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者——98年云南保山“鬼挖眼”事件》
第12节作者:
云南盗 日期:2018-11-05 12:34:49
西夏文?
我跟周结巴对望一眼,心里都很激动,居然这么快找到文字出处!
“你确定?”周结巴问。
苏老师又看了一眼:“应该是。跟那副书法一模一样。”
周结巴一愣:“什么书法?”
旁边辉哥解释:“苏老师给一个客户装裱过几幅书法,上面文字就是用西夏文写的,我看过两次,笔画都很像,肯定就是,没错!”
苏老师却没吭声,盯着那些字,皱起眉。
周结巴有些紧张:“怎么?有啥问题?”
“啧啧。”苏老师摇摇头:“第一眼看上去很像,但现在一看,啧啧,总觉得有些地方不一样。”
“什么地方?”
苏老师伸指点了点:“我也不太懂啊,但总感觉这两排字组合方式有点奇怪,跟我见过的那些西夏字总觉得不一样。”
“那你意思不是西夏字?”
“是应该还是。”苏老师犹豫道:“可能是一种变体,像那些西域国家,他们的文字据我所知经常出现变体,就是同一种文字,组合方式不一样,目的好像是为了不同用途。”
“对。变体。”辉哥点头附和。
周结巴嘿嘿笑道:“你们说的也太高深了,我们这些粗人搞逑不懂,那苏老师麻烦再看看这两排字大致什么意思,有没有你认识的?”
“这你就考到我了,呵呵。”苏老师笑道:“我只是个装裱匠,这些东西,低头可见素味平生啊。”
“嘿嘿嘿。”周结巴看我一眼:“这位苏老师文绉绉的听不懂啊。”
“要不这样。”苏老师道:“我给你介绍一个人,你这东西他应该认识。”
周结巴一喜:“谁?”
“就我那位客户,我这儿有他电话。”
日期:2018-11-05 13:32:39
苏老师说完起身离开,说回铺子找此人电话号码。
周结巴收起油纸,旁边辉哥问了一句,说这东西哪里搞来的,周结巴含糊说是“得胜桥”旧货市场一个朋友的,他不知道从哪里收来的,因为上面文字很古怪,委托他来查一下,看到底是啥东西,大致值多少钱。
等了十多分钟,苏老师回来了,说联系上那个人了,此人是XX区文化局一位退休干部,姓赵,以前是个科长,电话里他大致说了一下,赵科长似乎没什么兴趣,只是嗯嗯几声,说有空过来看看。
周结巴问,说你没问他认不认识西夏文字?
苏老师回答,说问了,赵科长说他也是半吊子水瓶,之前用西夏文字制作书法作品,也是一时兴趣,也是画猫为虎。
我跟周结巴都有些失望,周结巴把我拉在一边,问,咋办?
我说现在已经确定这块黑油纸是一张拓片,至于上面那些“怪字”是不是西夏文字暂且不提,现在至少可以确定,它们是从一块硬物上面拓下来的,既然跟那尊“倒脸石俑”放在同一个包里,很有可能二者来自同一个地方。
周结巴道,这还用你说?关键是来自什么地方。
我说,如果这些字真是西夏文字,据我所知西夏国以前在甘肃青海那一带,会不会是从那个方向的某个地方拓印下来的?
周结巴啐了一口,说,你妈X的尽说废话,甘肃青海这么大,上哪儿去找。
我说,这只是一种可能性,还有一种,既然那位“金丝眼镜”就在保山坐的车,说不定那地方就在保山。
周结巴骂了一句,说保山也不小,人海茫茫,就算回去,从哪里入手?
我摇摇头,说,说的也是,要不.这单生意就算了。
算个屁!周结巴拍了拍旅行包,说,你再打退堂鼓扰乱军心,小心我一毛钱不分给你。
一时我也无语。
僵持一阵,周结巴看了看表,已经快4点。
一时都没主意,回到辉哥铺子,看他们几个打牌,看到7点过,辉哥叫我们不要走了,就在这儿喝酒,几年没见,好生整几瓶。
我跟周结巴也老实不客气坐下来,四五个人包括苏老师一阵海喝。
喝到11点过,桌子上只剩下我,周结巴跟辉哥,眼看酒局就要结束,苏老师忽然匆匆走过来,身后还跟了两个人。
“二位,暂停一下。”他道。
我们三个都放下酒瓶,诧异抬头。
“来介绍一下。”苏老师指着身后一人:“这位就是赵科长。”
日期:2018-11-05 15:58:26
赵科长六七十岁,大腹便便,另外一人50多岁,瘦高个,一脸严峻。
“就他。”苏老师朝周结巴一指:“东西就在他身上。”
赵科长上下打量周结巴一眼,笑道:“听说你有个拓本想出手,我跟朋友过来看看,打扰各位酒兴,能否拿出来观摩一下?”
