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奶奶怎么会这么惯着大女儿呢,头胎是我父亲,但基本上由婆婆带,因为是孙子,大孙子小儿子,老太太的命根子!父亲十五岁又离开家乡去几百公里外的玉门读书,和奶奶基本上没有生活在一起很长时间,可以说大姑姑是她自己亲手带大的第一个孩子,大姑姑外表美丽,性格强势,像极了奶奶,小姑姑和小叔叔面色黑黄,像爷爷,个子矮小像奶奶,虽然也清秀,但不如爸和大姑姑高瘦白晰,美丽,所以在奶奶眼里大姑姑是她最喜欢的人,四个儿女中,她最看好她,但最终还是没有办法让她得到她想要的幸福,记得几年前,六十岁的姑姑来看望父亲,穿着黑色裙子,一寸的高跟鞋,由于常年劳作,身材修长,面色红润,光泽,背着小挎包,上下打量我一番,直截了当说你太不讲究了,像你小姑,连个口红都不抹,我和小姑相视而笑,我们才是真正的姑姑侄女,一样的黑黄皮肤,一样的休闲随意。
日期:2018-01-09 10:09:48
金叶和贞叶年龄相仿,都是美丽能干倔强的女子,任性执着,为了家庭爱情,可以付出一切,飞蛾扑火也在所不惜,她们自己的命运多舛,旁观者看起来唏嘘不已,是悲是喜,难以评说。
日期:2018-01-09 13:08:19
就这样,爷爷羡慕大爷爷的女婿好,大爷爷觉得爷爷的选择高明,哥俩都没有看到最后的结局,我也没有看到大结局,只是目前两个人的状态已经是乘坐命运的小舟,从浪峰最高处打入浪底,能否成功靠岸,还需要时间来证明。
贞叶的孩子大了以后,他们两口子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带,他们两口子专心做生意,开了个小砖场哈,生意兴隆,重新盖了一院房子,后面院子里有各种果树,杏树桃树梨树樱桃,桑椹,枣树,春天繁花似锦,夏季开始就等着果子成熟,母亲很羡慕,院子里种满了草莓,萝卜白菜的,每次去大姑姑家,她也顺便去看一下贞叶,金叶和贞叶都迁到东川地区了,两家离得不远.每次在金叶姑姑家总是会住上几个月,金叶家里也也有个果蔬众多的院子,政府统一规划,修得很漂亮,享受乡村的宁静。
大爷爷去世的时候,按照我们家乡的习俗,儿铺女盖,做女儿的还要牵头羊来,无羊不成席啊,如果离得很远的话,直接来了之后再买,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羊,交给牧羊人统一管理,把羊牵到灵堂,女儿烧纸祭奠,祷告逝者,这是贞叶为你买的羊,然后用一盆清水泼在羊身上,羊惊吓后会摇晃头甩甩水珠,这就带代表逝者接受了女儿的心意,贞叶的羊泼完水后纹丝不动,彷佛老僧入定一般,静静地站立在哪里,人们差异,这个仪式做的太多,这次居然没成功,拿热水泼,也不动,再用凉水,也没用,大家一时之间没有什么办法,猜测父女俩个矛盾无解,大奶奶出面祭拜,老头子你别再闹了,我做主收下了,宰了宴客。丧礼上大家都很谨慎,从没见过这种情况,好在一切顺利,墓地是我爷爷选好的,大爷爷一生都效仿弟弟,于是又埋到一起了,同一座山的阳面缓坡上,头顶什么脚踏什么的我也没记住,只看到起伏的山峦,山下的流水。
日期:2018-01-09 13:42:46
领养事件后,贞叶很长一段时间都想不通,为什么会是自己的羊被拒绝领了,成为别人茶余饭后的笑料谈资,自己努力去做一个好女儿了呀,她也想不明白。日子过得很快,贞叶的大儿子上初中了,要离开村子骑车去几公里外的中心学校了,村上的孩子都结伴而行,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的。有一天就在贞叶家几百米的地方儿子出事了,贞叶和婆婆哭得稀里哗啦的,晕了过去。虽然最后肇事者拿出来了一些赔偿,但贞叶的精神垮了,不再爱说爱笑,常常发呆,生意也没有什么心思去做,都靠女婿支撑着,过了三年,小儿子又要去上初中了,千叮咛万嘱咐的,每天都在门口目送他离去,就在三年后的同一天,同一个地方,小儿子也出车祸夭折了,贞叶半年多没有出过门,女婿四处找人看,县城附近有座乌拉尔山,山上有许多修行之人,贞叶女婿找了个人看了,说是坟墓里不好,殃及子孙,打开他爷爷的坟,发现火烧过的痕迹,又泡在水里,重新修整做法事,但贞叶四十刚出头的人已经苍老的让人不忍多看。也许就这样行尸走肉一般活着混光阴,也许还有机会重新开始,谁也无法解释,也无法劝慰,只有靠时间来完成疗治,或许就是永久的创伤,无药可治,谁知道下一个路口,等待我们的是什么,年青时觉得会有惊喜,现在觉得是惊悚吧,轻轻地一触,命运的手指掠过我们,我们或者登上喜悦的山峰,或者跌入痛苦的低谷,我希望平淡点,在享受超出预期的幸福快乐之后,很可能会付出沉重的代价,有人会反对,无欲无求,活着有何乐趣,可一饮一啄都是前定
日期:2018-01-09 18:10:00
我们方言里把姑姑称为娘娘,读一声,我有两个娘娘,但两个人怎么看都不像姊妹,我还是先写小姑姑吧,觉得自己好把握一些,大姑姑性格复杂,几句话没法说清楚,她和贞叶姑姑命运不同,又有相似之处,最难的留到最后再说吧。
日期:2018-01-09 21:54:41
我出生时,小姑姑也就八九岁的年纪,大姑姑念了了三年书,小姑姑没有上过学,她生性恬淡,不喜欢争强好胜,或者说姐姐是家里最受宠的人,美丽自负,能干强势,弟弟是父母老来得子,也是宠得不得了。只有小姑姑是家里忽略掉的孩子,一般来说家里最大的最小的都受重视,中间的就被忽略了,我的小姑姑被忽略的更严重,直接干家务,扫院子,割草喂猪,做饭洗衣,后来又看孩子,就是带我玩,我妈去地里干活。在我眼里,爷爷可以说是当时擅长审时度势的人,精明强干,善于抓住机会,获取生存下去的更大空间,他一生中对教育的重视,已经影响了整个家族,我们家族在村里是最喜欢读书的,尽可能地多读书已经成为我们继续生存下去的不二法门,我很尊敬爷爷,他去世很早,我当时还没意识到他对于我们这些后代的前瞻性的引领作用,这不是过度夸奖,虽然说耕读传家是汉民族的历史传统,可饿着肚子谁能坚持下去?12岁就开始谋生要考虑兄弟们都要活下去,居然肯花钱,自己仅有的一点工钱,让弟弟读书的人并不多,某种程度上,他改变了后代的命运,我现在才意识到的问题,爷爷十几岁就开始去做了,我感激他,包括我现在写这些文字时,我反而我们觉得自己离他最近了!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我们的生活才想更好的方向发展,祖父在忧患中成长,又死于忧患,他在家人眼里是最能干的.如今我到了知天命的年纪,才发现很多事情他也只是尽力而已,许多事情他也不能掌控,我曾以为他为大家遮风挡雨,不曾想他也会错的悔恨终生,甚至是郁闷而死,死不瞑目。
日期:2018-01-09 22:57:35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