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8-08-09 15:11:07
之所以称作是建筑,因为这个地方年代久远,只能分辨出与一般丛林不同。土灰色的坍塌砖墙大部分与地面融为一体,葱茂的植物掩盖了人类活动的痕迹。偶尔有些挺立的半地下石头地基也不再突兀。扒开过杂草的地面上,依然能见到土黄色的挑檐琉璃瓦,是屋顶的正脊、垂脊、檐角上的琉璃瓦饰。从看不清棱角模样的小石兽和石墙上的浮雕可以看出,佛教的寺庙建筑风格。
寺院建筑的体身部分,体型都显得庞大笨拙,但在屋顶上却利用木结构的特点把屋顶做成曲面形。除了屋面是凹曲外,屋檐、屋角和屋顶的飞脊都是弯曲的。琉璃瓦饰,建筑屋顶的正脊、垂脊、檐角上置有多种琉璃瓦饰,如正脊与垂脊相交处的大吻,因它有张牙舞爪欲将正脊吞下之势,故又称“吞脊兽”。大吻产生于汉代,称鸱尾。最早的鸱尾呈鱼尾形,鸱是大海中的鲸,佛经上说它是雨神的座物,能灭火,故造鱼形以厌胜。檐角上常排列一队有趣的小兽,小兽的大小多少视寺庙宫殿的等级而定。最高等级共有十个,其顺序是:由一个骑凤的仙人领头,后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狡猊、押鱼、懈豸、斗牛、行什。这些排列的小兽,或象征吉祥安定,能灭火消灾,或是正义公道的化身,能剪除邪恶。这些造型精美,神态各异的小兽,具有很强的装饰性。
这小石兽的形象实在模糊,分不清是什么来。但是断壁残垣勾勒出寺庙的轮廓,依然能感觉的到这“潮音寺”当年的雄伟壮观。寺庙的前殿、后殿、东西配殿和山门早已经分不出界限。潮音寺没能躲过战事和“文乱”的摧残,残存的后殿还有些模样,经过善男信女还有附近渔民的修缮,算有个能躲避风雨的安身地儿。
站在后殿远眺,看清了附近地势。寺庙地处两山之间,面朝大海的一段开阔地势之中。好一个深山藏古刹,独听海潮音。因为靠近海边,经常有渔民来此,许愿,还愿。所以说寺庙的香火没有断过。
日期:2018-08-21 10:35:48
后殿残存的几间房子,其中有一间比较大,被修缮的与寺庙的风格不相符,有点不伦不类。
当年红 卫兵在破坏潮音寺的时候,还未登岛,岛上天气就大变,狂风大作,乌云密布,潮声滔天。但是,领头的为鼓舞士气,解释说,这都是自然现象,一切鬼马蛇神都是纸老虎。今天就要让他们看看,无产阶级怎么战胜一切反动封建势力的.
拆正门的时候还算正常,但是拆到紧衔山门的前殿,天阴沉的如同黑夜,空气中潮湿闷热的透不过气来,海里的涛声也变的不同寻常,有些凄厉,风中带着腥味,让人焦躁。天空中时不时的响起几声闷雷。金刚殿(前殿)东、南、西、北的持国、增长、广目、多闻四大金刚的的鎏彩塑像,在跳越在黑夜中的闪电下,显得更加逼真肃穆。
手持锤子,铁锹的红 卫兵一下就怂了。闪电下,卫兵的影子被四大金刚的影子笼罩,登岛之时的豪言壮语早已经被这寂寥,萧杀的气氛所淹没。仰视着的四大金刚仿佛不是塑像,而是怒目圆瞪,身披铠甲,手持利器的巨人。巨人手中的宝器也是光彩逼人。
时间短暂的暂停之后,便是尴尬的冷场。这伙头戴绿军帽、身着绿军装、腰间束武装带、左臂红袖章的“革命派”敢打、敢反,把文化教育界、政党机关、和社会弄的乌烟瘴气。毁坏文物古迹、挖坟墓、焚烧文化典籍、批斗、抄家。什么事儿都敢干。但是眼前的景象却让起一次见,年轻人们都慌了神。
站在墙上的领头,骑虎难下。只有硬着头皮砸下了第一锤.
拆到后殿的时候,实在是拆不下去了,因为海上的风越来越大,越来越急,天变也是如娃娃脸上表情一样快,岛上的人站不住脚,别说干活了。
避了避风,红卫 兵匆忙的从岛上撤了。虽然不是宣扬因果报应,但是这几位红卫兵并没有得到善终。所以后殿残存了这几间房子。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