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妈妈讲的老故事》
第20节

作者: 榴槤n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01-25 23:22:46
  甘雨霖是家中的长子,自小就得到家人的宠爱,父母不必说,就三个姐姐也是十分关心照顾他,但穷人家的孩子稍大一些就去地里干活,甘雨霖也不能例外,最初也只是父母姐姐们干活的时候,打打下手,姐姐们长大出嫁了,他也成了家里的大人,虽然十三四岁,读书之余家里的活也没少干,他总是想不明白,全家人起早贪黑地干活,为什么日子过得还是紧巴巴的。村里有几家好一些,可大多数人家都穷,甚至还有比自家更穷的,生了孩子之后养不活,要不就送人,还有的人干脆就溺死。甘雨霖少年老成,听着大人们说话,从不吭声,只是自己心里胡乱猜想。整个夏天,弟弟妹妹们总是光着身子到处跑,村里这样的小孩子很多,大一些了,才能有件破衫子遮身。

  小妹妹出生后总是病怏怏的,也没钱医治,有一天,听见母亲号啕大哭,一边哭,一边喊着:“书挂,书挂!”甘雨霖和姐姐们进屋一看,母亲抱着妹妹,妹妹一动不动,母亲摇着妹妹,不停的拍拍妹妹的脸,妹妹还是一动不动。甘雨霖和姐妹们一起吓得不敢说话。姐姐去喊邻居九婶就过来,九婶劝慰母亲良久,又从母亲怀里抱过来小妹妹,用锅底的黑烟灰给小妹妹的脸涂成黑色,再找隔壁七叔用草席一卷去埋掉。七叔夹着草席走了,甘雨霖看着姐妹们哭,自己也觉得不舍,再也不能逗妹妹玩了,不能抱着她软软的身子了。她也不能再对着自己笑了。心里酸酸的,抹把眼泪,悄悄出去了。坐在河边树下,心里空空的,妹妹才几个月大,就离开人世了。等到太阳落山时,甘雨霖失落的回到家中,怕母亲担心自己。走进院子,竟然听见母亲的笑声,他赶忙跑去看,眼前的一幕让他惊呆了。

  日期:2018-01-26 01:58:31
  只见母亲抱着书挂,高兴的眉开眼笑的,看着母亲笑呵呵的,书挂也笑得咯咯咯的,一家人都高兴地围着书挂,眼睛盯着她,不是拉拉手就是揪揪耳朵,亲亲脸蛋,七叔正在抽烟,他得意地说:“雨霖,我可把你妹妹就回来了,你怎么感谢我啊?”雨霖摸摸妹妹娇嫩的脸,不敢相信这是真的。看着他吃惊的样子,大家都笑起来,母亲说:“是要感谢你七叔!要不然你就少了个妹妹。”原来七叔夹着草席卷着的小妹妹来到乱坟岗上,挖了个小坑,打算埋掉。他先抽了一袋烟,走了几里路,又一口气挖个坑,有点乏了。抽完烟就去抱草席卷子,这时他发现草席动了,打开草席卷,小姑娘正睁着眼睛看呢。也许是没有找到妈妈,她大哭起来。他赶忙抱在怀里,提起铁锨就往回跑。刚进院子,就大声喊:“二嫂子,你家小姑娘活着呢!”全家人又惊又喜,围着书挂不舍得离开。母亲流着泪笑着抱回书挂,亲了又亲。书挂离奇的经历让大家惊喜,也不明白怎么会这样,猜测是不是有什么病刚才只是晕死过去,人们误以为夭折,慢慢地又恢复正常了。不管怎样,活着是最好的结局。虚惊一场,居然是皆大欢喜。晚上就请七叔吃酸长面。面条擀得又细又长,炝点葱花,辣子面,用醋调上,就是招待客人的美食。平时自己家里吃,就没有白面了,先在锅里煮熟土豆块,再用黑一些的面做成面片,下进锅里,这就是日常的晚饭。春天,秋天也会放一些青菜叶,夏天就放腌好的浆水,有些芹菜叶子,酸溜溜的,凉爽可口。

  日期:2018-01-27 00:57:11
  有时也会做扁豆面吃,先把扁豆煮开花,再下面片面条,,汤就很糊,有豆子的香味,老人孩子都爱吃。为了豆子煮的快烂一些,就先炒熟,再煮,或者放点碱面,放碱面之后汤就会发红,更好看,色香味俱全。
  日期:2018-01-27 03:20:49
  每年六月六,人们都会去赶庙会。县城西南十里外的兴隆山下,就有很多商贩,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应有尽有。附近村庄的人都会赶着牛车,驾着马车,或者步行至此一游。甘风池也会带着一家人来逛庙会。通常年纪小的孩子和母亲就在山脚下逛逛,买些吃的;大点的孩子和父亲一起上山。山下卖油饼的用马兰草把油饼串起来,人们总是提着三五个油饼吃,有卖甜醅的,用麦子或燕麦蒸熟用酒曲发酵而成,甜甜的,人们都喜欢喝上一碗。买点瓜子花生,或者西瓜杏子,一年中难得的好去处,青山绿水,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清香,野花点缀在茂密的草丛里,大人孩子都爱逛上一天。这一年甘风池领着两个儿子上山了,兴隆山是陇右名胜,古称栖云山,西周时就有道士在此修行,历朝历代都是佛道两教的胜地,清代全真道龙门派第十一代宗师山西人刘一明在山上建了自在窝,几十年行医治病,著书立说,广招弟子,化得善款用于建造殿宇亭台,陇右第一名山成为当地百姓心中的圣山,刘一明也被尊为刘爷,积善行德的故事广为流传。甘雨霖跟在弟弟后面一路上来,心里有点失落。父亲腿脚不好,再也不能上山了,他行事仔细,一路紧跟弟弟,怕人多走散了,也怕弟弟调皮毛手毛脚的弄伤自己,让父母操心。甘雨潇来到云龙桥上,看到对联就大声喊:“哥哥,原来你的名字是桥上的对联,”甘雨霖只是低声回应:“嗯。”甘雨潇大声地读着:“云比泰山多,霖雨苍生仙人悦;龙入沧海外,扑峦翠霭灵气来。”旁边的游人问他:“你哥哥叫什么?”甘雨潇说:“甘雨霖。”一边说一边脸向上仰起,心中说不出的骄傲。大家也赞起的好,甘雨潇更是得意,笑的灿烂。甘雨霖摇摇头,弟弟总是喜欢张扬,“快点上山,父母都在山下等我们呢!”拉着弟弟向上攀。

