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的一天,孙禄堂突然接到新任直隶督办、剑术名家李景林的邀请,特邀孙禄堂去天津会晤。原来当时李景林部的武术教官是八极拳名家李书文,李书文擅长大枪,很少有他看得起的人,一些被李景林请来的武术名家,竟被李书文在比武中击伤,然而李书文惟对孙禄堂的武功称赞有加,因李书文也曾参加过天津的中华武士会,与孙禄堂有过交往,每与李景林谈到当代武术家时,李书文总是推崇孙禄堂,称孙禄堂是当今武林的第一高手。所以,李景林邀请孙禄堂到天津一晤。孙禄堂到天津后与李景林交流了剑术,令李景林深服之。之后,李景林重金礼聘孙禄堂帮助其整理武当剑法,故李景林之武当剑吸收孙禄堂之八卦剑、纯阳剑部分精义。孙禄堂亦认为李之武当剑也有独到之处,故在孙禄堂所创太极剑中亦部分吸收了武当剑的精粹。
1926年,孙禄堂得道友关某(失其名),经常二人同处一室,闭门修习道功,一同合道修真。其法,不传六耳。据孙剑云讲,乃父练功时是不让人看的,即使对子女也是如此。不久孙禄堂之《八卦剑学》出版,阐发慧剑之旨。
1928年3月24日,中央国术研究馆成立,正理事张之江,副理事李景林。4月,孙禄堂被聘为中央国术研究馆的教务主任兼武当门门长。4月下旬孙禄堂以古稀之龄乘船由天津到达上海。受到上海国术界和学术界的热烈欢迎,并在上海做了几场国术交流,社会为之轰动。上海国术界极力挽留,逗留竟旬。经张、李正副理事力邀和催促,孙禄堂于5月7日到达南京,8日中央国术研究馆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同时举行开学典礼。在举行开学典礼中,突然有人喧哗,公然向孙禄堂提出比武挑战,一些人随之哄声大起,孙禄堂对挑战者说:“今天本是馆方举行开学典礼,如果馆方同意即刻改为比武擂台,我将与诸君比试切磋。”这时李烈钧、李景林站起来力劝孙禄堂先生与他们一起离场。而张之江、马良留下来安定会场,会场形势混乱一团。事后在李烈钧、张之江等人的责令下,挑战者向孙禄堂当面赔礼道歉。这件事并非偶然,而是反映了当时一些习武者好勇私斗的江湖习气。而这种习气正是孙禄堂要力行改变的东西,孙禄堂提出,习武者要动之以礼,倡导刚勇和平。
孙禄堂上任后,作为教务主任立刻要着手两件事,一是与正副理事共同确定教学计划与内容,二是与馆内董事及正副理事共同商议给馆内各位教师定级。但不久孙禄堂就发现馆内教师多有军政背景,对自己布置给他们的工作,并不认真执行。当时中央国术研究馆的教师主要由两个系统的人员组成,一个是西北军的张 统,另一个是军警的马良系统。张、马两个系统的人员之间存在很深的派系矛盾,尤其是给每位教师定级,涉及每个人的切身利益。由于孙禄堂是盛名全国的国术家,即非西北军系的人,又不是马良军警系的人,双方都希望借助孙禄堂之口,来顺利给自己系统的人定级。孙禄堂不想被卷入其中。因此孙禄堂上任不到两旬,5月下旬正式向馆方提出辞呈。孙禄堂去意已决,李烈钧、张之江、钮永健、李景林等人苦留不住。由于李烈钧、张之江、钮永健和李景林等人对孙禄堂先生的武艺、学识和人品极为钦服,因此李烈钧、钮永建出面决定成立江苏省国术馆,请孙禄堂全面主持江苏国术馆的教务工作。并于6月1日召开了筹备成立江苏省国术馆的董事会。此外由于孙禄堂的辞职,原本跟随孙禄堂到馆中任职的孙存周、李玉琳等也将与孙禄堂先生一同辞馆,因此中央国术馆缺少教授形意拳的教师,因此馆方请孙禄堂介绍一名教授形意拳的教师来后再走。这样孙禄堂就派其子孙存周和弟子李玉琳借去上海俭德会洽谈教学事宜之机,叫自己在上海的弟子高振东来中央国术研究馆教授形意拳。
1928年7月1日江苏国术研究馆正式成立,同一天,聘孙禄堂任该馆的教务主任。8月国术研究馆更名为国术馆。12月各省国术馆统一组织设置,省国术馆设立教务长,教务长之下设教务主任,教务主任之下设教习,教习之下设助理教习,助理教习之下设练习员。因此,同年12月9日聘任孙禄堂为江苏国术馆教务长,后为副馆长。当时江苏国术馆的教习中有不少是著名武术家,如孙存周、孙振岱、胡凤山、杨澄甫、田兆麟、金佳福、徐铸人、金淑英、郝月如等。
孙禄堂在江苏国术馆任职三年多,这是由于江苏国术馆的办学宗旨与孙禄堂的武学思想比较接近。江苏国术馆办学宗旨是:1.倡导国术的作用在于恢复中华民族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体现在心力与体力两个方面,两者的关系相辅相成。2.提出江苏国术馆成立的意义在于使人民认识到国术便是中国固有的“提升生命力的艺术”。同时要把这“生命力的艺术”输送到全民的生活中去。3.反对并轻蔑好勇斗狠,提倡通过拳术造就的刚勇是为了守卫和平的思想。提出“刚勇和平”的馆训!后来在张之江和李英石再三的邀请下,孙禄堂每月又在中央国术馆和上海俭德会兼课。
孙禄堂反对门户之见,认为把内家外家和武当少林联系起来是毫无根据的,他在《论拳术内外家之别》一文中指出:“无论武当、少林,凡得中和,善养浩然之气者即为内家”。也就是说,拳术只有是否合乎中和这个道理之分,合乎中和者,不管形式如何,都是一家。并且率先倡导国术的统一。引领着当时的国术运动向正确的方向上发展。孙禄堂在上海收徒时立下三严三同的规矩:“凡我弟子,均应做到三严三同。三严即严格锻炼,严格要求,严守武德;三同即同门之内,同门之外,同道之间,应一视同仁,反对派别倾轧。”又说:“拳为强身养心之道,也是自卫除暴之术。久练功成,自然罡气内布,力量神奇。然而此时更要严守武德,不可轻易动手伤人。倘遇强徒横行,则务必不畏强bao,挺身而出,予以整治。”
孙禄堂在南方期间,还与李景林先后组织、主持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两次国术擂台大赛:浙江省国术游艺大会和上海国术大赛。倡导技击实践。孙禄堂任浙江省国术游艺大会筹备副主任和副评判委员长以及上海国术大赛评判主任。两次大赛的名列前茅者几乎一半都是孙禄堂的弟子、学生。时论这两次大会的武技以李景林之剑、孙禄堂之拳最为精湛。两次大会中众多国术名家的武技表演被拍摄成纪录片,该纪录片片名就是《李景林之剑、孙禄堂之拳》,为后世留下极为珍贵的武术资料。在浙江省国术游艺大会举行期间,评判委员之一,来自郭云深同乡的王芗斋对外声称他是郭云深的关门弟子,并说现在流行的形意拳把真谛都丢了。有人问孙禄堂这是否是真的。孙禄堂说:“从没有听说郭先生的弟子中有个姓王的。”不久孙禄堂的弟子胡凤山与王芗斋切磋武技,一连切磋了三次,胡凤山三次击倒了王芗斋。于是,形意拳孰真孰假不辩自明。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