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大唐-李世民和他的子孙们》
第48节作者:
鼎湖听泉 其实关于佛教,我知道的也不太多,只知道佛谒是一种很好的哲学,《佛心慧语》里有很多哲理的东西,比如“拥有财富的人,不如拥有智慧的人”、 “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常常责备自己的人,往往能得到他人的谅解”、“改变别人,不如先改变自己”(这句话很猛,好像很多人知道,尽管不一定知道出处),唉!这样一来文绉绉的,有点牙酸,好像也不大切合本书的风格 ,就此打住。
那么,以下我们讲故事。
据说 ,李世民也是一个最虔诚的佛教徒,以至于有一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太史令(历史牛人司马迁曾扮演的角色)傅奕(好像就是曾说太白金星曾掠过秦王府几乎要了李世民的命的那厮,他是信仰道教的)曾多次上书要皇上灭佛,说它妖言惑众,无补于国家和百姓(还真是道不同不相为谋啊),还是老庄哲学实在,李世民从此以后十分讨厌他,立马把他挂了起来,不予重用(还有前科),贞观十四年那个特别寒冷的冬天他居然还莫名其妙地死了,天才知道是如何幸福了的。
第137章和尚也疯狂(下)
在此先讲讲一个野史上关于李世民十分慈善的菩萨心肠的小故事。
有一年七月流火的季节,大唐发生了很严重的蝗灾,大片的蝗虫飞过来,像一片低矮的黑云,嗡嗡嗡的声音令人心惊胆战。蝗虫为害苗圃,树木,一下子吃光了所有的植物、树叶,庄稼,灾情十分惨重。非常亲民的李世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就那样来回踱步揉搓着双手,活如热锅上的蚂蚁。李世民毕竟是李世民,大风大浪人山人海的战场都经历过了,斩杀的敌人也不比蝗虫少多少,是出了名的有勇有谋,只见他立马在宫中捉了一只周身乱动耀武扬威的公蝗虫,像捉住了最勇猛的敌人窦建德,对着蝗虫愤怒无比地说道:“民以谷为命,而汝害之,是害吾民也。百姓有过,在我一人,汝如有灵,当食朕身,无害我民。” 这话基本上也不用翻译你就知道说些什么了,反正就是蝗虫吃谷李世民也要吃它,一报还一报,反正贵为皇帝的他愿意以身作则以自己的龙体来为百姓挡灾,多么伟大的皇帝,多么高风亮节的胸怀,不愧是千古一帝,谁都这样认为,除了那个对佛不感冒的欧阳修说他是庸主之外,这世道果真是什么鸟都有。
一番拿腔作势地责叱之后,立马就要亲自示范生食蝗界窦建德(也不知是真是假,就如李承乾同学被废后他导演的那出自杀动作戏),左右跟班也立马慌了神,怕最高领导人吞食生蝗虫中毒生病,也都装着要杀身成仁的样子,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反正皇帝也不会让大臣亲自吃“山珍野味”吧,于是纷纷要求代为吞食。李世民这次看来不来真的就被大臣们看不起了,于是连忙说:“所愿移灾朕身,我为何因疾不食呢?”这回也不能装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立马动真格地将那只蝗虫努力吞食下去,就像尝一只“另类”点心,后来不仅没病好像更加精神的样子,因为他吃的那是成精的蝗虫王啊,龙种神物就是不同凡夫俗子。
奇怪的是,从此以后,李世民在位二十多年,蝗虫居然好像怕了吃人大王一样没敢再来为害百姓。伟大领袖想为民所想,爱民如子,有什么灾祸,舍己救人他也情愿,生就了一付愿代苍生百姓受苦的菩萨心肠,“蝗肉穿肠过,佛主心中流”,这个唐朝的佛教菩萨不兴旺都难。
不知这个故事是真人真事还是民间传说,反正就是一个字:神。
果不其然,李世民一登基,立马召集京城得道高僧大开法场大做法事,在内殿敲锣打鼓了七天七夜,为国祈福为战乱阵亡将士和人民超度亡灵。从此唐朝的寺庙越开越多,疯狂和尚玄奘、辩机全都浮出了海面。他们都是唐朝佛教界的翘楚,玄奘更是因疯狂地去西天取经而流芳百世传颂至今。伟大故事在前文涉猎了一点,以下将重点推介。
第138章和尚也疯狂(续一)
和尚,这是一个在古代爆光频度很高的名词。曾见过一个关于和尚的名词解释,原来是从梵文这个字出来的,它的意思就是“师”。和尚本是一个尊称,要有一定资格堪为人师才能够称得上和尚,不是任何人都能称的(呵呵,那当然,尤其是唐朝和尚,简直就是近似于一个特权阶层和另类政治力量)。这个称呼并不限于男子,出家女众有资格的也可以称和尚。但是后来习俗上这个字被用为对一般出家人的称呼,而且一般当作是男众专用的名词,逐渐脱离了本意,词义更窄也更具体。
