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史并不如烟——风云际会的三百年》
第28节作者:
曲昌春 日期:2008-11-7 0:03:19
下岗的李密
决心已下,杨玄感着手准备,首先先利用职务之便(当时他负责督运粮草)扣留东征军粮草,能不发就不发,能少发就少发,总之能饿死多少算多少;其次派人召唤两位随皇帝杨广出征的老弟杨玄纵、杨万石回来一起造反(倒霉的杨万石走到半道就被河北的地方官抓获斩首,倒霉名字,万石,“完蛋”);再者派送家奴装扮成朝廷使者,从东到西大造舆论:大将来护儿谋反了,大家收拾好家当,准备参军平叛!(来护儿当时正准备从山东莱州出海攻击平壤,结果被杨玄感污蔑造反)
六月三日,胸有成竹的杨玄感进入黎阳城,关闭城门,裹胁民夫,制造铠甲,设立官署,发布公告,宣布全面恢复隋文帝杨坚时制度(等于宣告杨广非法)。为了达到忽悠的目的,杨玄感给众人讲了一个故事,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先皇杨坚在临终时曾经交代家父:“好子孙为我辅弼之,恶子孙为我屏黜之”,后来家父又把这个神圣的任务交给了我,现在就要上禀先旨,下顺民心,废此淫昏,更立明哲。
讲故事的人绘声绘色,听故事的人云里雾里,遗诏这种东西太没谱了,死无对证,鬼知道到底有没有,既然你说有,那就算有吧。
讲完故事,杨玄感开始任命官员,先后任命了三个州的州长,以东光县尉元务本为黎州刺史,赵怀义为卫州刺史,河内郡主簿唐祎为怀州刺史,这就算支起炉灶了。
任命完官员,杨玄感开始给招募来的士兵训话,这些士兵的构成是这样的,运输民夫五千余人,水手三千余人,这些人有两个共同特点:一、服劳役时间很长,所以早就怨声载道,二、痛恨东征,痛恨皇帝。
有了这两个特点,杨玄感的演讲就有了切入点: 皇上无道,不顾黎民,以致天下大乱,征辽东以来死难以万计,今天我与你们一起起兵抗暴,拯救苍生,大家意下如何?
本就是干柴,再加上杨玄感的烈火,八千余人瞬间就完成了从黎民百姓到起义士兵的转变,然而这些人来的快,去的也快,杨玄感的起兵从这一刻其实败局已定,因为临时拼凑的士兵有一个共同特点:起兵时意气风发,失利时土崩瓦解。
不过兴奋中的杨玄感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他以为,皇帝远在辽东,国内防守空虚,两都由10岁娃娃镇守,天下平定,有这八千人足以。(见过幼稚的,没见过这么幼稚的!)
正当杨玄感筹划未来的时候,他的一个老友不期而至,这个人就是他的好友李密。
李密是北周八柱国之一李弼的曾孙,深得杨素赏识,所以常在杨家出没,跟杨玄感友情那是好到能一条裤子的地步,一条裤子,一三五你穿,二四六我穿,星期天让裤子歇一天,咱哥俩一起裸奔。现在听说杨玄感在黎阳起兵,李密星夜兼程来投,在他心里,他等这一天也等了好多年了。
李密最初凭借祖上功绩荫为左亲卫府大都督、东宫千牛备身,额锐角方,瞳子黑白明澈。皇帝杨广见了他,感觉有些恐惧,于是对宇文述说:“左仗下黑色小儿为谁?”曰:“蒲山公李宽子密。”帝曰:“这小子眼珠滴溜溜的转,以后别让他来了。”(此儿顾盼不常,无入卫)它日,宇文述对李密说:“你们家世代都是显贵,你应该靠你的才学为朝廷服务,怎么能当大头兵呢?”(君世素贵,当以才学显,何事三卫间哉)
李密听了宇文述的话后大喜过望,赶紧谢过宇文述然后称病而去,不过在他心里还是有了芥蒂:皇帝分明是看我不顺眼,这不是以貌取人吗?
心怀不平的李密开始发奋读书,跟随当世名士包恺读书,通读《史记》、《汉书》,兵书读破了无数本,同门师兄弟渐渐都被他甩在了身后,李密以为自己出人头地的机会来了,结果问题也来了。
先是在隋文帝杨坚末年的时候,老人家宣布取消了全国所有的学校,从此读书无用了,这时候的李密只能自学了,而且还不知道学校哪一天重开;新皇帝杨广登基之后宣布恢复了学校,然而皇帝用人的面也非常窄,皇帝需要的多数是能给他编撰书籍的学士,而不是李密这种熟读兵法的人。
由于皇帝杨广本身就具有相当的才华,他反而对知识分子不感冒,大业七年的时候,皇帝杨广命令选部、门下、内史、御史四个单位跟随皇帝在前往涿郡的船上办公。等待遴选的三千多名知识分子一路跟随随时待命,部分官迷心窍的人一路跟随龙舟走了三千多里,等到了涿郡,大多数人才发现白走了三千多里路,什么官都没等到,只能掉头再走回去,费用还得全部自理。来回六千多里路走下来,手无缚鸡之力的知识分子们由于天寒地冻、饥饿疲惫死亡率居高不下,最后一统计,死亡率百分之十到二十,3000多人死了300到600人,可怜,可叹,可悲。
满腹经纶无处可用,熟读兵法没有展示空间,李密的郁闷与日俱增。古时候的读书人一般有三种出路,一种是当官,一种是归隐,最后一种就是造反了。李密当官没指望了(被皇帝杨广给辞了,当时又没有正规的科举),归隐又不甘心,算来算去就剩下造反一条路了,所以李密说:人都是被逼出来的。(明朝末年造反的李自成本来是朝廷驿站的一名驿卒,朝廷精简驿站让他下岗了,没有生活来源的李自成从此走上了造反的道路,同李密一样也是因为工作没有了着落被逼的)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