  日期:2018-01-27 15:40:36
  据历史记载,成吉思汗和西夏几次开战,曾在兴隆山屯兵休整,后来在六盘山下去世,死前留下遗言,要消灭西夏。因为这段经历,在抗战时内蒙包头等地失陷,日本人想把成吉思汗的灵帐迁往包头时,民国政府派傅作义邓宝珊将军护送灵柩停放在兴隆山,途径延安和西安时,国共两党都进行了盛大的祭奠活动,十年后,1949年马步芳战败退守青海,离开甘肃,将灵柩又迁往青海塔尔寺,1954年才重回内蒙。

  日期:2018-01-27 16:57:49
  甘雨霖和弟弟一路走,一路上听到了兰州城里来的游客在议论,说是1939年成吉思汗的灵柩安放在兴隆山的大佛殿,当时甘肃省长等前来拜祭,1941年蒋介石又派人前来公祭,1942年在山上进行了成吉思汗诞辰780周年大祭。弟兄俩个听得津津有味,一路跟随,唯恐漏听了一句话。民国政府42年在栖云峰山脚下建造了蒋介石的官邸, 43年委员长和夫人等在这里住过几天,一会记得去看看。说的人说得高兴,听的人也是兴高采烈的,不觉已到太白泉,据说这是于右任题的字,兄弟两个仔细看看,甘雨潇喜欢临帖习字,一时之间竟然站了许久,甘雨霖并不催促,自己也是慢慢看三官殿的对联,揣摩其中的奥妙,两个人各自思忖良久,才不舍地离开。

  日期:2018-01-27 17:41:35
  回到山脚下,已是西边晚霞正红的时候,意外发现二姐夫也在,和父母一起聊得高兴,甘雨霖和弟弟高兴得跑过去,溪水边上的牛车和马,骡子之类的少了很多。打个招呼,甘雨潇问姐夫:“二姐夫,这么远的地方,你咋来的?”魏家姐夫憨厚的笑笑:“我东家要来,我来赶车看车,”说着指了指旁边的胶皮轱辘的大马车,甘雨潇再看看旁边栓着的三匹高头大马,心里很羡慕,要姐夫套上车拉自己转一圈。他拽着姐夫的袖子不松手,魏家姐夫就起身去拉马,甘风池制止了他,转头就盯着小儿子:“你也上了一年多私塾了,还这么淘气贪玩,不要给你姐夫添乱。去看着两个妹妹吧。”甘雨潇撅着嘴悻悻而去,到一旁和妹妹们玩闹。甘雨霖坐到父亲身边,静静地听着父母和二姐夫聊天。二姐夫黑黑的皮肤,眉毛修长,不善言辞,问一句答一句,甘风池夫妇却很满意,虽说家里穷了些,但人老实,又勤快。平时在村里的大户水家干活,家里的几亩地都靠妻子操心,他每天回家也是喂猪喂鸡的,洗衣做饭抢着干,夫妻之间从不吵架,连说话都绵软柔和,看着老二春兰过得开心,老两口就更喜欢这个二女婿了。

  日期:2018-01-27 19:15:10
  远远地就看见一家四口走过来,二姐夫赶忙站起来去套车,说话间就到了眼前。水家掌柜的年纪不大,夫妇俩个就三十多岁的样子,两个孩子也都十来岁的样子,大的是女儿,小的是儿子,几个人都好奇地看着甘风池一家人,甘风池夫妇上前问候,知道是魏姐夫的丈人,水家掌柜的热情地说:“甘大哥,早就听你女婿说过你了,没想到今天在庙会上见面,真是有缘。”甘风池也客气地恭维:“女婿一直夸自己东家人厚道,一直都想见见。今天相遇也了了一桩心事。”又介绍家人,水家掌柜对甘风池很佩服,穷困潦倒也要儿子读书,两个人一见面就觉得一见如故,只是天色已晚,担心安全,就匆匆告别了。

  日期:2018-01-27 20:12:01
  路上说起这水家,甘风池也很敬佩,在魏家庄也算是家大业大,但是很仁厚,并不克扣长工的工钱,也不把长工当外人,掌柜的和长工一起干活,几年了甘家的二女婿也没换过地方。也许是因为上一代是从河州迁过来的,对人格外仁义,庄子上的人也都接纳了他们一家。水家的大女儿已出嫁了,家中就有两个孩子和夫妇俩人。地多就雇了个长工,种地和收割时就雇几个短工,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