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8-01-10 16:06:57
小姑不识字,进城后又闲不住,家里孩子多,负担越来越重,她去做点小生意,天天去批发些蔬菜水果卖,渐渐地就挣的钱多了。小姑人实在,不缺斤短两,价也不高,卖的最快,摊子越来越大,甚至顾不上家里的事了,家里姑父负责做饭,小姑看摊,小女儿送午饭晚饭,整天忙个不停,笑哈哈的,天黑了,姑父就去帮着收拾东西回家。
日期:2018-01-10 16:33:30
我们都佩服小姑,虽说不识字,算账又快又准,后来又去省城批点衣服卖,买了个小商铺,干劲十足。孩子们都大了,陆续离开去上,就在大家为她高兴的时候,姑父和朋友一起打算开公司,准备把商铺卖了投钱,父亲和母亲说起此事时,一脸凝重的表情,母亲惊讶不已,好好的生意不做了多可惜,
想着挣大钱呗!
靠谱吗?,合伙的人。
那谁知道!
劝劝吧,慎重考虑一下。
那你是挡人财路!再说你也知道,家里谁拿主意!
要是挣上钱不说了,挣不到的话,孩子小姑可就白干了这么多年!
个人的路个人选,孩子姑父是个听人劝的人吗?只是可惜了,原以为以后她能过几天舒心日子呢!嗨,心强命不强!
也许你多虑了,人家读书多交际广,没准发了,你也能沾沾光!
放着好好的老师不当,去当老板?我还想当总理呢能当上吗!
你也别小看了他!说不定就能成呢!
成个屁!每次去他家给我们吃过肉吗?到我家里就打开冰箱煮肉吃,我不是舍不得一点肉,只是可怜我妹妹!
那咋办?让她姑别答应。
做梦呢,她能挡得住我急啥?
日期:2018-01-10 17:26:04
父亲火冒三丈的呛了母亲几句,从没见他这么火。父亲温和柔软的性子,难得急一回。
后来,姑父的公司开起来了,很快买了一辆车,来省城的机会也更多了,看样子生意做的不错,父亲也高兴,只是姑父不再来我家住了,说是公司有合作宾馆,方便谈生意。回县上时,有时就问父亲母亲搭不搭顺路车,回老家的时间少之又少,所以见面机会也不多,都是小姑打电话时说几句,或者大姑叔叔他们提几句,又是开矿,又是修公路,忙得不亦乐乎。
小姑父来家里让父亲集资入股,父亲没钱,利息很高,他说看你们过得可怜的,帮帮你们,坐在家里就能拿钱了。我记得用家乡话说就是裸连死了,父亲动心了,可家里四个孩子上大学结婚都要钱,根本存不下还有外债呢。我去和丈夫商量,我们借点钱去入股吧。丈夫摇头,分红高,但你连本钱都拿不回来,我们见多了,你别参与!叫爸妈也别参与!
借不上钱,姑父就建议把房子卖了,机会难得,过上几年拿的分红足够买个大房子,父母有些不舍,但也没别的办法,就打算回县上看看房子,租一套住,我悄悄劝母亲,市中心的房子卖了可惜。听我女婿说南方这样的骗局很多,去了就出不来了,本钱都没有了!我妈答应看看再说,你们几个都在这上班,我们回去以后靠谁?
姑父拉着我爸妈回县上了,原来家乡有好多人都入股了,听说钱就用箱子装着,去一趟拉一箱,所有的亲戚都入股了,大爷爷家的儿子姑娘,七爷爷家也是,村里去的人很多,说好话求着小姑父,小姑父勉强看在爷爷面上把钱收了,大家都兴奋不已,算着能拿到多少分红,我爸问叔叔,你入了多少,叔叔说没钱就没去,父亲愣了下,没多有少的吧,叔叔笑了笑,这么说吧,哥,你离开家久了,好多事都不知道,你没钱就别参与!我这新盖的房,你回来住几天可以,时间长了我媳妇也不答应,老房子拆了你说你不要,现在后悔了?
