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 午 ——关于中日国力、军力、政略、战术的比较研究》
第1节

作者: 龙的航程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02-13 20:30:30
  写在前面的话——致一年前的自己
  我们都是必死之人——这是2017年给我的最大震撼。
  2017年元月,我跋涉7个多小时车程,赶去探望一位病危的长辈。中午抵达病房时,医生刚做完检查,告知守候的亲友们病情大有好转,要他们买点好吃的给老爷子压压惊。欢欣鼓舞之下,一宿没合眼的亲友们放松心情出门去吃午餐,留我在病房陪护。他们才离去一小会儿,老爷子的脸突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黄,那是很不正常的、让人心底发寒的蜡黄。
  呐喊、按铃、医生、按压、注射、电击、摊手、摇头……我呆呆地站在病床边上,看着眼前的人影变幻,陷入了一种离魂般的境况。仿佛过了很久很久,又仿佛只是一瞬间,我终于醒转过来——是的,我陪着他走了人生的最后一程。
  一个活生生的人就此从我身边消失了。在天人隔绝的时候,我发现自己的世界出现了一块空白,不能弥补、无法掩盖。
  我更惊觉生命脆弱、世事无常。本以为人生漫长,有足够多的时光可供消磨,却发现看似岁月静好,回首已然咫尺可量。

  走在奔四的路上,不时传来朋友离去的噩耗。夜深人静时,我禁不住反思,如果他们明知道生命如此短暂,还会为了世俗名利如此拼搏燃烧吗?我更追问自己,如果只剩下一年的时间,我应当怎样过?
  我想完成自己的梦想,我想在世界上踩下自己的脚印,我想写出一本让自己满意的书。
  所以,在2017年初,我正式动笔写《甲午》。
  梦想,注定与孤独相伴。
  一路走来,掌声难得、嘘声四起,收获的不是鲜花和鼓励,而是满满的质疑和打击。
  家人不理解,认为我不务正业;朋友不认可,认为我故意疏远;也没有多少读者给我以反馈,只有自己在黑暗中跌跌撞撞向前走。
  比漠视更为痛苦的,是满腹思绪却无法表述的愤懑,是灵感枯竭时难以言喻的焦虑。曾经,我用了整整3周时间,翻遍了7889页的《李鸿章全集》,却只写出141个字。
  不知道有多少次,我告诉自己,再也坚持不下去了。但在第二天,我还是踏着夜色起床,习惯性地坐到电脑前,直至晨曦来临、万物苏醒。
  我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坚持下来的,只知道每咬牙撑过一个障碍,就让自己更为强大。
  一年来,我读了107本书,其中不乏《李鸿章全集》和《剑桥晚清中国史》这样的大部头;一年来,我写下的文字,已经超过了以往文章的总和。
  回首过往,那些坎坷、嘲讽和打击,都成了向前的动力和美好的回忆。

