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神话故事,还原真实历史——先古时期话沧桑》
第55节

作者: 东越陆孟明2017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03-22 14:58:23
  59、天齐建石
  通天的圭表完成了,太昊很是惊喜。于是,他准备做一个盛大的仪式。当早晨第一缕阳光析出的时候,太昊率领众族人向着太阳升起的地方跪拜叩首,以摩拜太阳神,以从太阳神那里获得神的启示。随即,一阵尖锐的声音从圭表的空隙传出,太昊细耳去听,然后大声地告诉人们:我已获职太阳神的旨意。太阳神让我们安顿部族,并告诉我,我们的天齐建木已经衰朽,已经不配和太阳大神一起荣立于这天地之间,要求我们换一个用石头制的。我已经从太阳神那么带来龙去了天齐建石的石头,我们即将开始兴建天齐建石。

  台下和身后响起了雷鸣般的声音,于是,部落人们开始兴建天齐建石。可这天齐建石该怎么做呢?
  人们开始按照天齐建木的样子,制作了一个建石,即石柱。但是却发现石柱太粗,因此计时也就不那么准确了。于是人们又改用象髀骨,制成了细一些的象髀骨棒,可发现新制成的象髀骨棒自己不能立住,且只是用八索拉住,而由于象髀骨棒自己的重量,八索完全在拉住象髀骨棒,失去了原有八索的作用。于是就有人提出来可以在象髀骨棒的底部制作一个石制基座,中留孔洞,将石棒插进去,这样就可以了。可是在基座上要怎样来显示棒子的影子呢?人们根据天齐建木的一天影子为一圈的经验,将石棒的底部做成了圆形,一个日晷的雏形就这样出现了。

  石晷是古代的记时器,可以用来看时间用,根据在一个石盘上插着的细铁棒,通过太阳在不同角度的照射,铁棒的影子的移动来体现时间。
  通常由象髀骨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铜制的指针叫做“晷针”,垂直地穿过圆盘中心,起着圭表中立竿的作用,因此,晷针又叫“表”,石制的圆盘叫做“晷面”,安放在石台上,呈南高北低,使晷面平行于天赤道面,这样,晷针的上端正好指向北天极,下端正好指向南天极。在晷面的正反两面刻划出12个大格,每个大格代表两个小时。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晷针的影子就会投向晷面,太阳由东向西移动,投向晷面的晷针影子也慢慢地由西向东移动。晷面的刻度是不均匀的。于是,移动着的晷针影子好像是现代钟表的指针,晷面则是钟表的表面,以此来显示时刻。早晨,影子投向盘面西端的卯时附近。接着,日影在逐渐变短的同时,向北(下)方移动。当太阳达正南最高位置(上中天)时,针影位于正北(下)方,指示着当地的午时正时刻。午后,太阳西移,日影东斜,依次指向未、申、酉各个时辰。

  由于从春分到秋分期间,太阳总是在天赤道的北侧运行,因此,晷针的影子投向晷面上方;从秋分到春分期间,太阳在天赤道的南侧运行。
  这种利用太阳光的投影来计时的方法是人类在天文计时领域的重大发明,这项发明被人类所用达几千年之久,然日晷有一个致命弱点是阴雨天和夜里是没法使用的,直至1270年在意大利和德国才出现早期的机械钟,而中国则在1601年明代万历皇帝才得到二架外国的自鸣钟,清代时虽有很多进口和自制的钟表,但都为王宫贵府所用,一般平民百姓还是看天晓时。所以彻底抛却日晷,看钟表知辰光还是近现代的事。

  《周髀算经》卷上:“故冬至日晷丈三尺五寸,夏至日晷尺六寸.冬至日晷长,夏至日晷短.”唐《景明寺碑》记载云:九土殊方,四生舛类,昏识异受,修短共时。德表生民,不救泰山之朽壤;义同列辟,岂济乐水之沦胥。漂卤倒戈之势,浮江架海之力,孰不旷息相催,飞驰共尽。泡沫不足成喻,风电讵可为言,而皆迁延爱欲,驰逐生死,眷彼深尘,迷兹大夜,坐积薪于火宅,负沈石于苦海,结习靡倦,忧畏延长,身世篇犹梦想,荣名譬诸幻化。未能照彼因缘,体兹空假,祛洗累惑,摈落尘埃。苦器易雕,危城难久。自发迹有生,会道无上,劫代缅邈,朕迹遐长,草木不能况,尘沙莫之比,日晷停流,星光辍运,香两雨旁注,甘露上悬,降灵迦卫,拥迹忍土,智出须弥,德逾大地,道尊世上,义重天中,铭曰:大道何名,至功不器,理有罔适,法无殊致。能以托生,降体凡位,士觉如远,一念斯至。德尊三界,神感四天,川流自断,火室不燃。衣生宝树,座踊芳莲,智固有极,道畅无边。

  太昊看着这个做好的晷,非常满意,但是可以测一天的时间了,风雨怎么办呢?于是在象髀骨上挂上了布帛。
  古代最原始的测风器主要用于测量风向
  用布帛之类挂在竿上,后来改用鸡毛做成条形或扇形的羽葆,风吹羽葆扬,与羽葆指向相反的方向即为风向。条形鸡毛、扇形羽葆的重量不同,古人分别称作五两、八两,使用时可因地制宜,比如楚地风小,宜用五两;北方和沿海风力较大,宜用八两等。
  除观测水平方向的风外,古人也观测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旋风,方向混乱的乱风。例如,把自上而下吹的风叫作“颓风”,也叫“焚轮风”,自下而上吹的风叫“飙风”,也叫“扶摇风”等,可见对风的观测非常细致。
  既然有石制的器具可以用来测量日时了,就在这个时代,十二地支也开始酝酿而生。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