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身边发生的灵异小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第17节

作者: 隐暗世界
收藏本书TXT下载

  刘总倒是咧着嘴一笑说:“其实有些时候,还真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你们更多想的是‘鬼门’的这个鬼字,而我想的却是个门字。”
  这顿饭算是来对了,一高兴,我就和刘总喝了两杯,吃完饭叫了个代驾回家休息。
  第二天一早,我拿出手机,才发现黑子给我打了五六个电话,我喝了酒,晚上又睡得太熟,根本没有听见。
  我赶紧回拨过去,估计电话那头也在等我电话,一拨过去就马上接通了,然后就听见黑子很兴奋的声音:“照着黎哥昨天的吩咐,我和尾巴一到蔚县就先找了村长,结果还真套出点话来。”
  那座残庙建造的具体时间,现在村里已经没有人能说上来了,但他们村里却有一个流传下来的故事。几百年前,有一个自称姓赵的游方道士路过这个村,那道士在村前屋后的转了几日,找到当时的族长,说是村子地势高低不平,前后山形,各成虎狼,正是狼贪虎视之地,所以村庄人口一直并不兴旺,若想破除,必须修建道观,护村镇宅。那时候的人对这些风水玄学之说深信不疑,于是各家各户出钱,按照游方道士的指点建了一座道观。道观建完不久,那游方道士就离开了,没成想之后村子里人丁更加不旺,怪事儿也越来越多,无奈之下,村民请了有名的茅山师傅来看,那茅山师傅一看到村里道观就说,村里这是被人放了阴,建了鬼门阵,怕是要吸干阳气。这茅山师傅本想除了鬼门阵,但怎奈自己道行不够,于是便用法器掩镇,让夜行百鬼无法出来作祟,并交代只要村子里没人动镇物,便可保村民安枕无忧。

  日期:2018-10-12 12:18:13

  黑子一口气讲完,喘了口气又说:“不过这村子现在都不把这个故事当回事儿,没有人相信,你让我们找的镇物,我们也在村长家找到了,等下照片发到你微信上。”
  我挂了电话不多时,微信叮咚叮咚就响了起来,拿起手机划了下屏,立刻就看到黑子传来的六张照片。
  这六张图片分别是从六个不同角度拍的,看形状有些像是一枚印章,因为拍照时没有放参照物,所以无法判断印章大小。
  印章材质应该是木的,但是估计没有保管好,受了风雨侵蚀 ,所以灰暗无光。

  印身上是人物雕刻,样子像是一个天神怒目圆睁,脚踏一个小鬼,虽然雕刻手法粗陋,但人物表情却刻画传神。
  黑子用的是原图发送,所以印面上的字放大来看也非常清晰,印面四周是雷纹,中间一个大大的“聻”字。
  我一看,心里就说,肯定是它了。于是让黑子和尾巴一定想办法把这枚印带回来。
  挂了电话,我自己就直奔张道长家,张道长看了我手机上黑子传过来的照片,也很肯定,而且补充道:“这枚印应该是‘天王踏鬼法印’,看情形是‘茅山宗’为了对付‘阴山法’专门做的法印。”
  张道长这一说,我更放下心来。
  我本来想请张道长出山,但是他却说这毕竟是是“茅山宗”的法印,按照他们的规矩,“天师府”的人是没有权利用的,就算是用了,也没有效果,反倒是没有授过法职的人倒是可以。
  看来我只能自己解决了,临走前,张道长倒是给了我几张消煞符,又教我背了静心咒,说是到时候用得上。

  第二天黑子和尾巴已经赶回深圳,我看过了他们带回来‘天王踏鬼法印’,给黄老太太回了个话,说想到一个办法,要去试一试。
  不多时,还是那辆小翅膀接了我们,我们再次来到生活新天地18楼。
  说真的,我心里还是有些发毛,毕竟是第一次,但是也没有办法,谁让我答应了人家黄老太太,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我先是让人把18楼的灯全部打开,给自己壮胆,然后叫黑子和尾巴跟在我身后。
  一手紧握“天王踏鬼法印”,一面慢慢的走过去,离鬼门还有十几米的时候,突然平地升起一股阴风,打着旋儿的在我脚边吹来吹去,黑子和尾巴已经有点吓傻了,立刻向后退去。

  我身上毕竟有张道长的消煞黄符,这阵阴风似乎对我影响不大。
  再往前走,门上檐柱上挂着的铜铃突然叮铃铃的响了起来,铃声急促,摄人心魂。
  我心说,真TM刺激,以后谁再让我捉鬼我跟谁急。
  既然来了,也是没办法,按照张道长教的,立刻默念静心咒,静心咒一念,好像有一股清凉一下子注入心里,人立刻变得清醒起来。再往前走,那扇鬼门便直直的耸立在我面前,我在门板上用心的辨认,这才发现右侧“殄文”的末尾处,有一个四四方方的凹处,我拿起手上的“天王踏鬼法印”比了比,印面和凹处正合适,我立刻对准凹处,看清楚法印上下,用力一怼,紧接着就看到门中间无端端的出现了一条由上至下的白线,然后“吱嘎”一声,本来完整一体的木门,竟从中间就这样开了。

  我感觉身边所有的阴气突然之间好像被一股什么力量吸入了门里,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但是却好像耗尽了我身上所有的经历。
  不过看情形,我好像是成功了。
  出了大楼,我给黄老太太打了电话,说门搞定了,让她多留意观察黄老先生这几天的情形,是否有所改变。

  我又让黑子和尾巴先回去,等我通知自己,自己一回到家便倒头大睡。
  大概过了一个星期,黄老太太回话了,听她的描述,这一个星期,黄老先生好像又换了一个人,换回到原先的自己,看来老太太对我的工作是挺满意,电话里要了我的银行卡号,也没说要给多少的酬劳,也是我脸皮儿薄,没好意思问。
  挂了电话,一会儿的功夫,手机短信响起,我看到银行的短信提醒,一下子跳了起来,果然是大手笔,这笔钱实在是有些大,大到可以让我在深圳全额购买一套房产。
  我想了想,也跟黑子和尾巴要了他们的卡号,给他们转了一部分过去,这两个货千恩万谢的,还说非要跟着我继续再干几票,我被这俩憨货气笑了,就挤兑道:“要跟你们还是跟老贝那个二逼,我庙小养不起真神。”
  这回俩人到是学聪明了,知道我是拒绝,于是,一番感谢,挂了电话。

  说真的,我不是道法高人,还没有不食人间烟火,突然收了一大笔的钱,心里自是高兴,又开始琢磨起这钱该怎么花,哪里想到这真是“私字头上一闪念,万恶都由心中起”,正是因为这一大笔钱,又生出了另外一个故事。
  日期:2018-10-13 17:55:15
  12、无题
  1984年1月27日晚,还有5天便是春节,北方天气仍然凛冽,岭南的枝杈却已露出绿色。
  广东中山温泉度假宾馆一号别墅内灯火通明,两位已经满发斑白的老人正亲切的交谈着什么。
  他们一站一坐,站着的老人身形消瘦,双目炯炯有神,他说话时操着带有香港口音的蹩脚普通话;坐着的老人身材矮小,但面色威严,浓重的川音中尽是沉浮留下的沧桑。

  三妹山中隐隐传来他们交谈的内容,国家经济……。崩溃边缘……。同胞同祖……。鼎力相助,而最后结束的那句传的最远,那是站着的消瘦老人说出来的,“我们最值钱的,就是脚下的这片土地”。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