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野史都详实记载的一位“白日飞升”的女仙》
第8节

作者: ok酷派1357Q联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既然你们如此热情,我也不好拂了大家的一番美意。这样吧,银子我是不收的。如果你们诚心要谢,请施舍贫道五斗米即可!
  汉顺帝汉安元年(公元142年),张陵独坐在鹤鸣山的炼丹坊里,面前放着一个朴素的朱漆木盘,上面没有雕龙画凤,只在底部简单地勾勒出一个八卦的图案。
  八卦之上,整齐地排着八粒桂圆般大小的药丸,看起来黑黢黢的,质地粗糙,毫不显眼。

  张陵盯着这几粒丹药,一言不发。
  在这朱漆木盘里放着的,正是他炼制成功的龙虎大丹!
  ——没有人知道他当时的想法。当一个人耗费一生的时间和精力,孜孜追求一个难以企及的目标时,他是否设想过,有一天目标清楚地出现在自己面前时,自己的心情会是怎样?正如一个刚登上宝座的皇帝,细细地端详着自己手中的那方玉玺;一个发了第一笔财的商人,抚摸着身边的一枚枚银锭……
  张陵想,原来仙丹就是这个样子的啊!很普通么!他心里似乎有些失望,但又觉得,它本来就应该是这个样子!

  张陵并没有立刻服食下去,他直觉地感到:时机未到!
  东汉桓帝永寿元年九月九日,张陵等人依时服下龙虎大丹,盛装侍立群山之巅。
  少顷,天降一黑衣羽士,手持玉册一道,传玉皇大帝旨意:封张陵为“正一天师”,即时白日飞升仙界!
  从这一刻起,张陵正式被称为“张天师”。后来的人们,因为他道行非常,又在他的名字中嵌入一个“道”字,尊他为“张道陵”。
  和张道陵一起白日飞升的共有三人:王长、赵升和一个姓雍的女子。
  在白日飞升之前,张道陵赶时间做了一件大事,那就是确立了道家的宗教地位。这是中国从古至今,唯一的本土宗教。张道陵做出此贡献,可称得上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要从“道家”升级为“道教”,其实并不容易。因为作为宗教,至少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其一,对人生的终极关怀。
  就是说,我们活过了这几十年,死了后怎么办?这是个巨大的难题,和往常一样,大家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孔老夫子。但这次他老先生却耍了一个滑头:“不知生,焉知死?”这辈子的事情够麻烦的了,您还是少操那份闲心吧!——由于他这个滑头,“儒家”始终还是“儒家”!
  话是这么说,但大家多少还是有些失望。所以张道陵站出来安慰大家说,不要紧!我有一个好办法告诉您:修道成仙!厉害的话,您干脆就不会死,白日飞升嘛!功夫不到家的,死了以后,也可以成仙,这有个名号,叫做“尸解”!天主教基督教有本《圣经》,伊斯兰教有本《可兰经》,佛教最猛!经书多得差点把白龙马累趴下!道教呢?张道陵说了,咱们不要那么复杂,薄薄的一本,只有5000字,《老子》!字少读不懂?没有关系,张道陵从身后抽了一本书来:《老子想尔注》!这不?教学参考书已经替您准备好了!当然,如果您修读到研究生以上程度,还有那本著名的《黄帝九鼎太清丹经》。