父亲连忙表态,我回来看看,孩子们都在省城,我也习惯了。叔叔狡黠一笑,你多住几天,你就知道我碎姐夫可是个人才!咱们就听听吧。千万别当真。喝酒,吃肉。今天晚上吃鸡,明天我杀羊,吃饱喝足就好了,管他谁做啥。
叔叔家杀羊,大姑听说父亲来了,也急忙赶过来,现在有电话方便,喝着羊汤,吃炸油饼,想起以前的事,大家感慨万千。爷爷死的早,奶奶享了几天福。大姑问入股的事,说她家没钱就不入了。酒喝多了,才说出大儿子不让她入。大姑的儿子大学毕业去了县法院。
就这样,几个月后父亲回来了,再也不说卖房的话了。
日期:2018-01-10 21:31:38
时间过的很快,一晃又是几年,大姑小叔都在县城里买房了,我们都替他们高兴。退休了就去县城里养老,看病方便,再说离孩子们也近点,可以帮着带孙子。只是小姑家出事了,据说家里被债主堵门钱,没钱就搬东西,家里的电视冰箱之类的,只要值点钱的都被拿走了,大姑说都告到法院了,给儿子结婚的房子都拍卖了,儿子的女朋友在家里看到过讨债的人,被气势汹汹的讨债人吓跑了,家里都无法正常生活,三个孩子就去住集体宿舍,不敢回家,可毕竟只是个小乡镇,讨债的也会跟他们要钱,父债子还嘛,天经地义,一时之间不得安宁。小姑父本来找了个看门的活,每月吃饭够了,可是讨债的人天天堵在门口,单位觉得受影响就把他开除了。一家人像过街的老鼠人人喊打,再三权衡利弊,决定放弃工作外出打工,毕竟都是自己靠上学分配的正式工作,多少不舍,老大北京同学多,就去北京,当年在北京上的大学。老二去上海,他上学在上海,老三学历低,只在本地上了个卫校,也跟着一起去上海了。就这样还要继续还账,每月只给生活费,剩下的就拿去还账。幸运的是因为沾了国家的光,前几年小姑交了一两万,每月有七百八百的收入,每年都会长点钱,冬天的烤火费也有,现在有一千多了,也是不幸中的万幸。这几年一直在北京给大儿子看孩子,小姑的大儿子高大英俊,沉稳大气,温润内敛,父亲一直以来都很看好他,说他是我们这代人里最强的,生来是有福之相,母亲却不同意父亲的评价,最英俊的我同意,皮肤白,但他为人差,太势力,你看他怎么对他妈的,我们难得回去一次,吃个饭都不吭声,看我们穿的寒酸,不爱搭理我们。哪像小的两个,又勤快,又热情,疼他妈,给他妈倒水家捶背的,我觉得老二更仁义,我看好他。
我听了父母的看法觉得这个不好判断,年轻人变数多,性格也不会一成不变的,仔细想想,哥俩长得很像,老二更热情外向些。我们见面机会少,接触不多,老二是稚嫩些,没有老大有城府。单从外表看,这两兄弟还真是我们这一代最出色的。可家族里优秀的人很多,也有去全国数一数二的大学读书的,他不过是个二本,你太高看他了吧。我问父亲有何凭证啊,我妈说的也有道理啊。父亲说老大耳垂大,人中深厚鲜明,眼睛或者说眼神内敛,不外漏。老二的眼睛太亮了,整个脸上就见一双会说话的眼睛了。不像老大喜怒不形于色,我也喜欢老二,有眼色,可社会上混还是老大厉害。我妈不信,你改行去算命吧,就你这半吊子,过过嘴瘾吧。有空给自己算算,去哪儿能发财啊!我们笑起来,父亲摇头,你就不信我,人老奸,马老滑,我总比你们见过的人多吧!不信以后看他们发现吧。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