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后来痛定思痛,干脆不立太子了,而把皇位继承诏书秘而不宣,总算是解决了这个问题。
因此,如果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对孙权晚年是否昏庸,恐怕就会有一个全新的角度。至于全公主,楼主以为,她的所做所为其实恰好契合了孙权的需要而已。最为可惜的是陆逊,他并不了解孙权对权力的欲望和担心,反而基于正常的思维维护太子孙和,这个就犯了大忌了。本来陆逊作为丞相,上大将军,理应属于帝党,对两宫之争最好不发言,以孙权的态度为态度,这样既不会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也间接维护了太子。结果陆逊越线了,维护起太子,这个就难怪孙权勃然大怒了。
陆逊是将军,打仗还行,搞政治的水平就差了。孙权其实对于陆家的功劳还是认可的,并没有罪及陆家,陆逊的儿子陆抗后来还是吴国的中流砥柱。从这点看,对于孙权责骂陆逊,我们也就有了另外一个角度。下面我们回顾一下事件的经过。
日期:2018-06-22 22:15:54
若想了解两宫之争,先搞清家庭关系还是很有必要的。
孙权生有孙登,孙虑(早亡),孙和,孙霸,孙奋,孙休,孙亮七个儿子,女儿孙鲁班(全公主,先嫁周循(周瑜儿子,早亡),后嫁全琮),孙鲁育(朱公主,先嫁朱据,朱介入两宫之争被废丞相,被中书令孙弘伪诏赐死,后嫁刘纂)。
孙权对于两个女儿还是非常疼爱的,全公主能够中伤太子孙和,朱据失势而孙鲁育无伤,都说明了这一点,虽然某种程度上是契合了孙权的需要。
孙权的正室夫人前期只有一个徐夫人,徐琨女,与步练师步夫人争宠失势,与孙权分居。第一任太子孙登母亲地位低下,由徐夫人抚养长大。
孙权的宠妾步夫人,生了孙鲁班,孙鲁育两位公主,死后追赠皇后位。步夫人是丞相步骘族人。
孙权的宠妾王夫人,生了孙和,第二任太子,死后追赠皇后位。王夫人和步夫人争宠,可能关系不融洽,这个是全公主中伤孙和的原因。王夫人出生徐州琅琊王氏。这个可是名门望族之一,鼎盛于东晋,有一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说的就是琅琊王氏。孙权娶这个老婆,显然是想和北方的士族拉近关系。
谢姬生孙霸。
孙权后期的第二位正室夫人潘皇后,生了孙亮,孙权指定的即位人。潘皇后出生罪人之家,没有什么势力,却成为孙权的第一位皇后,值得深思。潘皇后后遇刺身亡,又是一个阴谋大案。
说两宫之争,不能不先说孙权的第一任太子孙登。其实两宫之争的苗头,在孙登在世的时候就有点显露。
孙登,孙权长子,性情谦和。黄初二年,公元221年,孙权为吴王,孙登为太子,孙登是年13岁。太和三年,公元229年,吴黄龙元年,孙权称帝,孙登立为皇太子,孙登是年21岁,太子东宫一时人才鼎盛。按三国志孙登传:孙登字子高,权长子也。魏黄初二年,以权为吴王,拜登东中郎将,封万户侯,登辞疾不受。是岁,立登为太子,选置师傅,铨简秀士,以为宾友,於是诸葛恪、张休、顾谭、陈表等以选入,侍讲诗书,出从骑射。权欲登读汉书,习知近代之事,以张昭有师法,重烦劳之,乃令休从昭受读,还以授登。登待接寮属,略用布衣之礼,与恪、休、谭等或同舆而载,或共帐而寐。太傅张温言於权曰:"夫中庶子官最亲密,切问近对,宜用隽德。"於是乃用表等为中庶子。后又以庶子礼拘,复令整巾侍坐。黄龙元年,权称尊号,立为皇太子,以恪为左辅,休右弼,谭为辅正,表为翼正都尉,是为四友,而谢景、范慎、刁玄、羊衟等皆为宾客,於是东宫号为多士。