  从这一天起,在中国的古老大地上,兴起了一个千年流传的著名宗教,也兴起了一个千年不变的著名家族。
  日期:2018-05-01 14:21:42
  许天师
  为晋代道士许逊,字敬之,南昌(今江西)人,又称“许真君”。按《十二真君传》:“许真君名逊,字敬之,本汝南人也。祖琰、父肃,世幕至道。”《三教源流授神大全》载,许逊生于吴赤乌(238-251年)二年(239年)正月廿八日,其母先梦金风衔珠,坠落怀中,遂受孕而生。弱冠之年,其事师大洞真 君吴猛,受三清之法,博通经史,明天文、地理,历律、五行、谶纬之书,更喜欢神仙修炼之事。据《云笈七签》记载:一次许逊去打猎,射中一只有孕在身的母 鹿,适时母鹿生下小鹿,中箭的母鹿不顾一切,折转头来伤心地舔小鹿,一会便死去了。许逊见状,心中非常难熬,怅然感悟,折其弓矢,锐意神仙之道。晋太康 (280-290年)元年(280年),许逊举为孝廉,时年四十二岁,拜为蜀地旌阳县令。从政期间,公正廉明,吏平易近悦服,平易近众感其恩德,遂立祠供 奉其像,人们都亲切地称他为许旌阳。后来晋室攘攘,连弃官东归,遨迹江湖,追求至道。此间与吴君同游江左,又与郭璞一同阴止五敦作乱。郭璞被五敦处刑后, 他又与吴君共同隐遁,至庐江口,遇船工,化度之,教其服草,授以神仙之术。后遇上圣真人传授太上灵宝净明法,有斩邪擒妖之道法。不久游豫章,遇一少年名慎 郎,乃蛟蜃精所化,数兴洪水风险江西,遂化为黑牛,率弟子杀之,为江西翦除水灾。自此,许逊道法大显,声名遗迩,求拜弟子甚多。

  东晋宁康(373-376年)二年(374年)举家从豫章西山(今江西南昌西山),白天飞升。乡人与其族人共立祠以祀之。其所遗诗一百二十首,均被刻于竹简,令 人探取,以决休咎,名日“圣签”。北宋徽宗政和(1111-1118年)二年(1112年)封为“神功妙济真君”,因皇帝梦中显灵,为其疗疾,升观为宫, 赐额为“玉隆万寿宫”(宫在今江西南昌西山)。南宋绍兴间(1131-1网易年),相传西山玉隆万寿宫道士何真公祈请许真君降临解救战乱,因患上许逊授 《飞仙度人经》、《净明忠孝大法》等。元代时,道士刘玉用“净明”作为教派名称,首要经典为《净明忠教全书》,并奉许逊为教祖,创建“净明忠孝道”。后来道教将其与张道陵、萨守坚、葛玄共为四大天师。

  日期:2018-05-04 18:05:08

  了解江西的人知道在江西有一位家喻户晓、经久不衰的人物——晋代高士许逊,他是江西的乡土神,被当地百姓尊称为“神禹”,并发展成别具特色的民间信仰。许逊的声名依循着江右商旅的足迹,遍布于全国的江西会馆之中。古时候,凡有江西人聚居的地方,必定有许真君的神龛和万寿宫。
  “普天福主”许真君
  许真君名逊,字敬之,魏晋时豫章人(今江西南昌)。许逊通晓经史、天文、地理、五行、谶纬之学,尤嗜黄老神仙之说。
  弱冠之时,许逊在外游学,师承吴猛,并和诗人郭璞一道,遍游名山大川,后迁居至南昌逍遥山(今西山)潜心修道。魏晋时无科举,为官者皆举孝廉,许逊因对母孝顺,且学识不俗,故而被郡邑举为孝廉,时值东吴末年,朝政腐败,许逊不愿摧眉折腰,便弃官而去。晋武帝年间,新朝起用许逊为蜀地旌阳令。许逊便携二甥赴任,在蜀期间力倡革新,惩恶除奸。许逊凭借精湛的医术,在其任上以符水治疫病,拯救乡黎,加上为官公正廉明,恤贫济孤,因而在当地享有盛誉,百姓还为他举生祠。许逊归乡后,不少乡民还跟随许逊迁入江西。

  归乡后,许逊广结道友,并在鄱阳湖周边为乡亲治水医病。许逊还师承丹阳谌母,得净明孝道和五雷法术,并广收道徒。许逊用平生所学,在各地斩蛟诛蟒,并在豫章斩获蜃蛟,深得南昌百姓景仰。相传南昌铁柱万寿宫内,就遗存有真君斩蛟的铜塑。此后,许逊携弟子又到各省镇蛟,消弭水患。至今,在长江沿省均遗存有万寿宫和真君祠,这便是为供奉许逊而修建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