和尚在现代人的眼中应该是比较清苦的守着清规戒律戴着生活“镣铐”过日子的低下阶层,是因为万念俱灰才遁入空门的。但是,唐朝的和尚却有点不同,甚至还可以说是颠覆了人们脑子中已经生根的这种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因为他们之中的很多人都比较有钱有势,有的和尚还幸福地和女皇和公主上床,比如武女皇的薛怀义、高阳公主的辩机以及太平公主的胡僧人。据说“徐娘半老”的成语就是因为皇帝的妃子与和尚私通而得来的。
那句著名的俗话曰:万恶淫为首。何况“戒淫欲”又是和尚立身处世中的要义,十戒行三的定理,从这一点来说,唐朝和尚是比较幸福的一群。因为社会风气开放,性福指数也跟着水涨船高,所以唐朝和尚的性福指数也可以说比较高。
当然,哪朝哪代都有偷腥的和尚,甚至成为闺中高级怨妇的“专用点心”,类似于现代某些大富婆包养的娱乐明星。但是南朝和唐朝寺庙特多香火也特旺,所以花和尚的传说也像香火一样袅袅扩散,不绝如缕。
据说,“徐娘半老”的成语就是与和尚疯狂偷腥的南朝梁元帝的妃子徐昭佩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换句话说她也就是这一成语的发明者,要多牛B有多牛B。梁元帝是一个“独眼龙”,颇有姿色的徐妃十分不LIKE他,于是总是在行鱼水之欢时故意用半面妆(也就是只化妆一半的鬼脸)来激怒奚落他,聪明绝顶的梁元帝当然不是一个傻瓜,当然也是龙颜大怒,连续几年不理好,还写了什么《荡妇秋思赋》的文章来讽刺她。
反正皇帝的美女资源也绝对不会紧缺,你就拽吧。徐妃当然也不会独守空房自甘寂寞,虽然已过妙龄但还是有点姿色的,风韵犹在啊,大家就斗玩吧,看谁狠点。于是她常与瑶光寺的智远道人私通,一顶顶绿帽子往皇帝头上带,梁元帝的朝臣暨季江,是个人见人爱的美男子,徐妃当时已经是一个中年妇女,但还是和暨季江勾搭成奸,上完床满足之后暨季江砸嘴道:“徐娘虽老,犹尚多情。”(《南史•后妃列传下》),后来便以“徐娘半老”作为年纪虽大,而尚存风韵的妇女的典故。
至于唐朝的和尚,那更是艳福非浅。武女皇一生男宠无数,而第一个男宠却是一个和尚,那就是冯小宝。那时候,武女皇还在感业寺做尼姑,落魄得很,可谓是掉毛凤凰不如鸡啊。
第139章和尚也疯狂(续二)
人在落难的时候就特别脆弱特别想有人来关心自己,尽管上帝给人的机会也并不太多,但紧要关头还是有的,看你能不能抓住而已,于是奇迹迟早会有。
武女皇居然在那时遇到了自己生命中第一真正悦己之人,尽管他是和尚,而且当时武女皇也是一个尼姑罢了,大家叮当码头也算门当户对。
冯小宝兄弟那时的境况也不比武女皇好多少,甚至更糟。他曾是一个类似于黑社会马仔之类的角色,因为帮人“两雷岔道”误杀了人,那时正在感业寺一墙之隔的名刹白马寺落草避难,居然因此而引来了一段锦绣前程,始料不及,所以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因为他碰上了一生中最重要的女人武女皇,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又都寂寞难耐春心泛滥的情种,于是靓丽如春色的武女皇如一片美丽云彩浮上了和尚冯小宝的心湖,从此经常投影在他的波心,像被什么经常撩拨自己心弦似的,心怪痒痒的,想让谁来帮忙抓一下痒才解气似的。反正对方都在自己的心湖里生了根并开出了一朵圣洁的尘世莲花,非摘下不可,于是一拍即合,两片爱情的沙漠并在一起热度更够,简直就是要燃烧起来了,巫山云雨大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汹涌而来。
这个怪就怪当时设计寺院的工程师不厚道缺根筋了,既然男女分校这怎么能让他们连在一起并擦出“不雅”的火花呢?
呵呵,可能是他高估了和尚和尼姑的自制能力,而且认为清规戒律也会如孙悟空的“紧箍咒”一样管用,定力绝对有,万无一失啊,而他居然忽略最该注意的,因为被压抑的情感火山一旦喷发那么将是多么的来势汹汹令人心惊胆战。
反正,天时地利人和促成了和尚和尼姑的千古美事,感情的事也不能全用对错来判断,那是人的正常需要,从人道主义的角度来考量确实最正常不过。
反正,当尼姑变成女皇后,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杀人犯冯小宝立马火箭升官为佛界新贵,最红主持人啊,多威风!后来还晋升为女皇的“春宫侍郎”,这么威风改了祖宗的姓也在所不辞了,只要能HAPPY,叫薛怀义不是更响亮吗?至少是皇帝给改的名,只有建立殊功(能把皇帝哄得那么开心舒服爽得不得了就是殊功耶)的人才能被皇帝赐姓,不是阿猫阿狗都能享受此种浩荡皇恩的。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