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白领夫妻的婺源乡村生活》
第26节

作者: 高老爷1900
收藏本书TXT下载
  此外,冬冬还把一半以上的蔬菜拱手相送,而我们采集的野菜一个星期之后还没吃完,大大超过了山荆当时随口说出的“起码三四天不用买菜,至少能省五六块钱”的预言。
  黄金周流水帐(1)
  吃罢早餐,一行人在明媚的阳光里出发了。我们到山上去玩。
  在西公路桥下河边,河中,有许多鸭子,还有水牛——这是仔仔(侄女)第一次见到如此庞大的动物。她长时间地盯着这种动物。我告诉她,这是“云奶的妈妈”(她发“牛奶”发不清楚,总发成“云奶”)。

  仔仔妈对乡下的了解在一行人当中果然出类拔萃。她认识不少的野草野花,知道它们有什么用处,一路滔滔不绝,我们遂称其为“农业专家”。
  仔仔妈称自己来到这里以后,整个身心都放松下来。她解释了为什么要把小路边的草木砍去并在若干天之后进行焚烧的问题,是因为当前正值秋收季节,小路原本就窄,砍伐一点草木是为了理清路面,运稻谷时走起来清爽。
  农业专家干劲十足,不断为我们作着解说。后来她在路旁发现了野生芋头。她家人以前曾食用过这种野味,所以她建议弄一些回去,并率先示范该怎么拔。
  我们原本都是大自然的孩子,看,一个自然的小孩儿来了:
  登山的石板路开始以后,仔仔就拒绝别人的帮助。毫无疑问,连续攀登这种参差不齐的山路对她来说是一种新鲜的经验和挑战。她不过才两岁三个月,就要完全由自己来做主进行尝试,一直不让别人碰她。如果谁要在身后扶她一把,她总是扭身甩开。她的表现不得不令人拍手叫好。最后,尽管一路不时地侧侧歪歪,但她确实是完全凭借自己的力量登达了目的地,来到庵前的平地上。

  上山后有一阵儿,她还在喘大气儿,过去则很少有这种情况(她一贯精力超旺)。
  稍事休息,又到了她的表演时刻。纯木凉亭中,仔仔再度跳起眼神不好的中老年人光看看都会头晕的驴拉磨之舞。
  仔仔妈在庵周围发现了不少毛栗子树,我们捡起一个搓开,果仁不大,大概尚未完全成熟。休整一会儿,我们往庵后走。泉边的那棵丝瓜可能自己长出来的,此地离庵尚有一小段路,庵四周随便在哪儿都能开出点地来,犯不着到这里来种。一个大丝瓜就悬在树上,下边是山谷。
  仔仔要喝“开开”,我们担心水太凉,只给了她一瓶子盖。待山泉收入囊中,我们便可打道回府了。
  下得山来,农业专家捋起袖子,正式带领大家开挖野芋。边走边挖,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早在去年我就对这种作物发生了兴趣,并咨询过村民。曾经得到过回答,说有两种芋头,一种是绿杆的,是人吃的,一种是紫杆的,本地人很少吃,但有人弄了给猪吃。我们挖的都是紫杆芋头。在一处石头砌沿的河边,仔仔妈还勇敢地跳了下去(下有野芋)。仔仔爸眼神好,他突然发现一边有蛇,赶紧把仔仔妈拽了上来。蛇是有一条,不过,当我们定睛细看的时候,发现原来是条死蛇。后经询问,这条青绿色的蛇据说有毒。

  经过西公路桥时,仔仔再次来到水牛的身边,驻足良久。
  野芋子煮熟了,皮儿也剥完了,所有洗过或剥过它皮的人手都发过痒了(这点跟家芋一样),后来,仔仔爸不知为什么说了一句,叫我到网上查一查,看什么人不适合人吃野芋。
  这一查不得了,尚未仔细看,“野生芋头有大毒,不可食用”几个字便赫然入目。我把识字的人都喊过来。尽管仔仔妈以前吃过野芋,但她到后来亦不敢确定我们这里的野芋跟她小时候在家乡吃过的野芋究竟是不是完全一样。
  生命第一,安全第一,何况咱们还有老人和孩子。
  最终,大家兴致高昂满手是泥挖回来的一堆野芋,不过是为我们不甚肥沃的菜园做了肥料(在地里挖坑埋了)。仔仔妈一件白色的外套在挖野芋时还被它的汁溅脏了。

  黄金周流水帐(2)
  今天出发去看宗祠是我的主意,可后来既未找见宗祠也未找见墓地,我们有了更惊喜的发现——一个村子!
  尽管它离我们村仅四华里之遥,但我却从未到过那里也不知道那里竟然会藏着一个可爱的小村庄。我们从这一发现中所收获的,应当远远胜过看宗祠或者墓地。
  山野间景致宜人,仔仔一路拈花惹草。走了将近半个钟头,还是没见到宗祠的影子。我心中不免疑惑,便冲到前头去打探。不久,在路边林子里我发现了一头系在树上的水牛。我想,走到这里至少仔仔会对这头大水牛感兴趣,而前面不远处就是一个村子,宗祠的事可以向村民去打听。
  村口的一大片地里晒了很多席稻谷,有人拿棍子在谷粒间轻轻划拨着。谷物周围叉着一座座的稻草。还有一只鸡在谷席上任意游走。这幅画面在我心中激荡起美妙的感受——它的中景是这里常见的民房,白墙黛瓦,背景是宅旁宅后之竹林与青山。我期盼他们一定要坚持走到这里,看看这风景!

