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极河山集:千秋万代功与名之浴血陇右》
第38节

作者: 秦阳草堂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01-23 20:47:24
  书写有温度的人文历史 描摹有情感的地理山河
  宝极河山集:《千秋万代功与名·汉匈河西之战》
  策划:刘恩华 王 皓 马昱东

  执笔:马昱东
  28
  “转战六日,过焉支山千有馀里,合短兵,鏖皋兰下”,汉武帝上谕中的这十九个文字是我们解答上节所提问题的唯一钥匙,再无它证。
  这句话似乎明确记述了与霍去病第一次河西之战相关联的时间、距离和地点,当世之人可能一看就明白,对于后世之人而言其实相当于啥也没有说,因为这是一个未知的三元一次方程式,不是方程组,所以始终无解,学界诸多学人皓首穷经至今也没有整出个让人信服的结果。

  首先整不明白的是“转战六日”,是指霍去病率军渡过黄河以后的六日?还是征服匈奴遫濮族以后的六日?或者是渡过石羊河以后的六日?没有时间的起止,你哪能整得明白,也许你会说这玩意弄那么清楚干嘛?有啥意思?
  意思挺大的,时间弄不明白,你就根本没有可能整明白他出征的距离,行军打仗无论推进的快还是慢都是有速度的,如果确定了时间,大致估算出速度,距离也就有了,小学数学应用题我们都做过,你懂得。
  整不明白距离,霍去病本次西征到底最远打到了哪里就只能眼巴巴的瞅着地图连蒙带猜,为了整明白上述问题,无数对此感兴趣的学人“研究”出了与此有关的很多文章甚至是专著,我本来不想碰触这个折磨人的议题,无奈心里总是割舍不下,也就随波逐流的“研究”一次,欢迎你飞砖指正。
  之所以割舍不下想弄明白,不仅仅是因为崇拜霍去病的缘故,最主要的还是河西走廊那片让我魂牵梦绕无限眷恋的土地。
  废话少说,切勿假惺惺的矫情,直接开始属于我们对霍去病第一次西征河西走廊地区时空关系的研究。
  如果“过焉支山千有馀里”的意思是霍去病大军过了焉支山再挺进了千里有馀里,因为一汉里约等于0.42公里,那么至少霍去病最远打到了今日玉门镇附近,玉门镇是我和马海邦青年时期经常游玩的地方,太熟悉。
  我认为这根本不可能,因为这不是潇洒的观光旅游,这是要不断死人的战争。
  如果霍去病仅仅以万人左右的队伍就能如入无人之境,长驱直入几乎贯穿整个河西走廊,那太轻松了,匈奴人不是泥塑纸糊的,从最终的战役结果看,霍去病本次出征基本可以归为惨胜,强悍的匈奴人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让霍去病直插玉门镇而去。
  其次,本次出征的目的性非常明确,就是一次超常规的火力侦察和试探性进攻,虽然霍去病非常善于以战养战和远距离的迂回穿插,但在兵力较少、没有后援接应且地理环境十分陌生条件下,远离本土作战仍是十分危险的,极有可能全军覆没,即使你是战神、有神助、有能力一直打到玉门镇,那也基本上是强弩之末,你还想不想带着弟兄返回长安?
  况且当时河西走廊的匈奴主要盘踞在自然条件十分优良的张掖山丹焉支山地区,从军事侦查角度看,打过焉支山后任务基本完成,没有必要再向更西地区挺近,否则有点画蛇添足。

  最后一点,据史料记载,在霍去病之后三百多年的三国时期,轻骑兵行军速度最快的将领是夏侯渊,夏侯将军最快日行军速度也不过70公里而已,这还仅仅是行军。
  一千多汉里的距离至少在420公里以上,要在六天时间内既要与敌人浴血奋战还要连续每天至少挺进70公里以上,这个速度就是战神霍去病无论如何也是无法实现的。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认为“过焉支山千有馀里”应断句理解,联系上文,其本意应该是“转战六日,过焉支山,千有馀里”,也就是说霍去病大军连续作战六日,打过了焉支山,征程总计千有余里。
  考虑到焉支山东西长约30—40公里,南北宽约20—30公里,霍去病打过焉支山不应太远,最远可能抵达今日张掖附近,若以今日张掖为终点沿霍去病进军方向倒推“千有馀里”(420公里)以上,基本就到达了靖远和兰州附近的黄河渡口,这个逻辑推理合理吗?可能合理,也可能并不合理。
  如果“转战六日”仅仅指霍去病率军渡过石羊河以后的六天,同时“千有馀里”是指其本次征战自渡过黄河以后的单程距离,那么时空关系是合理的。
  如果“转战六日”是指霍去病渡过黄河以后完成征战的全部时间,则根本就不合理,六天时间内与强敌搏杀一场,还得打个来回,杀折兰王,斩卢侯王,锐悍者诛,全甲获醜,执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捷首虏八千九百六十级,收休屠祭天金人,你觉得可能吗?
  这事太折磨人,脑子快成了浆糊状也捋不出个所以然,那就在大寒节气里出去散步,冷静一下再想。
  我们认为上谕中所讲的“转战六日”这个时间是明确的,但其含义不是某段距离的往返时间,就是指霍去病西渡石羊河以后用六天的时间打到了今日张掖附近地区(“过焉支山”),这是比较靠谱的时间逻辑。
  而“千有馀里”就是指霍去病渡过黄河直至本次征战终点的单程距离,为什么是单程距离而不是往返距离?因为习惯,几千年来养成的表达习惯。
  譬如有人问我从北京到你老家甘肃宕昌多远啊,我会不加思索的回答1740公里,绝不会说往返3480公里,没有这种表达的习惯,再比如说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肯定没有人说刘邓大军往返距离两千里挺进大别山吧?
  当然世间事总有例外,兴许“千有馀里”就是指往返距离呢,如果真的是这样,霍去病最远打到今日玉门镇的推论结果你就直接否决,无论起点在兰州或靖远的黄河岸边,还是在景泰西北部或石羊河岸边,那个往返距离假如用汉里表达,应该是三、四千里,绝不可能是“千有馀里”,玉门镇到兰州这条路我走了25年,太有距离感了。
  如果“千有馀里”确实是指往返距离,最有可能的起点是景泰西北部地区,也就是说从霍去病与匈奴接战算起,打到张掖再返回这段距离确实已经接近500公里,符合“千有馀里”的史籍记述。

  尽管可能有这种意外发生,但是我们依然坚持我们的观点:
  “转战六日”是指霍去病率军在今日武威西渡石羊河一直打到张掖附近所用时间;“过焉支山”是指霍去病本次西征的终点是焉支山以西不远的张掖地区; “千有馀里”是指自张掖附近经武威、景泰到靖远或兰州的单程距离。
  太不容易快累死本尊了,还好终于给基本说顺溜、说合理了,这么累哈哈的干嘛?因为不解决这些问题,最大的争议就根本不可能解决。
  “鏖皋兰下”,霍去病第一次西征发生最残酷战斗的地点皋兰,是山?是水?你到底在哪里?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