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妈妈讲的老故事》
第8节

作者: 榴槤n
收藏本书TXT下载

  老大目前据说在北京发展很好,娶了个外籍华人,给小姑长精神了!房子也贷款买了,孩子也两个了,小姑几年都忙着带孩子,顾不上回来了。
  日期:2018-01-10 22:24:39
  小时候活得简单,以为世界非黑即白,眼里只有好人和坏人,吵架也总说你是坏人,但是老了就认识到自己的局限,也不能不去正视现实中的人,包括自己。小姑相貌平平,这是我现在的认识,小时候我觉得小姑最好看,比大姑好看,当然是孩子气的评价,喜欢小姑的善良,愿意亲近她。大了就发现了她的不足,不爱收拾自己,也不爱收拾家,我有时想她忙着觅食的时候,该是顾不上吧。像个男人一忙的劳作,甚至比一般的男人都能干,女人花一样的年纪就一闪而过,短促的让人忘记了她的青春。也没有漂亮的衣服,有没有滚烫的情话呢?或者是浪漫的拥抱,我怀疑,生存的艰难挤压了人的感情。记得姑父开公司的时候,西装革履的,小姑还是蓬头乱发的,到处跑,姑父公开抱怨,我们没有共同语言,说不到一起,父亲抽着烟低着头不说话,最后抖着手,狠狠地按着烟头,在烟灰缸里ci了又ci。母亲生气了,早干啥去了,孩子养大了一堆,才发现没共同语言,你这是人说的话吗?要杀要离你明说!父亲不让母亲开口说话,小姑父说大哥会理解我的,他明白我的痛苦,他也有他的烦恼。说完转身走了,不欢而散。他走了,我家里大战爆发,父亲怨母亲说话太直接,搞不好火上浇油,反而激化小姑夫妻矛盾。母亲生气父亲不替小姑说话,娘家人就这么软弱怎么不被人捏在手里揉搓,当大哥的你就该伸手扇他几耳光,欺负我们娘家没人了吗!忘恩负义的东西,才吃了几天饱饭就翘尾巴了,你理解他什么,同病相怜?人家是发达了换老婆你还没发就要换啊,老娘我可不是好惹的,大不了一起死,谁也别想好过,想过河拆桥,做梦!父亲母亲又吵了个天翻地覆的。家里冷战了很久,我们都抱怨小姑父,有了几个钱就不知天高地厚的,亏他还是个读书人,枉读了几年圣贤书!又不敢和小姑姑说,打个电话给我大姑吧,大姑说是两个人吵架了,人家都不好好回家,家里生活费都是几个孩子给我小姑。

  日期:2018-01-10 22:45:45
  小姑的家庭因为姑父破产而保全,不只是改为她高兴还是悲伤,小姑苦了一辈子却是这样的结局,我深感不平,却又无奈,人生苦短,及时行乐嘛,人家要红袖添香,也是人之常情,古往今来上演过多少富易妻的 闹剧,愿得一人心,携手共白头,这只是许多女性的一厢情愿。也许,现在是最好的结局,不是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吗。
  婚姻是人一辈子的修行,大姑小姑母亲那代人都想着从一而终,我不敢说谁对谁错,我没有这个资格,人有选择的权利,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但随心所欲的背后总有一个受伤的人。我也相信未来的社会更平等,女性经济地位的提升有助于社会地位的提高。文明不是等来的,需要每个女性去争取,至少,可以做到有爱情锦上添花,没爱情也衣食无忧。

  日期:2018-01-10 23:26:17
  现在回头看看,我觉得小姑不该放弃做生意,一是断了自己的财路,在家庭没了发言权,二是把所有财产上交,加剧了家庭财产风险,也让小姑父越来越独断专行,刚愎自用,失去了外在的节制,人性的恶就自然放大了,谁都不是圣人,拱手相让自己的劳动成果,寄希望于对方的道德约束就成为笑谈。凡事还是自己亲力亲为睡得踏实吧,尤其是经济命脉,紧紧握在手中,管他风云如何变幻,我只是吃饭睡觉劳作,做自己爱做的事情。你不负我,我绝不放弃你,你若负我,那就挥挥手说再见吧!有人说胡适先生的妻子多贤惠啊所以才能白头,可我看过说胡夫人挥着菜刀追着胡适跑,我更相信后一种传闻,世上哪有乞讨来的幸福,即便有也是侥幸,女性如果没有倾城美貌,也不具备比干的心窍,咱还是脚踏实地干活养活自己吧。

