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一本关乎心灵与智慧的书》
第39节

作者: 昆X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9-01-08 11:25:55
  正解论语(5) 子贡论“过”
  19·21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19·8章,子夏提到了小人对待过错的态度,即文过饰非;本章,子贡则提到君子对待过错的态度,即有错必改、毫无掩饰。两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此外,本章中,子贡还用了个非常恰当的比喻,将过错比作日蚀、月蚀,指出只要敢于改过,非但不会影响自己的声望,反而会使自己更受敬仰;因此,“过则勿惮改”(1·8)。
  子贡说:“君子的过错便好比日蚀、月蚀。犯了过错,人人都可看见;改正过错,人人都会敬仰。”
  日期:2019-01-11 10:48:14
  正解论语(5):纣王这个坏蛋是如何炼成的
  19·20 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纣:
  子姓,本名受德,帝号辛,是商朝最后的一个君主,历来被视为暴君。
  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
  纣王自幼聪敏过人,“长巨姣美,天下之杰也;筋力超劲,百人之敌也”《荀子·非相篇》。纣王继位后,重视农桑,社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强盛。他打退了东夷,阻止其向中原扩张,将商朝的势力扩展到江淮一带;特别是讨伐徐夷的胜利,使商朝的国土扩大到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沿海;对东南夷的用兵,则保卫了商朝的安全。此外,纣王敢于革除先王旧弊,不再屠杀奴隶和俘虏,而是让他们参加生产劳动,补充兵源,参军作战。他蔑视陈规陋俗,不祭祀鬼神;选贤任能,唯才是用,不论地位高低;择后选妃,不分出身贵贱,立奴隶之女妲己为后。

  然而,正是因为殷王朝的这种“中兴气象”,资长了纣王对自身价值的再认识,使他在人臣面前开始骄横起来,变得刚愎自用、巧言饰非、矜人以才能,认为天下再也无人高过自己;生活上亦日渐奢华,建鹿台、造酒池、悬肉为林,加上连年征战,使兵力不足而国库空虚;同时,杀比干、囚箕子,失去人心;更重要的是,纣王在讨伐东夷之时,疏于对西方部落的防范,加之所获的大批俘虏又消化不了,造成尾大不掉的负担。约公元前1066年,趁纣王伐东夷之际,周武王联合西方其他小国,乘机对商朝发起进攻,牧野之战,俘虏倒戈,周兵攻入朝歌。纣王自焚于鹿台。

  日期:2019-01-11 10:48:50
  ***主席在阅读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之后的谈话中,说到商品生产时,顺势发挥:商朝为什么叫商朝呢?是因为有了商品生产。这是郭沫若考证出来的。把纣王、秦始皇、曹操看作坏人是错误的,其实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经营东南,将东夷和中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的。随后在济南召开的一个座谈会上,主席再次说到,商纣王是很有本领的人,周武王把他说得很坏。他的俘虏政策做得不大好,所以以后失败了。

  日期:2019-01-12 16:44:07
  正解论语(7):乱世中,切勿为虎作伥
  19·19 孟氏使阳肤为士师,问于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
  孟氏:
  大多注家认为即8·4章提到的孟敬子。
  阳肤:

  曾子的学生,出任过孟氏的典狱官。
  曾子认为当时民众之所以犯法,不少并非出于本愿,而是因为居上者失道所致;因此教育阳肤要体恤民情,即便审问出案情,亦应对他们抱以哀怜与同情,切莫随意动刑,更不可沾沾自喜,甚至邀功请赏。
  孟氏任命阳肤做典狱官,阳肤向曾子请教。曾子说:“由于居上者不按正道行事,故民心早已散失。如果审问出案情,亦应对他们抱以哀怜与同情,不可沾沾自喜、自鸣得意。”
  日期:2019-01-12 16:47:29

  正解论语(8):或许不必一朝天子一朝臣
  19·18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
  孟庄子:
  即鲁国大夫孟孙速,孟献子之子,孟僖子之父,孟懿子之祖父。
  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
  不改父之臣:其难能之处在于如周公和孔子所说的:“旧无大故,则不弃也”(18·10)、“故旧不遗,则民不偷”(8·2)。
  不改父之政:其难能之处在于如孔子所说:“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1·11)。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从政之人一般不大喜用老臣;这样可减少老臣对自己的掣肘,以方便管理。孟庄子上台后却能继续任用父亲的臣下,且不去改变父亲生前的施政纲领;故,在孔子看来,孟庄子的孝的确难能可贵。
  此外,正如赵又春先生所说,本章给人的启发是:若在明世,天下有道,大家崇德,那么所谓的“做好事”便只是理所当然的“分内之事”,根本不值表彰;在乱世,天下无道,大家弃德,这时候哪怕做的只是普通的好事,亦值得表彰,因为其表彰的着眼点不在于“他做了那件好事”,而在“那好事难为,他竟然为了”。换而言之,即老子所说的:“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德经·十八章》)。

  曾子说:“我听老师说过,孟庄子其他方面的孝,他人亦可做到;但在留用父亲的旧臣、不改变父亲的施政纲领方面,他人却难做到。”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