  我将继续前行。每走一步,都在超越曾经的自己。
  日期:2018-02-13 20:39:37
  前言
  甲午战争,是中华民族心头一道血淋淋的伤口。
  这场战争还在进行时,国内的相关研究、反思和责任追究已提枪上马;“马关条约”签署后,民意鼎沸,各种批判、谴责和人身攻击更是一拥而上。两个甲子之后的公元2014年,适逢农历甲午年,各类甲午专著、论著、论文和专题片扎堆涌现,战争研讨又迎来了一个“井喷式”的小高丨潮丨。
  但我们真正清醒地检讨和反省了吗?
  犹记20年前的中学历史课上,老师曾愤怒感慨地说起甲午战争,把清朝战败原因归结于统治阶级的腐败无能,特别是慈禧太后的穷奢极欲,列举的两个事例声情并茂,让堂下学童愤愤不已:
  其一:慈禧太后为修建颐和园,大肆挪用海军购舰经费,以至于北洋舰队五年未添一舰一炮。具体挪用数额,一说正史记载为白银260万两,一说专家考证达500-600万两,一说网上记载在3000万两到8000万两之间,而当时镇远、定远两舰总造价仅339.924万两。相较之下,反差十分巨大。
  其二:为筹办自己六十大寿庆典,慈禧太后极力避战,主战派大臣请她停修颐和园工程、停办六旬万寿庆典,将工程钱款移作军费时,慈禧老佛爷雷霆大怒,说出了“今日令吾不欢者,吾亦将令彼终生不欢”的名言。最后,犯颜直谏的大臣们相顾失色,此事竟不了了之。
  这些事例,不但我们相信,一代伟人***也信了。
  1949年5月1日,***与国民党元老、诗人柳亚子共游颐和园。柳亚子一面望着满眼的雕栏画壁,一面批判慈禧太后的腐败无能:“把中国人民的血汗,搜刮起来,奉献给帝国主义,建造她的乐园,真可耻。”***幽默地回应:“她用建设海军的钱建了一个颐和园,当时来说,这也是犯罪。现在看来,就是建立了海军,也还是要送给帝国主义的。建了颐和园,帝国主义拿不走,今天人民也可以享受,总比她们挥霍了好吧!”

  伟人看问题的角度总是与众不同。经伟大领袖毛主席金口玉言盖棺定论,慈禧的千古骂名看来是无法洗脱了。
  慈禧太后本名叶赫那拉·杏贞,生于道光十五年十月初十、公历1835年11月29日,她的六十大寿,是光绪二十年十月初十、1894年11月7日。

  在她的生日筹备期间,甲午战争如火如荼。
  1894年9月16日,日军占领平壤,朝鲜境内清军损失惨重、全线溃退;9月17日,大东沟海战,北洋舰队战败,日本联合舰队掌握了黄海制海权;10月24日,日军第一军跨越鸭绿江,踏入中国本土;10月25日,日军击穿清军鸭绿江防线;10月26日,日军占领九连城[今辽宁省丹东市振安区九连城镇]、安东[今辽宁省丹东市];11月6日,日军攻陷金州[今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11月7日,日军攻克大连,北洋军港旅顺在望。

  在一场事关国运的战争轰轰烈烈进行期间,在清军海陆军节节败退、战火已然烧到辽东——满族龙兴之地时,在朝野哗然、举国震恐之际,执政者该有多么昏庸无能、骄奢淫逸,才敢明目张胆挪用军费搞庆典、开生日Party;统治阶级该有多么脑残和不顾大局,才会从军费中截留资金,供深宫的老佛爷铺张浪费?
  一个不会、也不敢怀疑老师的中学生,确实会充分相信上述观点,进而得出教科书上的结论:大清的精英阶层严重缺乏生存危机意识,确实已经腐朽到不可救药了;满清王朝如此倒行逆施,不亡简直没有天理。然而,一旦我们深入研究晚清历史,进而分析研判其政治格局演变、军事力量发展和财政来源投向时,不免会产生一个疑问:在清末错综复杂的战略背景下,满人的统治早已岌岌可危,如果慈禧太后只有这样的政治智慧和政治手腕,如果精英阶层只有这种层次的政治敏锐力和鉴别力,大清帝国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苦苦支撑五十一年吗?连一年都撑不下去!

  在慈禧太后垂帘听政的36年里,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捻乱和庚子拳乱,发动了辛酉政变和戊戌政变,打赢了收复新疆之战和中法战役,在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遭到惨败,被迫逃离北京“西狩”,并签下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在外有欧美列强侵凌、半殖民地趋势不断加深,内有地方督抚手握财政、军事大权,半独立化趋势愈发明显的内外交困境地中,慈禧竟能勉力支撑着中央集权帝国的局面,牢牢掌握满清亲贵和汉人督抚,没有让大一统王朝在她手中陷入崩溃和割据局面,充分展现了一名成熟政治家的老辣干练。为逞自己一时之快,干出“挪用海军军费祝寿”这样蒙受千古骂名的事,并不像合格政治家的作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