  如果时光倒流我想,小姑也不会选择这条看似平坦实则更为艰辛的路,奋斗了一生,前半生很成功的小姑,愿她健康长寿!如果人生可以重来,她还会选那个笑得很好看的学生吗?或者找个本分的人,我也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去选。爱自己的,还是自己爱的,选了哪一种都会有遗憾,娑婆世界就是遗憾的世界,可人们一直以来都很贪心。
  日期:2018-01-11 08:16:07
  我是一个追求完美的理想主义者,对人对事也许是太理想化了。按照小姑恪守传统的习惯,一生无怨无悔的付出。现在对小姑来说,厮守终生应该是最好的结局。张爱玲说过,你问我爱你值不值得,其实你应该知道爱就是不问值不值得
  日期:2018-01-11 08:22:42
  如果坚持下去,自己一直做点小生意,那是最理想的选择。可人生没有那么多的如果,小姑的人生也就从最高峰跌入深渊,希望明天不再辜负她。

  日期:2018-01-11 12:07:25
  想了很久,也不知该如何去写大姑,我无法准确的描述她的性格,我出生前她已经出嫁了,我见过的次数不多,幼年时的记忆里只是看着她来,和奶奶说不完的话,忙着给孩子和自己做衣服,从头到脚焕然一新离去,有的时候吃的饼子,炒面家里的水果都是小姑或叔叔送到家的。记得我们当时有一个大锅,专门烙饼,面饼放到锅里,地下烧火,锅盖也扣得严丝合缝的,做出的饼又大又厚很好吃,通常奶奶只是在灶上做饼子,所以才会觉得院子里烤出来的格外好吃吧。

  大姑忙的没有时间和我们这些小孩子玩,在我眼里是陌生的人,她爱美,看到我们一个个蓬头垢面的就会批评,一顿臭骂,我们更不喜欢她了。大姑和母亲年纪相仿,母亲结婚早,十六岁就开到婆家学习干农活,母亲无论是针线活儿还是地里的庄稼活,都远远不及大姑姑,天天在一起,婆媳矛盾纠纷不断,和大姑也疙疙瘩瘩的,母亲总说自己和小姑姑是家里的奴隶。一说起大姑也没好气的称作你家那个大鬼,因为是父亲执意要母亲回乡务农,和小姨妈吵架把户口本拿到手后,立即迁回老家,害得母亲吃了很多苦,差点死掉,走了不少弯路才回到城市,父亲的自私没有远见,让母亲抱怨了大半辈子,他的愚孝也是母亲终生不能原谅的。我渐渐长大,母亲对大姑的态度也影响了我,我也觉得大姑自私,对她没有好印象。偶尔见面,也是不多说,客气的打招呼,大姑总是喜欢从头到脚的点评我们这些女孩子的穿着,好为人师,可惜我们总是敌意地看她,觉得是吹毛求疵,私下里抱怨她,去打扮你家的三千金吧,我们自己来就好,小姑家的表姐,叔叔家的两个堂妹,我们四个配合默契,总在一起。远离了大姑的三个千斤。

  日期:2018-01-11 12:40:22

  三个千金相对我们几个来说,出落得漂亮,穿得也时尚,大姑手巧,看到街上有什么新式的衣服样子,自己就去买布料动手做,绣花裁剪,什么都会干。又注意体型,到老了也挺拔苗条,到现在为止,晚上不吃主食,七十过了,依然是注重穿着,夏天裙子,高跟鞋,冬天长大衣长羽绒服,靴子,靓丽的丝巾,不开口说话谁也不相信这是个种了一辈子地的农妇。当她婀娜的身姿走在我前面,我由衷的敬佩。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