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朝的妙人们》
第1节

作者: 梵狮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序(阿越)
  在上个世纪前叶,中国近代以来两位足以用“伟大”来形容的历史学家,给大宋王朝下了两个著名的论断。一个说“华夏民族文化历千年之演极,造极于赵宋之世”;另一个说两宋王朝乃是“积贫积弱“的“文官政府”。
  这两个论断命运迥异。前者几乎只有少数历史学者还记得曾经有这么一回事,而后者亦被割裂,只剩下“积贫积弱”四个字,伴随着1840年以来缠绕于中国人心里快两百年的悲情意识,借助着《说岳》、《杨家将》等演义小说、民间戏曲留下来的文化意识片断,直到今日,在中国仍然深入人心,几乎构成两宋的“历史符号”。
  两宋与晚清一样,是今日绝大多数之中国人都不太愿意提起的时代。人们喜欢的是汉唐雄风,两宋在人们的心目中,不过是苟延残喘的延续了三百年,而对于我们这个担负了一百多年或者三百多年的屈辱历史的民族来说,回忆那个时代,实在太容易勾起民族潜意识里的悲情。即使完全不读历史书的人,也知道岳飞的故事……而但凡还记得中学历史的国人,对于宋朝“岁赐”也一定印象深刻,再也没有比我们对割地赔款更加深恶痛绝的民族。

  至于文学爱好者们,也许有人不可救药的喜爱着宋词,但这正可当成宋朝“文弱”的一个证据,而诞生于宋朝“理学”,则更被人们普遍视为中国在近代衰落的重要原因……
  同样,也在上个世纪的前叶,准确的说是1910年,在隔壁那个经历过明治维新,正磨刀霍霍准备实现其帝国野心的国度,一个在后世享有崇高学术地位的历史学家内滕湖南,第一次正式提出了他的著名学术观点——“唐宋变革论”。那篇将唐朝视为中世纪的结束,宋朝视为近世的开始的学术论文,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深刻影响着除了中国大陆地区以外的中国史学者的历史观。

  从此,有了另一个宋朝。
  这个宋朝,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科技昌明,它处在华夏文明演化的关键路口,从政治、军事、文化、思想、商业、农业、科技……几乎每个方面,它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革命性变化。当你用“屈辱“与“失败”来描绘这个宋朝与异族的关系时,会让人觉得那是一种几乎不可忍受的肤浅。它的结局的确以失败告终,但在它失败的废墟下,却掩埋着无比珍贵的财富,等待我们拨开悲情的迷雾后去发掘。

  实际上,在中国研究两宋的学者中间,这样的工作也已经进行了快三十年,只是,无数发掘出来的珍宝,它们的外表依然是看起来枯燥无味,令绝大多数人望而却步的学术论文、著作。
  并不如外界所想象,在今日之中国,其实既不缺乏踏踏实实,安于清苦,致力于学术研究的学者,也不缺乏求知若渴,想要了解更多知识的大众。但学者们往往敏于思而拙于言,大多数人并不善于与大众沟通;而普通的大众,却也同样将枯燥的论文与学术著作视为畏途。在今日的中国,其实真正缺失的,乃是将两者沟通起来的桥梁。
  幸运的是,这样的桥梁逐渐多起来——当读者翻开这本书的时候,即意味着你已经踏上了其中一座桥梁。这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因为这本书的作者,不仅将带着你去拜访一个个活灵活现、个性鲜明的宋朝人物,追随他们的事迹,与他们一起思考、呼吸……而且,这座桥梁,也是安全可靠的。
  在沟通的桥梁尚少之时,人们面对滔滔的大河,不太会挑剔桥的好坏。但是,当桥梁逐渐多起来后,人们对历史的了解亦随之加深,过河之途径一多,对于桥的好坏自然便有所挑栋,这亦是一种进步。有过去的几十年里,承担这桥梁之任的,的确有一些人故意曲解史籍,反果为因,夹带私货;另有更多的人,粗制滥造,干的其实只是诸史纪事本末的白话文翻译工作……

  这是可以谅解的。只是,随着读者的进步,担当这种桥梁的人,也应当随之进步。这样,才是一个真正良性的循环。
  我们手中的这本书,正是这样的一个良性循环——虽然有点遗憾,在目前同类型有关宋朝的作品中,这还是惟一一本让我打开阅读后,能够清楚的知道作者的确认认真真读过不少笔记小说的作品——她不是在翻译《宋史纪事本末》或者《长编纪事本末》。作者虽然是用轻松的,甚至是调侃的语调,讲叙赵宋建国之初的故事,但是她所讲的故事却是可靠的。我至今还很清楚的记得,当年在读了某本仿黄仁宇风格讲叙宋朝历史的作品之后,我有多么的失望。

