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一本关乎心灵与智慧的书》
第33节作者:
昆X 日期:2018-07-08 21:06:22
论语笔记(3):“巧言令色”者,为何“鲜矣仁”?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解字说文】
巧言令色:并非发自肺腑而是刻意讨好的赞美与笑容,
鲜:多音字,这里念xiǎn ,不常、少有。
“巧言”“令色”和“足恭”一起,便可勾勒出一幅活脱脱的奴才相。如上章提到的易牙、竖刁、开方,即为典型的“巧言令色”之徒。
【疑点探秘】
“巧言令色”者,何以“鲜矣仁”?答案其实很简单。因为相由心生。由于“巧言”“令色”并非自然而是刻意,非但不是由衷地敬佩,而且很可能是“匿怨而友其人”(5·25);这便意味着“巧言”“令色”的状态难以长久持继,一旦被讨好的对象失去了被讨好的价值,讨好者便有可能立即停止对其的“巧言”与“令色”,甚至有可能还会落井下石、背后一枪。同时喜欢“巧言”“令色”的人,往往容易迁怒于人,即:在讨好甲的同时,亦希望为乙讨好;在被甲奴隶的同时,亦喜欢奴隶乙。在这种情形下,心境被太多的外部因素所左右,又怎么能真正地做到“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12·1),更别说其能够具有良好、健康的心境。
【白话试译】
孔子说:“花言巧语、面目伪善,近乎奴才般地恭维与献媚,这类人很少能够行仁的。”
日期:2018-07-08 21:08:37
论语笔记(4):三省吾身,是多次省察自己还是从三个方面省察自己?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闪亮登场】
曾子,名参,小孔子四十六岁,十六岁拜孔子为师,勤奋好学,一生积极实践和推行以仁孝为核心的孔学主张,他的修齐治平的为政观,尤其是省身、慎独方面,颇得孔子真传,据传著有《大学》《孝经》《曾子十篇》等。孔子之孙子思便师从于他,又由子思传授给孟子。
【解字说文】
省:多音字,这里念xǐng,反思、省察。省身,即省心、“内自讼”(5·27)。
忠:心态中正、诚恳厚道、尽力做事、以敬己心。
信:诚实守信。
传:多音字,这里念可chuán,动词作名词用,传授的学问。
日期:2018-07-08 21:08:47
【疑点探秘】
三,在文言文中,既可以特指数量三,又可以泛指多次、多数,《论语》中有不少章节,如“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6·5)、“三月不知肉味”(7·13)、“三年学,不至于谷”(8·12)等,这些章节中“三”并非特指数量三,而是泛指多次。因此,不少学者本处的“三”,同样泛指多次。“三省”即多次省察。然而,如取该说,便意味着一日之中要进行多次省察,且不设上限;这样不免精力疲惫,哪里还会有工夫去专心做事呢?“思而不学则殆”(2·15),曾子不会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吧。故,不从之,而是取从“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三个方面进行省察:
“信”与“忠”一样,均需尽心竭力地做事,要么不许诺,一旦许诺,除了不可抗的因素外,说到就得做到,且保质保量,不敷衍了事、华而不实。所不同的是,“忠”的对象,是人家所托之事;“信”的对象,则是自己许诺之事。正因为“忠”与“信”本身就含谨慎的成分;所以在做出应承和许诺前,一定需慎重:一方面,既要考虑这件事是否违义、乱德、害仁;另一方面,又要考虑这件事自己是否有能力做得到、做得好。
至于“传不习乎”,则有两种说法。一、老师教授的学问,是否得到温习践行;二、给他人传授学问时,自己是否按照要求去做了。鉴于曾子不可能每天都在传道授业,但可以每天都会温 师教授的东西,即便老师去世,亦可对照老师的教诲,反省自己的言行;故,取前一说。
【白话试译】
曾子说:“我每天都要从三方面来反省自己。为他人做事,是否已尽心竭力;与朋友交往,是否做到诚实守信;老师教授的学问,是否得到温习践行。”
日期:2018-07-09 20:05:44
论语笔记(5)节用而爱人,孔子主张关爱众人还是仅为官员代言?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解字说文】
道:这里作动词解,引导、治理。
千乘之国:指拥有一千辆战车的国家,即诸侯国。春秋时代,礼制大致这样:天子六军,每军千乘,共六千乘;大国三军;中国两军;小国一军。在孔子时代,千乘之国已经不是大国,一般为中等规模的诸侯国。“乘”,量词“辆”,这里代指战车。每乘拥有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车上甲士三人,车下步卒七十二人,后勤人员二十五人,共计一千人。
敬事:认真、谨慎地处理国家事务。
信:诚信无欺,具有公信力。
节用:节约用度。“节用”,往往意味着这个国家的税费处于较为合理的区间,不大会与民争利。
使民以时:指征用民力应选择农闲的时候,以不违农时、不夺农时。确保粮食安全,到今天来说,仍是国家的第一号战略;在古代农业社会里,“使民以时”,保证粮食安全,便显得更为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国之命脉。当然,“使民以时”,亦暗含有轻徭役的主张。因为如果徭役重的话,管他闲时还是农时,照征不误。
日期:2018-07-09 20:05:58
【疑点探秘】
本章稍有存疑之处,便是对“人”的理解。有的学者,如杨伯峻先生认为:“古代‘人’的含义有广义与狭义的区别:广义的‘人’,指一切人群;狭义的“人”,仅指士大夫以上各个阶层的人。此处的‘人’与“民”相对而言,可见其用法为狭义”;有的学者,则如李泽厚先生所说,泛指“人民”。
那么哪种理解更符合孔子的原意呢?钱穆先生说“爱人”,即“以爱人为念”,良是。因为“以爱人为念”可以道出孔子深切的人文情怀:以人为本、物比人轻。“厩焚,子退朝日:‘伤人乎?’不问马”(10·15),在孔子所处的时代,马比马倌珍贵、地位要高,“爱物胜于爱人”的现象相当普遍,奴隶甚至仍可用来殉葬。又如《西游记》中的玉皇大帝,只因卷帘大将打坏了御用的琉璃盏、西海龙王三太子烧坏了御赐的夜明珠、凤仙郡太守打翻了贡品,便将他们贬妖的贬妖、受刑的受刑;这便是典型“爱物胜于爱人”。《西游记》虽是小说,然而亦是现实的写照。早在两千年前的孔子,却已提出“爱人”的思想,实在是了不起。故,本章的“人”取人民、众人之意,可能会更妥些。
【白话试译】
孔子说:“引导千乘之国,应当认真谨慎地处理国家事务,诚信无欺,具有公信力;节约用度,并以爱人为念;征用民力时,则应选择农闲的时候,以不违农时。”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