不是道心。
人向善,养和心性,心地光明,给自己带来了祥和,也会使他人感到温馨。与人为善,前提并非愚善,对修行人的修炼帮助也不少。上古时期许多神邸皆是以善心待人待事,善心有益于修行,也不是道心。
愚昧凡心,待物事以自我为是,不求逍遥,为利益不择手段,多行恶事,故不能近道。无缘于道,见道而大笑,故不笑不足以示道之贵。
水有水善,火有火善;水有其恶,火亦有其恶。这种现象被称为道性,万物俱如此。没有思维意识的物体,只有道性,却不具备道心。
以上种种皆非道心,那么什么是道心呢?要了解道心是什么首先要明白道的含意。
什么是道呢?无论哪一种阐述,都不能离开从道的角度去解析。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宇宙内一切皆含道,又一切都不是道。大道无所不包,道心也一样无所不包。
道心无善恶,无分别,无情无欲。万物以自我为一,心念形态涉及的物事为二,置外之事物或他/她/它为三,道心便是处于三这个角度。道心致于外,无论任何时候,道心都归类于外,不在第一二角度出现。
人常年修道,入得窈冥妙境,一旦心念起,则境消失,这个心念就是第一角度。又者入得窈冥妙境,被外因打断,这个打断妙境的因素便是第二角度。道家坐忘源于上古仙巫文化,道家坐忘与佛家的禅定不一样,《庄子·大宗师》云;“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佛家禅定,是止观,放下的意思。相传佛家有些高人打坐肉身被烧没了,神还在修炼呢!
入得妙境,才是道心。除了妙境之中,类似于的道心的其实婴儿心态。婴儿无识无意,却又不失本能反应,既无既有。妙境中的道心,其本质何尝不是既无?扔心亍?
凡人、圣人、仙人、真人、神人等,一切没有与道融合者,道心都不是永恒的。道心恒久的人就像大道一样无处不在,无物不包。至人超脱物外,对机施化,可以任意隐显,宇宙之内随意来去,无阻无碍。道,是一门至深的学问,至人这种能力还不算大道究竟呢!
常人得道心,转瞬即逝。修行人得道心,慧而在功。道心是一种大同的视角,是一种修行前提,却不是用于生活的。
这个时代不限制修行,还可以偶尔谈一谈,增加后士来者志趣。得道心,明道性,把握道机,是修道必备的基本条件,奈何少有人知道。离开了这些因素的修行人修五十年一样老死,具备这些因素的修行人修五十年,或许会像《列仙传》里的记载那样:回复青春。
修道必须要明白道中心性,以道为准,以我为次,长久坚持练习。修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希如凤毛麟角。只有明白了其中的无穷奥理,才有希望。
始发于
2017.10.21
日期:2018-02-07 19:41:07
修行如治洪涝
修行就像治理大地(身体)的洪涝,洪涝相对如阴阳,阴阳平衡才是仙道的根本。
仙道与神道的运行路线是完全不同的。明白什么是仙道路线很重要。人体万千毛孔,皆有精气往来,而非只有重要的渠道才有往来。
人体每一处都有精气维护身体系统,如果导气搬运对身体进行调节,那么全身就会失衡。造成了全身的精气集于丹田或中脉!如果说集中在这些地方,算仙学,可以使全身系统得到精气润养,那实在是太荒诞了!
精气在全身,就像水在润养地球的每一个角落,这样才可以让地球对洪涝灾害有所减伤。比如:下丹田、中丹田、上丹田这些地方,是人体神气来往的重要部位,也象征着地球中的海河之地。
修炼如果将神气全部聚集在此重要之地,就相当于水全部聚集在海河之内。其它的地区则会带来旱灾,身体也会失衡导致阳热或早逝。
这类的方法,虽然能聚集神气可以快速离身成神,在神坑之地聚成海河!却让全身的系统失和,导致短命,并非仙道所行。
如果一个人修行,身体燥热,那么肯定修炼偏了或者修炼的根本就非道术,而是以导气为主的神学方法。之所以称它们为神学,因为它们将神气凝聚,是透支身体其它百神百脉的根本的行为,身体越来失衡越严重,最后也许成神而脱离身体,寿命如常人一般!没有身体也就没了根本,又怎么可能长久!
地球就像人的身体。人体脉络支流千百,水入坑只能成海成洋,却不能根治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只有疏导于地球每个角落,才能润养整个地球!深坑是海河湖泊的重要之地,也相当于人体的重要窍穴。但不能只重视这些位置,而疏忽了地球(人体)本身。
海洋的水解决不了其他地区的灾旱,同样丹田的精气也解决不了身体其他部位的问题。仙学是道中最真实的智慧,如果真如世间人人都知道的那样,那早就遍地是仙真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