  做为一个学习历史的人,心里面对历史,始终会有一种难以言说的尊重——我一直认为,对于历史的尊重,并不是要我们一本正经的正襟危坐,板着脸,满口古文,讲着一些普通人听不懂的学术名词,甚至读书都只读竖排繁体……那种腔调,其实是很可笑的。真正尊重历史的人,应当尊重历史本身的感情,我们应当去体会身处不同时代的人们的感情,体谅他们的心情,而最重要亦是最基本的则是,尊重事实。对历史可以有不同的解释,但是,我们可以用自己的观点去解释历史,却永远不应该通过曲解历史,故意颠倒前因后果,来曲护自己的观点。

  我还记得鲁迅对于竹林七贤的评价,鲁迅说,这几位用惊世骇俗的举动来反抗礼教的人,其实内心深处,乃是真正的儒生。其实对于历史亦是如此,有些人,外表上嘻嘻哈哈,玩世不恭,但他的心里却是温情的,他们懂得尊重历史;同样,有些人,顶着学者、教授的头衔,一本正经的说教,但他们的心里,却毫无对历史半点尊重。
  每本作品都是有灵魂的。而读者将感受得到。
  所以,能够向各位介绍这本书,我将这当成一种荣幸。
  阿越
  2008年12月于未飞斋

  跋
  这本书杀青的时候,2008也该到尾巴上了。
  回首这一年,对于我而言,更有非同寻常的感触,主要是因为那个臭名昭著的的大地震,家在重灾区的我,已经被人无数次问起关于它的种种,所幸尚未麻木。值得抚慰自己的是,有这本书作为2008的结语,使得我的内心总算尚有立锥之地。
  身边的亲戚朋友,已经习惯于这样开头:“地震以前,我们……”,对于他们而言,时间和生命似乎被一刀劈开,咣当落地,划分成了两个部分。平静、安逸得乃至有些随性的生活,被致命的几秒钟彻底颠覆。
  假期回家,住了四十多天的防震棚。这是一个奇怪的夏天,暴雨甚多,每晚的半夜时分,雨滴敲在薄薄的地震棚上,噼里啪啦,密密麻麻,像是有一个满怀幽怨的人,在用鞭子彻夜抽打棚布。被子阴湿了,人裹着衣服在床上簌簌发抖,雨水渗进用砖头压住的帐篷缝,顷刻便成了河,床下水深半尺,与棚外连成海,人在床上,像是小船在无边的大海中行驶。

  古人对天地的畏惧,根源应该就在此刻这样入骨的体验。
  我80高龄的姑父,几近耳聋,曾经是我外公(姥爷)的战友,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退休后,一直在深山中当庙祝。地震发生时,寺院倒塌,他在河边洗衣服,因而幸运逃过一劫。另一个庙祝,却在睡梦中莫明其妙罹难。
  当时还在山体滑坡,道路已经无影无踪,仿佛末世来临,到处都是惊恐万分逃难的人。姑父卷着干粮铺盖,以一位老人的镇定,步行穿山越岭,冒着余震,躲避飞滚下山的巨石,行经几个镇,才徒步回家,奇迹般地出现在哭泣的家人面前。
  我的初中同学,现在是一位幼儿园老师,地震时叫醒午睡的孩子,抱着他们连拖带拽,领了26个蹒跚学步的孩子,逃出摇晃的宿舍,到安全的地方,她才哇地一声哭出来。
  我认为他们都是英雄,尽管他们从不承认。
  这是一个很古老的命题了,英雄是不是特殊材料制造的?

  就像这本书中讲到的许多历史人物一样,他们本来很平凡,也许,就是因为特定时刻做出了非同寻常的事,一个选择,一封信,乃至于几句话,让他们足以青史留名,家喻户晓,甚至于坐在古庙里,享受千百年的血食和祭拜。
  唯物主义者,从来不相信晶莹剔透的英雄——每个凡人都有伟大的刹那,每个英雄也都存在瑕疵。
  这个念头,在我脑海里萦绕并非一两天了。很遗憾,历史上肯定出现了无数个值得我们纪念和赞叹的瞬间,而史书只能挂一漏万,我的目标就是尽力去探求,甚至去猜测,这就是为什么本书引用了大量野史材料的理由。
  这本书即将上市了,就像一个孩子总会长大踏足江湖,我的内心半是骄傲半是忐忑,希望它的命运,能够好一些,再好一些。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