这个孙登就和曹丕一样,也有太子四友。从某种意义上讲,作为皇帝可如此,基本上还是把你当继承人培养的。而曹丕的太子四友,陈群,司马懿,吴质,朱乐,前两位陈群,司马懿可是影响了魏国数十年的重臣。而诸葛恪,同样也是孙权的托孤重臣第一位。从这点上说,假若孙登不死,孙登应该会继承皇位的。
不过,对于孙权来说,如果放任太子党做大,那是不现实的。从黄初二年算起,孙登做了21年的太子,从太和三年算起,孙登做了12年的皇太子,这么长的时间内,如果放任孙登的话,估计孙权老了之后,很可能是要被架空的。我们来举个例子,譬如诸葛恪,在公元234年,已经因为功绩为威北将军,封都乡侯。这个时候孙登不过才做皇太子5年而已。
孙权于是采取一个策略,外放孙登:权迁都建业,徵上大将军陆逊辅登镇武昌,领宫府留事。这个是公元229年的事。这个是陆逊第一次介入了太子的势力。
显然孙权想让孙登远离中央,也就远离了麻烦。不过公元232年,老二孙虑去世,孙登借奔丧之机,留在了建业。按三国志孙登传:后弟虑卒,权为之降损,登昼夜兼行,到赖乡,自闻,即时召见。见权悲泣,因谏曰:"虑寝疾不起,此乃命也。方今朔土未一,四海喁喁,天戴陛下,而以下流之念,减损大官殽馔,过於礼制,臣窃忧惶。"权纳其言,为之加膳。住十馀日,欲遣西还,深自陈乞,以久离定省,子道有阙,又陈陆逊忠勤,无所顾忧,权遂留焉。
这个孙登留在中央,首都建业,对于孙登是好事还是坏事?难说。好的一面,有利于太子接位,不好的一面,太子势力容易做大,引起孙权的忌惮。
日期:2018-06-22 22:17:03
孙权为了防范形成以太子为中心的第二个中央,开始有意宠孙和了,以分太子之势,按三国志孙和传:少以母王有宠见爱,年十四,为置宫卫,使中书令阚泽教以书艺。好学下士,甚见称述。赤乌五年,立为太子,时年十九。阚泽为太傅,薛综为少傅,而蔡颖、张纯、封俌、严维等皆从容侍从。吴书曰:和少岐嶷有智意,故权尤爱幸,常在左右,衣服礼秩雕玩珍异之赐,诸子莫得比焉。
这个孙登和孙和其实性格相差不多,都是性格谦和,明事理之人。兄弟两人倒也没有什么争宠之事,孙登为了韬晦,还三番两次的称赞孙和,还有让位之心:弟和有宠于权,登亲敬,待之如兄,常有欲让之心。这个孙登还是真的不错,能够体会孙权老爸的不易,至于这个让位嘛,只能说看看了。假如孙登不死,以孙登比孙和大15岁,又有太子四友的支持,在加上孙和的明事理,孙登顺利接位是没有问题的,这样孙权也就没有后来两宫之争的事了。
可是问题就出在孙登33岁就去世了,没有活过老爸孙权。这下问题就大了。我们来看孙登临死的上表,节选:愿陛下弃忘臣身,割下流之恩,修黄老之术,笃养神光,加羞珍膳,广开神明之虑,以定无穷之业,则率土幸赖,臣死无恨也。皇子和仁孝聪哲,德行清茂,宜早建置,以系民望。诸葛恪才略博达,器任佐时。张休、顾谭、谢景,皆通敏有识断,入宜委腹心,出可为爪牙。范慎、华融矫矫壮节,有国士之风。羊衟辩捷,有专对之材。刁玄优弘,志履道真。裴钦博记,翰采足用。蒋脩、虞翻,志节分明。凡此诸臣,或宜廊庙,或任将帅,皆练时事,明习法令,守信固义,有不可夺之志。此皆陛下日月所照,选置臣官,得与从事,备知情素,敢以陈闻。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