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 午 ——关于中日国力、军力、政略、战术的比较研究》
第42节

作者: 龙的航程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04-03 21:36:22
  昨晚去看陈凯歌的《霸王别姬》,任性地没有更新,今天补上。
  —
  八旗军不仅积极引进西式枪炮,还主动“走出去”向外国军队学习。1861年底,京营八旗派遣部分官兵前往恰克图,向俄军学习西方军事技术,但俄方敷衍了事,只肯教授简单的队形变换,不让八旗军士接触枪炮,训练效果很不理想。

  1862年初,恭亲王决心停止俄国的教演,改由英国人在天津帮训八旗兵。2月,从火器营、健锐营和圆明园八旗中精选出的126名八旗兵赴天津参训。英方教练态度认真、训练严谨,显示出完全不同于恰克图的面貌。于是,八旗参训人员节节攀升,训练地点不断扩展。到1862年底,清政府聘请英法两国现役军官、士兵,在天津、大沽、上海、宁波、福州、广州等地展开大练兵活动,八旗和绿营先后有约10600人次参训,神机营也多次派遣官兵赴天津轮训,并以培训结业后的八旗兵作为教练,在神机营内推广西式操练。

  1865年时,神机营扩编至3万余人,望之军容整肃,“操演渐著成效”,俨然已担起了重振八旗雄风的历史使命。
  PS:19世纪60至80年代,神机营作为大清帝国的镇国武力,一直被当成最后的战略预备队握在手里,除了1865-1866年赴东北镇压王达、马傻子起义外,没有其他参战记录,其实际战斗力很值得怀疑。1868年,醇亲王奕譞选调僧格林沁曾经的部将陈国瑞训练神机营,陈国瑞视察各营后,认为旗人懒散已久,“无一用”,遂每天组织八旗兵进行高强度体能训练,让旗人各个怨声载道,人人恐惧陈国瑞“真统旗兵”,训练最后也不了了之。

  日期:2018-04-03 21:43:40
  五年来,通过大清上下各级的共同努力,帝国终于熬过北京沦陷后那段最艰难、最黯淡的岁月。在南方,太平天国运动被基本消灭,只有少量残余势力流窜于闽粤一带;在北方,亲王僧格林沁率领满蒙铁骑追剿捻军连战连捷,僧王踌躇满志,声称整个战役行动“功成在即”;在中枢,神机营军威赫赫,成为大清帝国中央政府内慑不臣、外御强敌的可靠屏障;与此同时,常胜军、常安军、常捷军等由外籍军官统领的军队于1864年全部解散,曾国藩所属的庞大湘军也几乎裁撤完毕,大清帝国面临的内外威胁降到了十年来的最低点。

  日期:2018-04-03 21:56:30
  就在帝国的存亡危机得到暂时性缓解、“中兴”的迹象愈发明显时,中央领导层内部的矛盾急速升级。1865年3月至4月间,慈安、慈禧太后悍然出手,掀起了一轮针对恭亲王奕䜣的政治风暴。虽然恭亲王群众基础扎实,最终有惊无险实现“软着陆”,但也落得个灰头土脸,实际权力和影响力严重受挫。
  很快,两宫太后就没心思搞内斗了。
  1865年5月,僧格林沁在与捻军的主力决战中兵败身亡,所部满蒙骑兵几乎全军覆没。面对大清帝国京畿重地门户陡然洞开的危局,中央领导层迅速搁置内部矛盾,紧急征调曾国藩率军北上剿捻。
  1866年3月,清军与捻军正处于紧张的战略僵持阶段,新任英国驻华公使阿礼国突然以正式外交照会的形式,向清政府递交了参赞威妥玛的《新议略论》。文中,威妥玛站在一名英国外交官的立场上,严厉批评清政府的改革动作太慢,声称中国未来能否独立自主、避免外国侵略,将取决于清政府是否愿意“内改政治”和“外笃友谊”,即仿效西方来推进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和军事改革。
  无独有偶,早在4个月之前,总税务司赫德就以个人名义向恭亲王提报了《局外旁观论》,同样分析了清政府面临的矛盾问题,并提出加速推进改革的意见建议。

  赫德认为,清政府在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存在不少弊端:①规章制度落实不力,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成为常态,以至于“法本善而反恶”;②干部队伍严重腐化堕落,尽职者少、营私者多,以至于“远情不能上达,上令不能远行”;③军队多为老弱病残,训练流于形式,欠饷经年累月,战斗力极为低下,以至于“对敌之时,贼退始肯前进;贼如不退,兵必先退”;④士大夫阶层一门心思学习八股文章,对经世致用的学问漠不关心,以至于中举当官后也无力“剔弊厘奸”,只能依靠奸猾的胥吏治国理政;⑤各级政府在与列强实力差距明显的情况下,不肯老老实实按条约办事,动辄用一些下三滥的手段来处理外交事务、挑起国际争端,谓“智浅而欲轻人,力弱而欲伏人”;⑥地方权力过大,尤其是税收上“取于民者多,输于国者少”,导致国用不足。

  针对上述问题,赫德也开出了药方:①改革经济体制,重点从铸造银币、建设铁路、修造轮船和铺设有线电入手;②改革军制,废旧军、练新军,旧军百万不如新军十万;③改革外交体制,严格履行与外国的条约,在各国设立驻外使馆;④改革政治制度,加强中央集权,规范国家法度。
  日期:2018-04-03 21:57:06
  《新议略论》和《局外旁观论》的提议,让大清帝国中央政府如同挨了一记闷棍:英国人不仅诋毁大清这些年来之不易的建设成果,还把矛头指向广大官僚队伍,批判帝国引以为傲的政治体制和社会制度。总理衙门大臣们用警惕的目光反复审视两篇文章,皱着眉头思量英国人“挑刺”背后所蕴含的深意。一些在京的高层领导认为,英国人对大清帝国指手画脚,其目的是埋下伏笔,以便于日后借端挑衅,必须把加强海防、预防侵略摆上重要位置。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