周结巴摇晃晃站起来,醉眼惺忪:“你不是说不感兴趣吗?”
赵科长尴尬一笑:“也是随口一说,好东西怎么能没兴趣,有兴趣有兴趣嗬嗬。”
旁边辉哥骂道:“你个死结巴还嘴臭!人家半夜三更跑起来你还在阴五阳五的,哪里有这样对客户的?”
“那行。”周结巴摇晃晃朝辉哥店面走:“东西在里头,要看就过来。”
苏老师三人赶紧跟上去,周结巴从包里又摸出那东西,在柜台上展开,那二人死死看了一阵,赵科长抬起头,问瘦高个:“如何?”
瘦高个抬头问周结巴:“这拓片小兄弟从哪里搞来的?”
“你管我从哪儿搞来?”周结巴借着酒劲道:“你就给老子说,这两排字写的啥意思?”
身后辉哥在骂:“他娘的周学良你还给鼻子上脸了是不是!”
旁边苏老师问:“这不是西夏字?”
高个子不置可否,低声对赵科长道:“是不是无关人员回避一下?”
赵科长点点头,朝苏老师笑道:“这样,我跟况教授想单独跟这位周兄弟交流一下,你们几位是不是—”
苏老师一愣,尴尬笑道:“行行行,我们先回避。”
赵科长看我一眼:“这位朋友—”
“他不用!”周结巴醉醺醺道:“他跟我一伙的。”
这时苏老师已经走出店门,走到酒桌那头坐下,兀自朝这边张望,一脸悻悻然。
“好。”高个子况教授道:“现在你能说说这东西的来历了吧。”
周结巴斜眼看他:“你先说这是啥东西,写的啥意思?”
况教授忽问:“你们是不是从贵阳来?”
“贵阳?”周结巴瞟我一眼:“不是。”
“这东西—”况教授一指:“跟贵阳有没有什么关系?”
“屁个关系!是从保—”周结巴一下停住:“你怎么老说贵阳,贵阳又怎么了?”
况教授面如寒冰,缓缓道:“这种文字居然又现世了,看来那个记载是真实可信的,并非虚言。”
赵科长点点头:“你是说那个《辽史补遗》?”
“对!”
旁边我跟周结巴都是一头雾水,周结巴抢先道:“喂喂你们在说什么,什么记载不记载?”
“两位朋友。”况教授冷森森看我一眼:“你们难道还没意识到,你们已经得到一件无价之宝?”
“啊?”周结巴跟我面面相觑,我实在忍不住:“啥?啥无价之宝?”
“这两排东西—”况教授伸手一指:“要是我判断没错,就是传说中的西夏死书。”
日期:2018-11-05 17:00:08
“西夏死书?”
周结巴跟我面面相觑:“什么东西?”
“也算一种西夏文字,但是—”赵科长似乎也不了解,看着况教授。
“1036年野利仁荣创造西夏文字。”况教授道:“这个基本历史二位搞古玩的应该知道吧。”
周结巴看我一眼,茫然点头:“好像—知道。嗯,知道。”
我心里暗骂:脸皮厚!
“根据史料,从1034年李元昊下令造字,到野利仁荣1036年功成,中间只有短短不到两年时间,这其实是一个历史疑点,因为这完全不符合造字的规律,直到后来,具体什么时间我记不太清楚,有人发现了一条史料,内容是野利仁荣生前曾经提到他当年造字其实是根据党项族一位前辈族人留下的原始西夏文字,但很可惜,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那条史料里没有记载那位前辈的身份姓名,处于什么时期,当然也没有所谓那种原始文字的任何信息,所以这么多年来绝大多数人都认为那条史料是后人伪造的,是野史,直到前年,1996年。”
“96年?怎么?”周结巴问。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