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9-04-16 00:04:03
“难道还有一块!”我与修士大惊道,“那一块在哪里?”我问道。
“这一块是在哪里弄到的?”老人笑着问道。
“这一块…”我看了眼修士,却见他也毫无主意,大禹水道中的断裂建筑事关重大,又关乎那个秘密,属绝非可对常人吐露之事。只是这老人所问暗含交换信息之意,他又对这块石板知之甚多,若是胡编乱造个说法,绝计瞒不过他。
正待我犹豫之时,她正巧跑来,却看到老人正拿着石板端详,便打量下老人。
老人看她来的方位,不由笑道:“这石块的历史大约在5万年前,对不!”
她竟然点了点头。
老人又道:“你们即使知道这个信息,却也没什么用处,即使这块石板非常重要,那也是这图案重要,地球上35亿年前的石头多的是,这五万年的石头又说明不了什么,对不对?”
我们不由得点头。
“即使要测定石板的年份,也不应该测定石板本身,而是要测定这些点中的物质,想来你们也知道,这石板属于玄武岩一类,属于极为坚硬的石头,这些点有大有小,一定是用极为精密的工具钻成,所以这些点的凹陷中或许会留有那些工具的粉末!”
我们又是点头,等着老人继续说下去。
不想老人却就此打住,笑眯眯的看着我们,似在说我的底牌已经亮了,现在该你们亮底牌了。
我不由得笑了笑,随即与他二人交流眼神,便道:“这块石板的来历,老人家可否听过大禹水道!”
“大禹水道!”老人不由脸面变色,许久才道:“竟然真有大禹水道!”
“不错!”她道,“当年大禹治水,便是通过九条大禹水道将洪水引入东海!”
日期:2019-04-16 23:29:29
半晌,老人似是回过神来,笑道:“三位朋友,可去我办公室喝一杯茶!”
“甚好!”我道。
我们跟随老人,顺着一条小径走去,不多时,便走到校园主路,虽不是下课时间,过往的学生也是来来往往,很多学生看到老人,或者欣喜的向老人打招呼,或是胆大一点,用手机给自己和老人合影,老人便停下来,一一满足学生要求。
直至走出主路,沿一条路又走了许久,便看到一扇木门,过了木门,又是一条小径,走到深处,便更为幽深,四周的银杏已逾百年,端的是郁郁葱葱,小径的路面也已变成青石所铺,那青石已成暗暗的墨青色,石板缝间爬满青苔,显已十分古旧。
走到小径尽头,便是一座小楼,只有两层,却也比现代的二楼矮上许多,墙壁上郁郁葱葱的爬山虎间透出几块青砖,显然已是有些年份。
我们跟在老人后面走进小楼,便是一个宽阔无比的空间,这小楼的一层却是没有做任何隔断,除了门口一架通向二层的楼梯。
本是巨大的空间却显得颇为局促,只因这空间里摆满了书架,稍加打量,便能看出这些书架上放的大都是古籍文献和各种拓片。
“是有点乱了!”老人笑着给我们整理出三个座位,又烧一壶开水,便在房间正中整理出一块空地,将一套套便携式的黑板放在空地中,然后从一个书架上拿出一张叠好的牛皮,他慢慢的把牛皮打开,然后小心的挂在黑板上。
那张牛皮上贴着两张拓片,两张拓片对角相连,一张贴在左上角,一张贴在右下角,那拓片上的图案与我手中图案一般,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点。若再有左下角和右上角的两张拓片,便可拼成一副完整的图案。
日期:2019-04-18 23:31:59
“如果能够凑齐剩余的两块,”老人道,“就可以得到一张完整的星图!”
“星图?”
“古时候人们在观测星空的同时,会用这样的方法将星辰的位置记录下来。不过一般都是同时记录几颗星辰的位置,这么大规模的记录,实属罕见!”老人道,“你手中的石板,便是缺少两块的其中之一。”
我将石板递给老人,老人将它平放在桌上,用一把刷子小心翼翼的刷入石板上的灰尘。
然后将一张宣纸铺在石板上,拿出一个瓶子,将瓶子里的水倒入一个碗中,用一副鬃刷沾上水,均匀的刷在宣纸上,“这白芨水本是昨天做来拓另一个石碑的,没想到现在用上了!”老人道,“白芨水刷上后,要等一会儿!”
等待的时候,老人拿出一块墨,在砚台里慢慢研磨起来,那定是极好的墨,待砚台里汲起一潭墨汁后,便有一阵松香加麝香传来。老人用一支毛笔沾上墨汁,在一张宣纸上不断的尝试,一会儿往墨汁里加入些水,一会儿又用墨研磨两下,终于放下毛笔,笑道:“这做拓片用的墨汁,不可太深也不可太浅,如此便是最好了!”
然后用一只布包沾上墨汁,轻轻的压在宣纸上,老人从上至下,从左至右压过一遍,道一声“成了”,便将宣纸拿起,又旋转了下角度,将宣纸冲着我们。我们便看到原来石板上数百个大大小小的点都已经拓到宣纸上。
老人小心的将宣纸靠近之前牛皮上的两幅图,反复比较,便将新的宣纸贴在右上角的位置。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