  村头一户人家对我们的到来很快就表现出好意,把我们让到屋里,还要削甘蔗。门外的自来水就是山泉水,可以喝。谈话后方知该村仅有二十来户人家,进来的这条砂石路是村民自己开挖出来的,花了三年时间。除了外出打工的人可能要出一点钱,留在村里的人都要出力。这家人说,朝前走,还有泉水和大樟树可以看。
  村子确实不大,几步就来到另一头的一座桥上。河边的青石板上有好几位妇女在洗衣服,河面比我们村的河要宽一些,水看上去也干净。桥那头就有一棵大樟树,但是没发现泉水。再问之下,原来需要沿着河边的石板小路继续往前走。
  仔仔爸大概是耐不住骄阳,决定放弃探索。山荆和奇嫂走到前头。尤其是奇嫂,她对这里赞不绝口,热情不减,频频高举的手机就是她对这里的山水竖起的一根大拇指。当其他人都在那处简朴的乡间凉亭止步时,她继续拐过一道弯儿向前进。凉亭一侧确有两眼不大的泉,不知是否村民所指?
  奇嫂这几天热情高照,有点上火。返回路上我们采了一些车前草。她说这东西具去火和温补之功能。
  我少年时代就知道它:车前草。一个普通而美丽的名字。今天还是头一次采集。根间沾了许多沙土,清洗不易。水煮开后有一股淡淡的清香。
  下午,巷子里鞭炮炸响,一队人马打门前经过。我们赶紧抱着仔仔出来看热闹。队伍中有我们的好邻居冬冬,她攥着一把香。两男子抬了一尊塑像。噢,今天又有神仙上山。后来听说是文曲星。

  下午还有人送给我们茄子,仔仔妈她们是直接到别人地里去摘的。
  晚饭时冬冬蒸了茄子,又送给我们家一大碗。
  黄金周流水帐(3)
  今与奇嫂徒步去一个村子。
  我们坐车抵达进山的小路口。令人期待的旅程刚开启不久,从尚未收割的稻田里我们先后惊起了九只野鸡。

  进山后,有不少蜘蛛网拦路。我们人手一根棍子,既为打不得不打的蜘蛛网,也为打草惊蛇。
  以前走这条路时,我曾瞥见一只在树间一荡就消失了的猴子,它或许要到山下的溪流中饮水。这次与土蜂遭遇,它们的窝似乎就在山路旁的地上,有一个洞口。幸好我提前听到嗡嗡声,没有贸然闯进它们的领地。总有几只蜂在山路上盘旋,最后我们瞅个空子,让嫂子用外套蒙住头,慢慢走了过去。
  山中林木茂盛,要想随时获得开阔视野是不可能的。待山道盘上一处较高的山头,重峦叠嶂始尽收眼底。
  我们象某些小动物一样充当了种子传播者,衣服袖子和裤管上钩挂了密密麻麻的一种带倒钩的草籽。
  接近村庄的山道旁有许多高大的枫树,铭牌上刻着的树龄都是一百多年,看来这是一种生长速度并不算慢的树种。可以想见,层林尽染的时节,这些伟岸的造物将为我们呈现何等绚烂的景色。

  10点钟我们抵达村庄边缘。奇嫂说尽管她出生在一个小山城,但却从未这样走过路,非常高兴,信心大增。三个钟头的徒步过程,除去最后阶段远远望见村庄以后人有些松懈下来,并感到有点疲乏之外,还是比较轻松的。
  听一位村民介绍,该村自有的车子每天清早开去镇上,中午回来,一天通常就这样一趟。其他时候要从村中出山,只能包车,到路边跟到镇上一样,都是100元。
  村中水泥路面上大多晒着稻谷。我们去村口桥头附近等车,山荆叫了车来接我们。
  山路弯弯,开始时车子颠簸得海里。一条美丽的溪水一直相随相伴。令人遗憾的是,溪畔树梢上挂着许多现代垃圾,塑料袋之类的,一望便知。想必是发大水的时候冲挂上去的。
  昨日山荆昨天在某景点预订了餐位。又见游人如织,到处都是电喇叭、小旗子、旅游帽、墨镜、拍照的景象。听口音,大概来自广东、上海和景德镇的客人最多。
  如今,我们已不在旅游客源地,而住在一个风头正盛的旅游目的地。

  在如此喧闹的地方吃饭,仔仔很难安分守己,她总能发现一些大人看不见的东西。厨房后面小树上不知拴着一只打哪儿来的“猴几”,她非要拉着大家去看。
  饭后,岳父领着其他人坐车先走。我们陪奇嫂再转一转。
  在一处相对僻静的木亭中闲话时,我端详起镜头里的几个陌生人。
  “……大家可以感受一下”,一队游客在导游的带领下从我们身旁经过。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